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無小事

昨天下午我們一家三口來到幼稚園拜訪孟老師,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請教了孟老師, 我們去時, 她非常熱情的接待了我們。

我們的孩子叫月竹, 3歲零4個月, 在親子班的“月亮組”裡.由於早產身體一直較弱, 不愛吃飯, 性格內向, 所以對父母格外依賴。 三年多來, 一直都是我們兩個人帶, 從未離開過父母, 現在我們選擇了常青幼稚園, 孩子在親子班, 我覺得我們的孩子很幸運。 入園前,
我們有些擔心一是:怕過了家長陪園時間後孩子還離不開我們, 二是怕被別的孩子欺負。

現在入園已經兩周了, 我們欣慰的看到了孩子的進步,

Advertisiment
如能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做自我介紹了;自己會開, 關水龍頭洗手了, 做遊戲時, 也不再一直做一個旁觀者了, 當然她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比如:吃飯時不讓父母離開, 飯量少, 吃的慢又挑食, 不敢主動和小朋友接觸。

但孟老師很有方法, 教育活動上的輕鬆有趣, 相信在孟老師的引導下, 孩子的這些問題會慢慢克服的, 孟老師從理論知識聯繫孩子的具體情況, 對我們擔憂的問題一一給予了耐心的解答。 並對我們以後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提出了良好的建議和具體的指導。 從“家”“園”的配合, 父母意見的一致, 原則問題和非原則問題的處理方式, 即講故事時的思考, 啟發其他家長成功的育兒實例, 與孩子做遊戲的方式等,

Advertisiment
使我們受益匪淺, 信心大增。

由於我們缺乏育兒方面的知識, 所以以前的教育方式存在著很多不足和錯誤, 加之孩子的特殊情況, 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對孩子的過度保護甚至嬌慣。 聽孟老師的談論後我們感觸很深概括為以下幾點:

1、針對具體問題具體指導, 既要有科學的教育方法又不至於走入教條, 本本主義的誤區。

2、加強育兒知識的學習, 多讀相關書籍, 不斷提高育兒的能力和水準。

3、全力配合老師, 幼稚園的工作, 努力使家庭成為幼稚園教學的延伸, 與幼稚園老師的教育保持一致。

4、利用各種機會, 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多和外界接觸, 以朋友的身份鼓勵孩子, 以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 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Advertisiment

正如孟老師所說的“教育無小事”我們一定不放過一點一滴能教育她的機會, 把孩子的家庭教育提高到事業的高度,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美好的未來, 付出的再多, 我們都願意, 也都值得。 我們也會謹記幼稚園牆壁上三句發人深省的話:

最好的學校——家庭

最好的學習——遊戲

最好的老師——父母

孟老師深厚的專業知識, 對孩子的愛心和敬業精神是我們油然而生敬意, 我們堅信孩子一生的成長之路在常青幼稚園一定會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她的童年生活也一定會因此更加美好和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