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對自己影響幼兒心理發展的能力的信念、判斷及自我把握與感受, 即幼稚教育者的自我效能感, 它直接影響到幼稚教育者的教育行為。 我們以幼稚教育實為例來分析。
幼兒教師的自我效能感通過兩個途徑對幼兒心理健康產生作用。 一是幼兒教師的自我效能感通過影響教師的教育行為作用于幼兒的心理發展;二是幼兒教師的自我效能感直接對幼兒的發展產生作用。
首先, 幼兒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影響到教師對自己工作目標的設定、努力程度和工作情緒等。 自我效能感較高的教師相信教育對幼兒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
Advertisiment
相反, 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師則由於對工作的動機不強, 對自己的職業有不良的職業態度, 不熱心於幼稚教育, 只把幼兒教師這個工作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 而對幼兒教師這個工作不感興趣, 甚至討厭幼兒, 導致不專心于幼兒教師應該做的工作, 不注重自己的職業素質的培養, 不注重自己的言語、專業知識、技能的進修與培養, 例如板著臉對幼兒一時冷一時熱, 對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幼兒不聞不問,
Advertisiment
同時, 幼兒教師的自我效能感直接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 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師, 在教育過程中通過將自己沉浸在教育活動中, 來帶動、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並且教師的這種熱情也帶動幼兒有效學習, 從而喚起幼兒的自我效能感, 從教師那裡獲得有效解決問題的策略, 洞悉解決問題能力的需求, 從而使心理健康發展。
Advertisiment
所以, 教育者一定要把握好的自我效能感, 才能更好教育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