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養孩子是一場修行

7年多前, 女兒桐桐即將出生, 我下定決心做個好媽媽, 並非常果斷地開始努力, 先後買了許多關於教養的書籍來看, 大量的閱讀讓我收穫了許多先進的教養理念, 並掌握了許多育兒的方法技巧, 在很大程度上讓女兒得到了更健康科學的教養。

然而, 儘管女兒成長的不錯, 教養也算得心應手, 還是會發現自己經常遇到困惑, 而且很多困惑不是教養經驗和理念類的知識可以解決的, 而是我不瞭解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結果, 反思到這一點後, 我又開始研讀心理學知識, 為了逼著自己更深入更自覺地學習,

Advertisiment
還報考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並順利通過了考試。

心理學的學習過程讓我的教養更添了一份從容, 孩子的行為習慣也越來越好, 每天都是一副快樂成長的樣子, 然而, 此時已經對孩子的心理相對多了一份專業敏感的我, 卻發現孩子每天的笑容背後, 其實還有一分淡淡的無奈。 這份無奈主要源於家庭內部的不和諧, 因為我和他爸爸關係很緊張, 在包括教養觀念等很多方面分歧嚴重, 家庭氛圍並不理想。

而更深層次的原因, 則是因為我和她爸爸都沒有唄好地處理與原生家庭、自我的關係。 內心存在太多不合理的期待、焦慮與恐懼, 這些負面的內在也在桐桐身上投射了很多不該她承擔的東西。

比如, 我因為成長過程中一直與父親的關係不好,

Advertisiment
當初嫁人時就期待找個能像理想父親一樣愛我的老公, 而桐桐爸因為戀母情結嚴重, 也期待我像母親一樣愛他, 這樣的期待放在婚姻裡顯然是不合適的, 以至於兩個人經常爆發戰爭, 有時候還搞的家裡烏煙癉氣。 再比如, 我個人因為很難接納自己包括歸位習慣不良在內的很多行為習慣, 看到桐桐的相關行為就反應過激, 爸爸因為內在的安全感不足, 控制欲過強, 看到桐桐不聽他的話就很粗暴地對待桐桐。 可以想像, 雖然我們都自認為給了桐桐最真的愛, 但長期生活在這種家庭環境中的桐桐, 內心會累積多少無奈。

意識到這一點後, 我決定進行更層次的調和及改變,

Advertisiment
但他爸爸意識不到這一點, 拒絕改變, 一開始我很失望, 擔心自己一個人改變還是無力扭轉局面, 後來參加個人成長工作坊時, 導師勸慰說, 家庭是一個系統, 系統中的一個人改變了, 另一個人也會跟著改變的。

這個說法讓我找到了改變的力量, 於是主動看了一些關於家庭治療的和靈修類的書.如薩提嚇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李中瑩的《愛上雙人舞》、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等, 又參加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個人成長工作坊, 在這些工作坊裡, 經由老師的親身帶領和指點, 我逐漸學會了如何跟自己的情緒相處、對原生家庭帶給我的創傷有了新的認知。 整個人都變得平和了許多, 與桐桐爸的相處順暢了許多,

Advertisiment
家庭氛圍當然也正在好轉, 而且, 我驚訝地發現, 當我和桐桐爸的關係好轉時, 我們之間的教養觀念分歧也少了許多, 自然, 桐桐的日子就好過多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