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臨床資料
以我院1999年4月—1999年10月住院陰dao分娩的足月妊娠單胎頭位初產婦160例作為觀察對象, 採用隨機原則將160例初產婦分為兩組, 即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各80例, 兩組產婦骨盆內外徑測量無明顯異常, 無嚴重合併症和併發症, 產婦年齡、孕周、胎兒大小、臨產狀態等無顯著性差異(見表1)。
2 方法
2.1 觀察組:產程進入活躍期, 即宮口開大3cm時讓產婦側臥或仰臥於25度~30度的產床上(產床角度根據宮縮強弱、先露高低、產婦習慣選擇)。 宮口開全後可調整產床角度, 一般床頭抬高35cm左右, 對先露處在S=0位或S=+1位產婦或恥骨聯合偏低的產婦,
Advertisiment
2.2 對照組:產程中產婦採取平臥或側臥於床頭抬高10度的產床上, 第二產程中雙下肢屈膝支撐比床高出3cm腳踏板處, 雙手緊抓手把用力向下屏氣。
表1 兩組產婦年齡、孕周、胎兒體重比較(x±s)
組別 例數 年齡(歲) 孕周(周) 胎兒體重g
觀察組 80 25.8±2.4 39.5±2.2 3 105.6±398.6
對照組 80 26.2±1.8 39.1±1.9 3 190.4±356.2
U值 1.19 1.23 1.40
P >0.05 >0.05 >0.05
3 結果
. 1 兩組產婦產程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產程比較(x±s)min
組別 例數 活躍期 第二產程
觀察組 80 126±45 43±24
對照組 80 137±66 61±35
U值 1.23 3.79
P >0.05 3.2 觀察組產婦第二產程延長2例, 產鉗助產5例, 產後出血3例, 新生兒窒息Apgar評分對照組第二產程延長6例, 產鉗助產8例, 產後出血3例, Apgar評分0.05)。
4 討論
4.1 順利分娩的三大因素:產力、產道、胎兒之間有著彼此影響、適應、代償的關係,
Advertisiment
4.2 第二產程取膀胱截石位, 雙腳踩在產床腳架上, 雙側髖、膝關節屈曲, 使大腿盡可能貼近腹部並外展, 使恥骨弓上抬, 改善骨盆徑線, 提供寬大的分娩空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