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媽咪產後疲勞怎麼緩解

對於女人來說, 懷孕分娩可是一項大工程, 不僅要耗費大量的體力、精力, 身心上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因此, 不少新媽咪產後會覺得十分疲憊, 但是面對新生寶寶總覺得自己責無旁貸, 於是身體狀態、甚至心理狀態每況愈下。 總也打不起精神可不是個好現象, 新媽咪趕緊好好調理你的身體、調整你的心理, 千萬別被疲勞擊垮哦!

新媽咪疲勞指數自行CHECK

常常感覺睡不醒

到了睡覺時間又很難入眠

渾身乏力

腰酸背痛

經常出虛汗

聽到寶寶聲音就心煩

覺得照顧寶寶很有壓力

總是提不起精神

變得健忘,

Advertisiment
且容易緊張

變得脆弱, 莫名其妙哭泣

符合上述3條者屬於輕度疲勞

由於產後體力消耗過多, 新媽咪的身體狀態尚未恢復, 因此常常會感到疲憊。 這類新媽咪只需注意休息, 經過短期調養, 很快就能恢復。

符合上述5條者屬於中度疲勞

這部分新媽咪除了身體尚未復原外, 對於自己已經成為一位媽咪的現實感到有壓力, 擔心自己不能給予寶寶最好的照料。 新媽咪要趕緊調整自己的作息和心理狀態。

符合上述8條者屬於重度疲勞

如果產後兩周, 新媽咪的疲勞非但沒有減輕, 反而加重, 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 這是產後抑鬱的徵兆, 新媽咪一定要引起重視, 趕緊為自己找個釋放的出口吧!

新媽咪產後疲勞的來源

NO.1分娩需消耗大量體力

Advertisiment

剖宮產媽咪的難言之痛

雖然剖宮產媽咪手術時在麻醉的作用下, 不用忍受劇烈的疼痛。 但是, 剖宮產的手術創口大, 媽咪還要面臨麻醉、術後感染、產後大出血等風險。 通常剖宮產後的媽咪要比順產的更虛弱。

順產媽咪的辛勞

順產的媽咪在分娩時, 要忍受子宮收縮帶來的疼痛, 為保證胎寶寶的順利娩出, 孕媽咪需要消耗大量體力, 不少媽咪還要實施會陰切開術。 在這期間, 孕媽咪的身心經受著巨大考驗。

NO.2產後身體虛弱

不期而至的亞健康

不少新媽咪產後的最初幾個月都會發現自己經常出虛汗, 生寶寶前從來沒有腰酸背痛的情況, 生完寶寶後問題都來了。 這大多與孕期的生活習慣以及新媽咪本身的體質有關。

Advertisiment
孕期不正確的站姿、坐姿等, 會在無形中加重脊柱的壓力, 從而出現腰背酸痛的情況。

身體復原的艱辛

寶寶娩出後, 子宮需要大約1周的時間才能恢復到原來的大小, 會陰的傷口、剖宮產的術後傷口也會在這段時間裡癒合。 在這期間, 新媽咪要還要忍受子宮復原時的宮縮痛。 產後留下的傷口, 常常在最初幾天給新媽咪的日常生活帶去困擾, 就連上廁所這樣的事情, 都變得讓人卻步。

NO.3角色轉換中的壓力

角色上的變化

昨天還在受著百般寵愛, 今天已經要為一個小生命全身心付出。 不少新媽咪一直到出了月子, 仍不能接受自己已經成為母親的現實, 心裡貪戀著二人世界的自由自在, 眼前卻被照顧寶寶的責任壓得透不過氣。

Advertisiment
想到今後還要為寶寶的成長、教育奔波忙碌, 深深覺得自己很難勝任這個角色。

體型上的變化

從女兒變成媽咪, 不少人在體型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分娩之後“減肥”這兩個字都快變成口頭禪了。 可是, 考慮到要給寶寶哺乳, 媽咪的營養一定要跟上, 因此減肥日日喊, 高熱量的食物仍在不斷攝入。 媽咪們很難接受鏡子中那個已經變成“大媽”的自己, 昔日的自信也因此遞減。

NO.4承擔照顧寶寶的責任

都說孕期的女人是皇后, 而生完寶寶之後, 即使家人允許, 不少新媽咪自己也無法在皇后的寶座上安坐。 雖然還沒有什麼經驗, 但是現在的新媽咪大多都是學院派, 照顧寶寶的書本知識存了不少, 只差實踐了。

Advertisiment
因為這一份責任以及迫切的實踐欲望, 讓許多新媽咪顧不得自己的身體, 就全心全意地開始照料這個新生命。

Tips:產後長期疲勞的危害

身體難以恢復

新媽咪產後需要足夠的休息, 才能使身體漸漸恢復到產前的狀態。 若是產後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身體很難得到復原, 容易發生子宮復舊不良, 嚴重的會發生產後大出血。 月子病也是因為月子裡身體沒有得到很好的調理而產生的。

容易導致抑鬱

新媽咪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精神面貌也會越來越差。 不少新媽咪會出現記憶力衰退、失眠、易怒、憂慮等現象, 如果這些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產後抑鬱症就會悄悄來到你身邊, 長此以往新媽咪的生活與健康將大打折扣。

產後疲勞消解法則

生完寶寶後,不要急著為寶寶忙碌,此時新媽咪調理好自己的身體才是頭等大事。因為出了月子之後,寶寶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媽咪的陪伴,所以媽咪的健康與寶寶的健康同等重要,千萬不能被疲勞壓垮哦。

安心休養,不宜操勞

經歷分娩,新媽咪的身體非常虛弱,必須通過精心調理、保養,才能漸漸復原。產後需注意營養的調配,避免繁重的家務,儘量讓新媽咪疲累的身體得到休息。

張弛有度,調整作息

分娩後,尤其是需要給寶寶哺乳的新媽咪,睡眠往往不夠充分。寶寶日夜顛倒的生活狀態,常常搞得媽咪疲憊不堪。和寶寶同步睡眠,可以有效解決新媽咪睡眠不足的問題。建議媽咪在寶寶白天睡覺的時候,讓自己的身體也得到充分休息,散步、聽音樂都可以放鬆緊繃的神經,中午小睡可以補充晚上不足的睡眠。這樣新媽咪才有充足的精力照顧晚上哭鬧的寶寶。

產後塑身,重拾自信

所謂的塑身並不是通俗意義上的減肥,而是通過科學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令新媽咪保持身材,重拾自信。新媽咪產後需要的是優質的蛋白質,而不是過多的熱量,因此產後一味進補對新媽咪的身體並非好事。

新媽咪一起來做放鬆運動吧!

適量的運動是消除疲勞的最佳方式,接下來要給新媽咪介紹幾組既簡單,又能緩解身體疲勞的運動。每天花費10~20分鐘,就可以讓自己精神奕奕,何樂而不為呢?

準備

運動前,新媽咪可以先做3次深呼吸,給自己一個暗示,接下來就要開始輕鬆愉快地運動了。做運動時,新媽咪可以播放一些柔和、舒緩音樂,更有利於精神的放鬆。

Action1:肩部伸展運動

將左手臂放在右手臂上,雙肘相交成十字,右手用力將左手拉近身體,保持10~15秒,換另一邊。

Action2:手肘後拉運動

①右側手臂舉頭,前臂彎曲自然垂放在後腦勺處。

②用右手努力去夠左手,兩手抓住後,持續10~15秒,換另一邊。

TIPS:上述2個動作特別適合肩膀酸痛的新媽咪,這些動作主要鍛煉肩膀,令肩部肌肉和關節得到放鬆。

找到做媽媽的感覺

這一條說起來有點抽象,什麼才是做媽媽的感覺呢?當寶寶吮吸你的乳☆禁☆頭時,你的心會莫名地感覺到溫柔;當寶寶對著你依依呀呀時,你會感覺到幸福。這就是做媽媽的感覺:辛苦裡充滿著甜蜜!

建立新的社交圈

生完寶寶後,你的社交圈子也在無形當中發生著變化。新媽咪會發現自己和同是新媽咪的鄰居或者朋友更有共同語言,和她們在一起可以交流育兒經驗,聊聊家常。千萬別認為自己變得婆婆媽媽了,其實這個圈子更能讓你找到自己的位置。

學會釋放

新媽咪要學會釋放,這樣才能緩解角色轉變過程中的壓力。老公、閨蜜、新媽咪朋友都是你不錯的傾訴對象,因為他們瞭解你現在的生活狀態,願意聆聽你的心事。平時寫寫日記、發發微薄、建立自己的BLOG也是不錯的宣洩方式。總之,不要把不快壓抑在心裡,要知道寶寶和媽咪是心靈相通的,你的不快常常會影響到TA的心情與健康。

為自己找一個幫手

有了寶寶之後,新媽咪千萬別以為自己什麼都能幹,為自己找一個好幫手,將家裡的家務和照顧寶寶的責任分攤給其他家庭成員或者月嫂,可以減輕新媽咪肩頭的擔子,有利於產後恢復。

NO.1

新爸爸

不要以為新爸爸笨手笨腳什麼都不會幹,其實新爸爸在照顧寶寶時有時比新媽咪更細心哦。若是在孕期爸爸能夠經常參與胎教,此時哭鬧中的寶寶聽到新爸爸如此熟悉的聲音往往更容易得到安撫。

NO.2:父母長輩

寶寶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極具育兒經驗的好幫手,也許有的新媽咪會覺得家中老人帶寶寶的方式太老套了,那你可以將更科學的育兒方式告訴他們,相信只要對寶寶有利,老觀念也是可以被改變的。

NO.3:月嫂

如果家裡條件允許,請月嫂來幫忙帶寶寶是個不錯的選擇哦。因為一名接受過專門培訓、具有上崗資格的月嫂,都能掌握科學的護理知識,她們會在照顧寶寶的同時,將科學的護理方法傳授給新媽咪。

Action3:抱膝運動

①仰臥,雙手抱住右膝往胸口拉,持續10~15秒,換另一邊。

②也可同時抱兩側膝蓋,儘量使膝蓋靠近胸口,保持10~15妙。

Action4:上背伸展運動

①呈跪姿,雙手自然下垂。

②向前趴,雙手盡可能向前伸展,同時將肩膀下壓,持續10~15秒。

產後疲勞消解法則

生完寶寶後,不要急著為寶寶忙碌,此時新媽咪調理好自己的身體才是頭等大事。因為出了月子之後,寶寶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媽咪的陪伴,所以媽咪的健康與寶寶的健康同等重要,千萬不能被疲勞壓垮哦。

安心休養,不宜操勞

經歷分娩,新媽咪的身體非常虛弱,必須通過精心調理、保養,才能漸漸復原。產後需注意營養的調配,避免繁重的家務,儘量讓新媽咪疲累的身體得到休息。

張弛有度,調整作息

分娩後,尤其是需要給寶寶哺乳的新媽咪,睡眠往往不夠充分。寶寶日夜顛倒的生活狀態,常常搞得媽咪疲憊不堪。和寶寶同步睡眠,可以有效解決新媽咪睡眠不足的問題。建議媽咪在寶寶白天睡覺的時候,讓自己的身體也得到充分休息,散步、聽音樂都可以放鬆緊繃的神經,中午小睡可以補充晚上不足的睡眠。這樣新媽咪才有充足的精力照顧晚上哭鬧的寶寶。

產後塑身,重拾自信

所謂的塑身並不是通俗意義上的減肥,而是通過科學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令新媽咪保持身材,重拾自信。新媽咪產後需要的是優質的蛋白質,而不是過多的熱量,因此產後一味進補對新媽咪的身體並非好事。

新媽咪一起來做放鬆運動吧!

適量的運動是消除疲勞的最佳方式,接下來要給新媽咪介紹幾組既簡單,又能緩解身體疲勞的運動。每天花費10~20分鐘,就可以讓自己精神奕奕,何樂而不為呢?

準備

運動前,新媽咪可以先做3次深呼吸,給自己一個暗示,接下來就要開始輕鬆愉快地運動了。做運動時,新媽咪可以播放一些柔和、舒緩音樂,更有利於精神的放鬆。

Action1:肩部伸展運動

將左手臂放在右手臂上,雙肘相交成十字,右手用力將左手拉近身體,保持10~15秒,換另一邊。

Action2:手肘後拉運動

①右側手臂舉頭,前臂彎曲自然垂放在後腦勺處。

②用右手努力去夠左手,兩手抓住後,持續10~15秒,換另一邊。

TIPS:上述2個動作特別適合肩膀酸痛的新媽咪,這些動作主要鍛煉肩膀,令肩部肌肉和關節得到放鬆。

找到做媽媽的感覺

這一條說起來有點抽象,什麼才是做媽媽的感覺呢?當寶寶吮吸你的乳☆禁☆頭時,你的心會莫名地感覺到溫柔;當寶寶對著你依依呀呀時,你會感覺到幸福。這就是做媽媽的感覺:辛苦裡充滿著甜蜜!

建立新的社交圈

生完寶寶後,你的社交圈子也在無形當中發生著變化。新媽咪會發現自己和同是新媽咪的鄰居或者朋友更有共同語言,和她們在一起可以交流育兒經驗,聊聊家常。千萬別認為自己變得婆婆媽媽了,其實這個圈子更能讓你找到自己的位置。

學會釋放

新媽咪要學會釋放,這樣才能緩解角色轉變過程中的壓力。老公、閨蜜、新媽咪朋友都是你不錯的傾訴對象,因為他們瞭解你現在的生活狀態,願意聆聽你的心事。平時寫寫日記、發發微薄、建立自己的BLOG也是不錯的宣洩方式。總之,不要把不快壓抑在心裡,要知道寶寶和媽咪是心靈相通的,你的不快常常會影響到TA的心情與健康。

為自己找一個幫手

有了寶寶之後,新媽咪千萬別以為自己什麼都能幹,為自己找一個好幫手,將家裡的家務和照顧寶寶的責任分攤給其他家庭成員或者月嫂,可以減輕新媽咪肩頭的擔子,有利於產後恢復。

NO.1

新爸爸

不要以為新爸爸笨手笨腳什麼都不會幹,其實新爸爸在照顧寶寶時有時比新媽咪更細心哦。若是在孕期爸爸能夠經常參與胎教,此時哭鬧中的寶寶聽到新爸爸如此熟悉的聲音往往更容易得到安撫。

NO.2:父母長輩

寶寶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極具育兒經驗的好幫手,也許有的新媽咪會覺得家中老人帶寶寶的方式太老套了,那你可以將更科學的育兒方式告訴他們,相信只要對寶寶有利,老觀念也是可以被改變的。

NO.3:月嫂

如果家裡條件允許,請月嫂來幫忙帶寶寶是個不錯的選擇哦。因為一名接受過專門培訓、具有上崗資格的月嫂,都能掌握科學的護理知識,她們會在照顧寶寶的同時,將科學的護理方法傳授給新媽咪。

Action3:抱膝運動

①仰臥,雙手抱住右膝往胸口拉,持續10~15秒,換另一邊。

②也可同時抱兩側膝蓋,儘量使膝蓋靠近胸口,保持10~15妙。

Action4:上背伸展運動

①呈跪姿,雙手自然下垂。

②向前趴,雙手盡可能向前伸展,同時將肩膀下壓,持續10~15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