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媽咪該如何應對寶寶過敏

所謂過敏, 就是指人體接觸到本來對人體無害的物質(事物或空氣的過敏原), 會製造一些化學物質(如組織胺), 產生不尋常的免疫發炎反應, 對人體造成傷害, 這種反應稱為過敏。

寶寶過敏有哪些症狀?

常見的病症包括氣喘病、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和腸胃道過敏等, 這些病症可同時出現, 也可依次出現。 而這些過敏病症組群, 形成一個“過敏疾病進行曲”, 也就是在嬰兒出生後, 頭、臉上會出現濕疹的異位性皮膚炎, 較大後出現咳嗽、喘鳴的氣喘病, 或會有打噴嚏、流鼻水的過敏性鼻炎。

Advertisiment

過敏有兩大元兇--遺傳和環境

過敏體質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從出生到成長, 會受到食物和外界環境的影響而決定體質敏感度的高低, 此演進過程叫做“致敏化”。 另外, 反復暴露在過敏環境中, 會使得體質的敏感度增加, 很容易產生症狀。 這種體質的致敏化在嬰兒時期最為明顯, 甚至胎兒時期便已經開始, 因此越早避免過敏原, 越能夠避免過敏的發生。

寶寶是不是食物過敏了?

雖然部分發生在嬰幼兒時期的食物過敏現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 但大多都會對嬰幼兒的身體造成危害。 嚴重的食物過敏, 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有效搶救, 還會危及生命。 因此, 在給1歲內寶寶添加固體食物時, 一定要注意寶寶是否有下列過敏現象:

Advertisiment

1、皮膚過敏:

蕁麻疹、風疹、濕疹、紅斑、搔癢、皮膚乾燥、皮膚鱗狀、眼皮腫脹、嘴唇腫脹、舌頭酸痛、裂開等。

2、呼吸系統過敏:

流鼻涕、打噴嚏、鼻塞、眼淚汪汪、支氣管炎、不斷發生耳部感染、久咳不愈、胸部發出聲響、氣喘、咳嗽、眼睛搔癢紅腫等。

3、消化道過敏:

腹痛、腹脹、噁心、嘔吐、吐過多的唾液、黏液狀腹瀉、便秘、腸道出血、口咽部搔癢等。

4、神經系統或腦部過敏:

有時一些徵兆比較細微, 不容易被察覺, 例如:暴躁、焦慮、夜晚醒來、啼哭、頭痛、肌肉及關節酸痛、易怒、過於好動、體重增加緩慢等。

5、餵食母乳應注意什麼?

寶寶出生後, 最好餵食母乳, 純母乳餵養超過4個月的寶寶, 長大後發生氣喘病的機會是配方奶餵食嬰兒的1/2。 而餵食母乳的母親,

Advertisiment
也需要控制飲食, 避免攝取高過敏的食物。 若不能餵食母乳, 建議用水解蛋白嬰兒奶粉取代, 另外, 水解配方奶粉營養完整, 不要擔心營養不夠的問題。

6、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有哪些?

最容易造成過敏的食物有:

乳製品、柑橘類水果、魚和貝類、雞蛋、堅果、花生、黃豆、豌豆、扁豆、小麥、蝦、玉米、漿果類水果、番茄、巧克力、芥末、芝麻、豬肉、酵母以及人工色素、防腐劑、抗氧化劑、香料等。 其中前5類最有可能引起食物過敏。

最不容易造成過敏的食物有:

蘋果、梨子、胡蘿蔔、杏桃、蘆筍、萵苣、菜花、南瓜、棗子、甘薯、大麥、燕麥、米飯、雞肉、牛肉、羊肉、葵花子油、鮭魚等。

營養小知識:

食物中所含的過敏原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交叉性。 簡單地說, 就是對某種食物過敏的人對另一種食物也會過敏,

Advertisiment
這是因為這兩種食物含有相同的致敏原, 從而導致了不同的食物會發生相同的食物變態反應。 比如, 對牛奶過敏的人可能對羊奶也過敏, 就是這個道理。 會交互反應的食物包括:香料和芹菜;花生和黃豆;牛奶和羊奶;牛奶和肉類。

如何改善居家環境?

居家環境的改善是過敏疾病治療和預防最重要的一環。 找出過敏原, 避免過敏原, 目前可以用抽血或皮膚試驗的方式, 找出對哪一種物質過敏。 常見的過敏原包括:塵蟎、黴菌和蟑螂。 塵蟎是一種顯微鏡下才看得見的小動物, 大約0.2~0.5釐米, 以人或動物脫落的皮膚、毛髮為主食, 喜歡生長在溫暖潮濕的地方。 防止塵蟎對寶寶的危害, 要注意居家衛生。

Advertisiment
減少裝飾物防止衛生死角, 建議不要養寵物, 勤換寢具和寶寶的衣物。 夏天到了, 開空調的家庭要注意空調的清潔和保養, 保持空氣清新。

使用藥物需注意什麼?

這些年來, 過敏藥物已經研製出了很多種類。 一般而言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症狀解除藥物, 另一類是抗發炎藥物。 因為過敏疾病大多是慢性病, 現今治療原則已不再著眼於症狀解除, 而是著眼消除體內的發炎反應, 降低體質敏感度, 才算徹底治療。 許多家長在患兒症狀有改善或是害怕藥物有副作用, 常常自行停藥, 從而使得過敏病症更難治療。 家長們需要知道, 過敏保養類藥物的副作用很低, 只要和醫師配合, 通常不會產生副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