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腸胃功能尚不健全, 有了什么不舒服也不會用語言表達, 媽媽怎樣辨別寶寶的腸胃系統是否正常呢?有一個好辦法, 那就是觀察寶寶的大便。
正常的臭臭是這樣的——
寶寶剛出生12小時至3天內, 會排出深綠色或墨綠色的糞便, 黏稠無臭味, 這是正常的胎便。 如果媽媽的奶水充足, 2~3天后寶寶的胎便就可轉為普通嬰兒的大便;
母乳喂養的寶寶, 每天會拉臭臭2~4次, 呈黃色或金黃色軟膏狀, 有酸味但不臭, 有時有奶塊, 或微帶綠色。 有時寶寶大便次數較多, 每日4~5次, 甚至7~8次, 但如果精神好, 能吃,
Advertisiment
用牛奶或羊奶喂養的寶寶, 大便呈淡黃色或土灰色, 均勻硬膏狀, 常混有奶瓣及蛋白凝塊, 比母乳喂養寶寶的大便干稠, 略有臭味, 每日1~2次;
當母乳不足, 給寶寶添加牛奶及淀粉類食物時, 寶寶的大便會呈黃色或淡褐色, 質軟, 有臭味, 每日1~3次。 如加喂蔬菜后, 在嬰兒大便中可能看到綠色菜屑,這不是消化不良, 多喂幾天就好了, 不必停喂。
以上都屬于寶寶正常的臭臭, 需要注意的是, 寶寶臭臭的顏色、氣味等還受添加輔食、服用藥物等因素的影響, 應該與異常臭臭注意區別。
異常臭臭是這樣的——
顏色異常
如果出現以下臭臭顏色異常, 應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帶有膿血;
Advertisiment
呈果醬色或紅色;
淡黃或近于白色;
發黑。
次數異常
新生兒出生超過24小時仍無胎便, 就應檢查有無肛門閉鎖等先天畸形;
大便幾天一次, 干硬難以解出, 是便秘的表現。 多為天熱、飲水過少及纖維素食物過少所致。 在判斷寶寶是否便秘時, 臭臭兒的性狀比次數顯得更為重要。 有時大便次數正常, 但糞便干硬, 不易排出, 每次量少, 呈顆粒狀的也屬于便秘, 有這種情況的寶寶應比2~3日一次大便但性狀屬正常的寶寶給予更多的關注;
寶寶臭臭次數增多, 變稀, 發出酸臭味, 或夾雜少量食物殘渣, 可考慮寶寶可能患腹瀉。 可能是寶寶食用太多含淀粉量高的食物, 或進食過多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 或食物烹調不當、加熱不夠, 或進食油膩過多,
Advertisiment
味道、形狀異常
臭臭太臭, 可能是蛋白質吃得太多, 消化不良, 剛從母奶換牛奶時會有此現象;
臭臭多泡沫、呈油狀、有凝塊等, 是寶寶對糖、脂肪、奶消化不完全, 減少食量可緩解。
家庭護理tips
便秘
可用用米湯沖調奶粉;
在兩次喂奶間喂新鮮果汁或白開水, 一日可增喂2~3次
適當增加水的量或減少奶粉的量;
減少配方奶的攝入量, 增加輔食的量, 但要按照輔食添加原則來做;
訓練寶寶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
腹瀉
適度減少或暫停加糖的甜食、淀粉含量高、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進食應定時定量;
飲食以濃縮魚湯或魚肉米糊為佳。
就醫指正
帶有膿血的黏液大便, 大便次數多但量少, 寶寶哭鬧發燒, 可能為細菌性痢疾;
Advertisiment
寶寶的臭臭呈果醬色或紅色水果凍狀, 表明可能患了腸套疊;
臭臭的顏色太淡或淡黃近于白色, 如果伴有眼睛與皮膚發黃, 可能是黃疸;
臭臭發黑或呈紅色, 可能是胃腸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