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媽在產後應該要怎樣去保養自己的子宮

當孕育了10個月的胎兒從母體娩出的那一刻起, 小寶寶就開始了自己的生活, 可是媽媽體內的那個小房子—子宮, 可不會一下子就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如今, 它神聖的使命已經完成, 此時它更需要關心和照顧, 才能早日恢復健康。

子宮可以說是母體在分娩期間體內變化最大的器官。 它可以從原來的50克一直增長到妊娠足月時的1000克。 一般來講, 產後的子宮需要6~8周左右才能恢復到原來的大小。

子宮恢復

主要包括三方面, 即子宮體的復原、子宮頸的復原和子宮內膜的復原。


子宮恢復

子宮體的復原

在胎盤排出之後,

Advertisiment
子宮會立即收縮, 在腹部用手可以摸到一個很硬並呈球形的子宮體, 它的最高處和肚臍的水準同高。 以後子宮底的高度, 會每天下降1~2釐米, 大約在產後10~14天內, 子宮變小, 降入小盆骨腔內。 這時, 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宮底了。

子宮頸的復原

在分娩剛剛結束時, 因子宮頸充血、水腫, 會變得非常柔軟, 子宮頸壁也很薄, 皺起來如同一個袖口, 7天之後才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 7~10天后子宮頸內口會關閉。 一直到產後4周左右, 子宮頸才會恢復到正常大小。

子宮內膜的復原

胎盤和胎膜與子宮壁分離, 由母體排出以後, 從子宮內膜的基底層, 會再長出一層新的子宮內膜。 產後10天左右, 除了胎盤附著面外, 其他部分的子宮腔會全部被新生的內膜所覆蓋。

Advertisiment
剛剛分娩後, 胎盤附著部分的子宮壁面積約手掌大, 到產後2周左右, 直徑已經能縮小到3~4釐米, 但產後6~8周才能完全癒合。


影響子宮恢復因素

如果子宮裡有殘留的胎盤或胎膜組織, 或產後子宮收縮不好, 子宮復原的速度就會放慢。 產後的子宮為了恢復原來的大小, 需要更有力的回縮, 所以在產後一周內媽媽會感到產後宮縮的疼痛, 這種宮縮會在媽媽給孩子哺乳時更為明顯, 但不會令人難以忍受。 醫學專家認為, 多與孩子肌膚接觸及哺乳是促進子宮復原的最佳刺激。

影響子宮復原能力的因素

胎盤或胎膜殘留於子宮腔內。 子宮蛻膜脫落不全。

合併子宮內膜炎或盆腔內炎症。 子宮過度後屈, 使惡露不容易排出。

Advertisiment

合併子宮肌壁間肌瘤。 排尿不利, 膀胱過度充盈, 致使子宮不能下降至盆腔。

產婦年齡較大、健康情況差、分娩次數多或多胎妊娠, 也往往會影響子宮的復原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