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在產後1~2日內, 由於身體陰血驟虛, 經常會有輕微發熱的症狀, 2~3天后身體會自然調和。 除此之外的發熱, 都應視為異常。 但首先我們要清楚什麼是正常發熱和異常的發熱, 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正常發熱:在產褥期, 產婦體溫一般是正常的。 如因產程過長, 體力消耗過大, 產婦極度疲勞或精神緊張等, 在產後一天內體溫可有輕度升高, 但一般不超過38℃, 而且經過充分休息, 體溫多於24小時內恢復正常。 產後3~4天, 產婦開始大量分泌乳汁時, 由於乳☆禁☆房的血管和淋巴管擴張充盈、乳☆禁☆房膨脹, 體溫可略有升高, 一般僅持續數小時就下降。
Advertisiment
異常發熱:如產後第2~10天之間, 連續兩次體溫達到或超過38℃以上是不正常的, 應該考慮是否為產褥感染。
異常發熱主要可能有以下情況:
1、外☆禁☆陰、陰☆禁☆道、宮頸、會陰切開或裂傷縫合處這些部位是常見的發炎部位, 常伴有局部紅腫熱痛, 傷口開裂, 有異常分泌物, 甚至帶有腥臭味, 有時會全身發熱, 白細胞升高。
2、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多發生於產後3~5天, 惡露臭或不臭, 輕者可以有低熱, 惡露增多有臭味、腹脹、下腹疼痛及壓痛。 重症者伴發熱、寒戰, 有下腹壓痛或疼痛, 白細胞升高。
3、盆腔感染常於產後5天左右出現寒戰、高熱、下腹痛、盆腔深部壓痛。 可引起盆腔膿腫, 甚至高熱不退。 盆腔腹膜炎表現可為寒戰、高熱、全腹劇痛、嘔吐、腹脹、腹肌緊張、壓痛與反跳痛明顯,
Advertisiment
4、血栓性靜脈炎常發生在產後或手術後7~10天, 長期臥床, 年齡大且肥胖者易患此病。 患者呈週期性發熱, 持續性腹痛可向腹股溝、上腹部及肋脊角放射。 下肢血栓性靜脈炎表現為下肢疼痛, 由於血流受阻, 可引起下肢水腫, 皮膚發白, 可摸到下肢靜脈呈索條狀壓痛, 患肢溫度高於對側, 病程較長。
5、由急性乳腺炎引起的發熱, 可伴有乳☆禁☆房局部紅腫、疼痛、硬結, 甚至破潰。
產後發熱對症下藥
(1)產後感冒引起的發熱。
主要症狀為惡寒、發熱、出汗, 還有關節疼痛和咽喉疼痛等。 以祛風清熱解毒為基本治療原則。
① 蜜芷茶:白芷、荊芥各等量, 研末分包(每包約15克)。
Advertisiment
② 蔥豉肉粥:豆豉10克, 蔥10克, 先將兩者一起煮汁, 取汁與肉糜、米煮成粥。
③ 竹葉神粥:竹葉30克, 神10克, 先將兩者加糖煮出汁, 再取汁煮粥食用。
(2)產後感染引起的發熱。
這是產後發熱中最為常見的, 起病於產後24小時至10天以內, 患者主要症狀為高熱、寒戰, 產婦出現頭痛、身痛、小腹疼痛, 惡露量可從正常至較多, 顏色紫黯, 有腥臭味。 如行婦科檢查, 可見會陰、陰☆禁☆道及宮頸紅腫。 如炎症發展嚴重, 可能波及內生☆禁☆殖☆禁☆器, 出現腹肌緊張等急腹症症狀。 以清熱解毒、活血祛淤為基本治療原則。
Advertisiment
① 無花果燉豬瘦肉:幹無花果60克, 豬瘦肉100克。 將無花果和豬瘦肉放入瓦盅內, 加清水適量, 隔水燉熟。 再加入調味品後食用。
② 黑木耳煮桑葚:桑葚子30克, 黑木耳10克, 紅棗8個, 煮熟食用。
③ 豬腎湯:豬腎15克、豆豉15克, 蔥10克, 粳米50克。 將前述諸物一同煮粥食用。
(3)產後血虛。
發熱, 是由於產婦出血過多引起的。 此時, 產婦熱度不太高, 自覺有汗, 主要症狀是面色潮紅、耳鳴、心悸、頭暈眼花。 以滋陰清熱為主要治療原則。
① 薑汁黃鱔飯:黃鱔150克、薑汁20毫升, 與米飯同煮。
② 葛粉煮鯪魚:葛粉10克, 鯪魚500克, 煮熟後食用。
③ 牛血粥:牛血60克, 大米100克, 如常法煮粥食用。
(4)蒸乳發熱。
通常起於產後3~4天, 產婦除發熱外, 主要表現為乳☆禁☆房膨脹、自訴疼痛、乳汁不暢、局部紅腫,
Advertisiment
① 漏蘆瓜蔞茶:漏蘆30克, 全瓜蔞15克, 青皮6克, 用沸水沖泡20分鐘後飲用, 每日2次。 能疏通乳絡, 消腫下乳。
② 絲瓜絡茶:絲瓜絡30克, 用水煎, 代茶飲。
③ 鴿肉杏仁湯:甜杏仁10克, 鴿肉100克, 同煮, 熟後食肉喝湯。
④ 油菜粥:油菜、粳米各100克, 煮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