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與孩子相處的有質時間。
現在的女性越來越能幹, 在職場拼殺雷厲風行, 回家照顧小孩無微不至, 人們往往稱讚這些女性面面俱到, 像女超人一樣。 其實, 在這些女超人職場媽媽心裡, 酸甜苦辣, 百味難陳, 那種“顧此失彼”的感覺令她們多少有些茫然失措。
記者觀察:職場媽媽顧此失彼四大關鍵字
一邊是依賴自己的寶寶, 一邊是賴以生存的工作, 究竟應該怎樣取捨?怎樣面對?記者採訪發現, 很多職場媽媽都面臨著這樣的困惑。 工作和孩子兩頭兼顧, 既矛盾歉疚, 又辛苦無奈。
矛盾:當杜拉拉有了小寶寶
Advertisiment
拉拉原本是個事業上的女強人, 可是年紀已經過了三十, 該要孩子了。 懷孕以後, 拉拉先是不敢說, 很怕自己已經做熟了的工作被轉出去。 可後來肚子一天比一天大, 終於要面對改變了。 公司領導知道了拉拉的情況後, 先是表示“祝賀”, 可隨即就抽調了另一位同事來接替拉拉的工作。 拉拉被調到了一個邊緣化的職務上, 直到現在。 孩子已經三歲了, 拉拉卻似乎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出頭之日, 心情有點灰。 “難道在孩子和事業之間, 做女人的真的只能選擇一個嗎?”
無奈:雄心壯志遭遇身心紅燈
生了寶寶後, Sara又回到了原來的“公關經理”崗位上。 自己的工作需要經常出去應酬, 可現在寶寶才六個多月, Sara每晚都休息不好, 結果體力和記憶力都大不如前,
Advertisiment
辛苦:工作孩子兩頭忙
阿梅的兒子現在已經2歲了, 作為一個既要工作, 又要照顧孩子的新媽媽, 阿梅感覺非常辛苦。 “白天是孩子的奶奶幫忙帶, 晚上下班後都是我自己帶, 吃飯、喝水、吃水果、玩遊戲、洗澡、睡覺……一連串的事情累得我每天都想趴下了。 但是生活所逼, 第二天仍然要早早地起床, 幫兒子穿衣、洗臉, 吃早餐, 然後急急忙忙趕去上班。 唉, 其中的辛苦真的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到了。
Advertisiment
歉疚:沒把孩子照顧好
只有週末回家才能見到寶貝女兒, 這是Maggie生孩子後一直以來的心結。 在女兒只有三個月大的時候, Maggie就複出工作了。 開始, Maggie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托兒所而苦惱:不管公立還是私立的育兒機構, 能接受2歲內寶寶的很少, 且條件未必令人滿意。 後來, 終於有托兒所接受女兒了, 可女兒進去之後就傳染上了水痘。 再加上“分離焦慮”、“親子依戀”……Maggie雖然人在公司, 可心在孩子身上, 總覺得虧欠了寶寶。
專家意見:職場媽媽須做好心理建設
特邀專家:著名心理學家、情商研究專家張怡筠博士
“在心理諮詢工作中,
Advertisiment
Step一 放鬆整頓心情:如果職場媽媽們總是被這種“顧此失彼”的情緒佔據著內心, 是難以真正解決問題的。 專家建議, 職場媽媽在進行自我心理建設的時候首先要整頓心情。 “我推薦一個呼吸方法來幫助放鬆。 每隔90~120分鐘, 職場媽媽就可以做這樣一個幫助大腦減壓的放鬆活動:吸氣、屏氣和吐氣為一次呼吸放鬆,
Advertisiment
Step二 積極面對改變:既然已經成為“職場媽媽”, 就要積極地面對改變。 專家建議職場媽媽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 “如果平時對自己要求90分, 因為畢竟已經做了母親, 在懷孕或者孩子特別需要照顧的這段時期裡, 對自己要求80、70分就好了。 其實雖然現在對自己降低了要求, 卻不意味著永遠是這樣的。 職場媽媽對自己的狀況也要有發展的眼光。”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職場媽媽其實也未必是完全的“顧此失彼”。研究表明,全職媽媽對於母親的身心健康來說也是有利有弊。我建議“全職媽媽”也只做8小時,所以“職場媽媽”其實擁有更多的社會支持資源。此外,做了母親後,職場媽媽們為了孩子的未來,在工作上的責任心也會更強,更不容易跳槽。
Step三 多做溝通交流:專家表示,在進行心理建設的時候,多做溝通交流也非常重要。“對於老公來說,如果你需要他的説明和愛的時候就直接去表達,因為男人通常工作壓力很大,回到家裡,其實很難很細心地觀察愛人的情緒,如果你可以做到提醒,這些新爸爸也會義不容辭地跳出來。”張博士介紹說:“有一個新媽媽很喜歡某個胸針,每次不開心的時候,就把它別在身上。這時,她老公就會走過來說‘親愛的,你是最美麗的母親。’這其實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方式。”據專家介紹,職場媽媽可以建立三重溝通關係:一是親密的關係;二是相同的對象(支援團體);再則是協助物件(專家),如果有專家和醫生朋友可以隨時通電話,這樣對職場媽媽來講就可以很大程度地舒緩情緒。
職場媽媽對自己的狀況也要有發展的眼光。”從另一個方面來看,職場媽媽其實也未必是完全的“顧此失彼”。研究表明,全職媽媽對於母親的身心健康來說也是有利有弊。我建議“全職媽媽”也只做8小時,所以“職場媽媽”其實擁有更多的社會支持資源。此外,做了母親後,職場媽媽們為了孩子的未來,在工作上的責任心也會更強,更不容易跳槽。
Step三 多做溝通交流:專家表示,在進行心理建設的時候,多做溝通交流也非常重要。“對於老公來說,如果你需要他的説明和愛的時候就直接去表達,因為男人通常工作壓力很大,回到家裡,其實很難很細心地觀察愛人的情緒,如果你可以做到提醒,這些新爸爸也會義不容辭地跳出來。”張博士介紹說:“有一個新媽媽很喜歡某個胸針,每次不開心的時候,就把它別在身上。這時,她老公就會走過來說‘親愛的,你是最美麗的母親。’這其實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方式。”據專家介紹,職場媽媽可以建立三重溝通關係:一是親密的關係;二是相同的對象(支援團體);再則是協助物件(專家),如果有專家和醫生朋友可以隨時通電話,這樣對職場媽媽來講就可以很大程度地舒緩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