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媽媽沒有聽說過的4個壞消息

新媽媽提早知道一些“壞消息”, 沒有一點壞處。 提前為“潛在問題”做好心理準備, 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應對它們。

寶寶的到來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但問題在於這件事幸福的一面被過多強調, 它的另一面則少有人提及。 比如——

1.你以為, 當媽媽這件事, 你會越來越順手。 其實等待你的是, 手忙腳亂。

當你連個尿布都換不好時, 你可以安慰自己說:沒關係, 熟能生巧, 多練習就好了。 沒錯, 用不了多少時間, 你就可以熟練地給寶寶換尿布, 但可怕的是, 慢慢地你會發現, 換尿布根本不是個事兒, 後面的難題一個接一個,

Advertisiment
並且有難度遞增的傾向。 母乳一會兒多, 一會兒少, 就沒有供需平衡的時候;寶寶莫名其妙地就會哭起來, 而且還總是哭個沒完;便便一天不拉還可以忍受, 到第四天還不拉, 就讓人崩潰了……

怎麼辦?

的確, 等寶寶長大些之後, 你和他之間的相處會越來越輕鬆、熟悉, 但在小寶寶階段, 問題出現頻率之高可能會超過你的想像。 你還來不及為一項技能的熟練而感到驕傲時, 下一個問題已經出現。 所以, 對大部分新媽媽而言, 頭一年都是慌張又緊張的, 沒關係, 儘量亂中求穩就行了, 不必要求自己處處做到100分。

2.你以為, 寶寶是夫妻關係的黏合劑。 其實對多數家庭來說, 反而會面臨更多挑戰。

我們不止一次聽說, 有了孩子後, 夫妻關係會更好、更穩固。

Advertisiment
這個說法本身沒有錯, 從長期來看, 孩子的確是婚姻關係的黏合劑, 它讓我們和另一半因為有了共同的孩子, 而分享更多共同的話題和興趣。 但這個“好消息”並不適用於寶寶到來後的頭三年, 尤其是頭一年。 寶寶的到來, 迅速打破了之前的家庭結構, 當二人世界突然變成三口之家, 甚至五口之家, 每個人都需要時間來適應新的變化。 誰來幹多出來的家務?你怎麼可以那麼不尊重我的父母?為什麼你愛你媽超過我?你能看到我很辛苦嗎?為什麼你不體貼我呢?

怎麼辦?

有些問題只能交給時間去磨合, 而那些夫妻關係品質始終較高的夫婦, 還有一個秘訣就是:把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與另一半分享, 同時也看到他的感受。

Advertisiment
比如當你太累, 希望對方呵護時, 你是直接說出來, 還是讓對方猜呢?你一定認為, 如果需要直接說出來, 便代表老公不夠愛你。 但事實是, 很多男人並沒有細膩到, 能夠體察妻子的需求, 這和愛不愛, 不能劃等號。 所以, 不妨不帶指責, 直接說出你的期待:“我很累了, 你能幫我照看一下孩子嗎?”或者“你可以抱抱我嗎?”

3.你以為, 你媽媽來幫你帶孩子, 你會更輕鬆。 其實, 你可能要面對另一種更大的累——心累。

也許你已經聽說過很多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問題, 但你仍然可能抱有一種僥倖心理:之前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很不錯啊, 未必會那麼糟糕吧!請問:你和你的父母已經有多少年沒有長時間生活在一起了?

你真的認為,

Advertisiment
你們彼此之間還非常瞭解?更大的可能性是, 之前你們之所以相處得好, 是因為你們之間的角色關係非常清晰:你是乖寶寶, 父母的大部分意見, 你可以照單全收。 但離開父母獨自生活的這些年, 不知不覺中, 你已經長大成“人”, 你希望你的生活, 一切由你做主, 而你的父母並未意識到這一點, 在他們的印象中, 你仍然是那個可以聽話的乖女兒。 一山不能容二虎, 雖然用在母女關係中有點誇張, 但卻也是事實。 所以, 衝突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怎麼辦?

選項一:讓父母留下, 我們自己主動做出調整(對大部分人而言, 基本等同於“忍耐”)。

選項二:忍無可忍, 心累超出其他, 把父母請回家, 自己帶孩子。

不必從頭腦出發, 在二者之間做出抉擇,

Advertisiment
心會帶領你自然做出選擇。 當你需要老人, 而你又的確有能力調整好(或者忍耐)和老人之間的關係時, 你自然會讓老人留在身邊。 當你一路忍下來, 最終忍無可忍, 即便要你犧牲金錢、暫時的事業, 你也認為值得, 那麼你自然會選擇後者。

4.你以為, 你總是對寶寶懷抱著滿滿的愛。 其實, 很多時候, 你的真實感覺並非如此。

媽媽對孩子的愛, 大概是世界上最甜蜜的一種愛。 可是有沒有過, 另一種感受也偷偷溜了出來呢?“這孩子真煩人, 整天哭個沒完, 真想煽他兩巴掌!”“要是沒這孩子就好了, 我自己想怎麼happy 都行!”“我怎麼一點也感覺不到別的媽媽說的, 對寶寶的愛呢?”有時候, 或者長時間感受不到對寶寶的愛, 本身並不是問題, 真正的問題在於, 我們由此產生的負疚感。負疚感的壞處在於,它會阻礙我們與寶寶相處時的分寸。比如,當寶寶哭泣時,本來我們知道,小寶寶哭很正常,過一會兒自然就好了,可是如果有負疚感在其中作祟,我們就會猜想:是不是因為我做錯了什麼,寶寶才這樣?於是更加緊張,同時也延長了寶寶哭的時間。

怎麼辦?

世界上最有母愛的媽媽,也曾經產生過“討厭、嫌棄寶寶”的念頭,這很正常。讓它自然發生,它也會自然過去。當我們真正感覺到對寶寶的愛,像泉水一般從心裡湧出,那就和寶寶相親相愛地待在一起。當我們感覺到自己沒有能力愛寶寶時,我們可以把他交給別人,不用有任何心理負擔。

我們由此產生的負疚感。負疚感的壞處在於,它會阻礙我們與寶寶相處時的分寸。比如,當寶寶哭泣時,本來我們知道,小寶寶哭很正常,過一會兒自然就好了,可是如果有負疚感在其中作祟,我們就會猜想:是不是因為我做錯了什麼,寶寶才這樣?於是更加緊張,同時也延長了寶寶哭的時間。

怎麼辦?

世界上最有母愛的媽媽,也曾經產生過“討厭、嫌棄寶寶”的念頭,這很正常。讓它自然發生,它也會自然過去。當我們真正感覺到對寶寶的愛,像泉水一般從心裡湧出,那就和寶寶相親相愛地待在一起。當我們感覺到自己沒有能力愛寶寶時,我們可以把他交給別人,不用有任何心理負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