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新媽媽勞苦功高, 家人都想把最營養的滋補品拿給她吃, 沒想到吃還吃出了不舒服。 原來, 產後滋補中藥及滋補的時間是有選擇的……
這天小衛幸福地做媽媽了, 家人也開始忙碌起來。 聽說產後新媽媽身體都很虛弱, 老公把朋友從東北帶回來的人參取出, 準備給小衛煲參湯好好補補。 儘管醫生已告誡說, 新媽媽生產後最好先不要吃太補的營養湯, 但看到老婆生孩子那麼辛苦, 老公還是勸說小衛喝了參湯。 這一來老公心安了, 小衛晚上可難受了, 雖然感覺很疲乏, 卻興奮得怎麼也睡不踏實,
Advertisiment
醫生知道後又好氣又好笑, 並以小衛為例, 再一次告誡產房裡的新媽媽:產後新媽媽身體疲勞, 最需要臥床休息, 服用過於滋補的藥物及食物, 會使神經興奮, 影響睡眠, 從而影響精力的恢復。 如用滋補藥應在1周以後, 因為分娩1周以後, 新媽媽的傷口已經基本癒合, 此時服用一些補氣補血的藥物, 例如人參, 有助於新媽媽的體力恢復, 不過也不能服用過多。
新媽媽身體的新情況
也許我們會認為新媽媽產後虛弱, 需要好好補一補。 中藥有很多滋養藥物, 並且毒性小, 是不是准媽媽可以多吃些調補一下呢?事實並非如此。 准媽媽分娩後, 身體的機能會發生一些變化, 這個階段不同於平常,
Advertisiment
1、剛經歷了一次分娩, 體力急需恢復。
2、在分娩過程中流失很多血, 元氣大損, 身體虛弱, 易發生貧血。
3、雖然寶寶出生了, 但媽媽的宮腔內仍有一些淤血未排出, 子宮需要恢復, 同時生☆禁☆殖☆禁☆器官發生損傷, 需要修復。
4、新生兒吃奶, 媽媽需要大量分泌乳汁。 (哺乳期, 藥物可通過乳汁到達小兒體內, 這期間用藥要考慮到對嬰兒的影響。
一般除了在藥方中(藥盒上)規定的新媽媽不宜服用的中藥外, 根據新媽媽的身體特點, 還有以下一些需要注意, 新媽媽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選用。
新媽媽慎用的5類中藥
1、補益中藥
在剛生產後, 不宜服用太過補益作用的中藥,
Advertisiment
2、活血中藥
在分娩過程中, 內、外生☆禁☆殖☆禁☆器的血管多有損傷, 服用活血作用強的藥物, 有可能影響受損血管的自行癒合, 造成流血不止, 甚至大出血。 同時太過補益作用的藥物,
Advertisiment
3、溫熱中藥
一些溫性藥物, 可以益氣養血、健脾暖胃、驅散風寒, 很適宜新媽媽服用。 但太過熱性的藥物, 則會傷害新媽媽的身體。 因為辛辣溫燥藥物可助內熱, 而使新媽媽上火, 出現口舌生瘡、大便秘結或痔瘡等症狀。 而且母體內熱可通過乳汁影響到嬰兒, 使嬰兒內熱加重。 同時太過溫熱的藥物容易使新媽媽出汗增加, 耗損新媽媽的身體。
Advertisiment
4、寒涼瀉下藥
過於寒涼瀉下的藥物不利於身體虛弱的新媽媽, 所以產後一定要慎用此類中藥。
5、滋膩中藥
太過滋膩的藥物會影響新媽媽的脾胃功能, 因此為了保障消化系統的正常工作, 新媽媽應避開滋膩的中藥。
慎用5類中藥
所屬類別藥名
補益中藥人參、黨參、黃芪等。
活血中藥紅花、丹參、牛膝、乳香、沒藥等。
溫熱中藥附子、肉蓯蓉、肉桂、乾薑、半夏等。
寒涼瀉下藥大黃、牛黃、芒硝、番瀉葉等。
滋膩中藥熟地
愛心提示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 人們的營養越來越好, 產後一般只要正確調養, 不一定需要用藥物。 不妨在產後調補過程中, 食用一些龍眼肉、枸杞、紅棗等, 對於產後貧血尤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