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血管系統
孕期患有妊娠合併心臟病的產婦, 無論是順產還是難產, 均應特別注意產後3天的變化。 因為產後3天內, 由於子宮收縮, 大量血液從子宮進入體內迴圈, 使回心血量明顯增加, 心臟負擔加重, 容易誘發心力衰竭。
2、呼吸系統
產婦分娩後, 因肺部不再受到擠壓, 已恢復到正常位置與狀態, 因此, 呼吸會很暢通, 不再有呼吸困難的情形發生。 如果產婦有呼吸困難的現象, 就要到醫院進行檢查, 一般需先排除肺栓塞的可能性。
3、泌尿系統
自然分娩的產婦, 在產後6小時內, 要特別關注排尿情況。 因為經陰☆禁☆道分娩的產婦,
Advertisiment
新媽媽產褥期的保健要點
4、消化系統
自然分娩的產婦, 由於分娩時能量的消耗以及體液的大量丟失, 產後感覺到特別饑餓和口渴, 可立即進食補充能量, 最好吃麵條、粥等。 產婦產後腹部壓力降低, 腸蠕動減慢, 容易出現便秘, 因此, 要吃易於消化和吸收的食物。
5、產婦產後身體的其他反應
惡露。 分娩後, 產婦的道裡會流出一些排泄物, 這叫惡露, 其主要由血液、脫落的子宮蛻膜組織,
Advertisiment
體溫。 產婦分娩後, 除產後第一天體溫略高一些(但一般不超過38℃)。 其餘時間體溫基本都在正常範圍內。 在產後的3~4天, 由於乳☆禁☆房開始充盈, 血管擴張, 導致乳☆禁☆房局部皮膚發熱, 也會引起體溫短時間內升高, 但不會持續時間太長。 產後血壓變化不大, 較穩定。 產後脈搏比平時稍慢些, 呼吸略深。
出汗多。 產婦分娩後汗出的一般比較多, 這時由於妊娠期間母體內增加了很多水分的緣故。 分娩後這些水分就以出汗的形式排泄出來, 屬生理現象。 相反,
Advertisiment
便秘和小便困難。 分娩後, 大多數產婦可能會出現便秘和小便困難的問題, 其原因, 一是因為產婦產後活動較少, 腸道蠕動緩慢, 所以容易發生便秘。 二是分娩時胎兒頭部壓迫膀胱時間比較長, 產後腹腔壓力有所改變, 使膀胱收縮力差, 所以容易造成排尿困難。
6、要重視產後第一次大小便
由於生理原因, 產婦產後第一次排尿不會像平常那樣容易, 儘管如此, 也要想辦法儘快排尿, 最好不要超過產後8小時, 即使沒有尿意, 也必須主動排尿, 避免引起小便不暢甚至尿瀦留。 如果實在尿不出來, 可以用手按一按小腹部下方或使用暖熱水袋敷小腹, 以利尿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