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新媽媽的寶寶養護經

關于養護方面, 我在上次說到了五點, 這次再來說五點, 分別是關于補鈣補鋅、便秘、包蠟燭包、出牙及輔食的, 專家的點評可一定要記得看哦。

補鈣補鋅的問題

現在所有的醫生都要求寶寶補鈣。 但是我在加拿大和美國的親友都說他們那里的醫生認為只要保證寶寶每天1小時的日光浴, 無論母乳的寶寶還是配方奶粉的寶寶就都無需特別補鈣。

倒是一歲以后, 因為歐美的果汁、甚至大米都有加鈣, 所以每天牛奶喝得不夠的寶寶會需要補鈣。 鈣補多了其實也不是好事, 我想應該也會影響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

Advertisiment
我補鈣確實不算認真, 兒子牛奶喝得不好才會想起喂兩片。

至于鈣片的選擇問題, 我覺得碳酸鈣對脾胃是有副作用的。 1歲以前, 我選的是首兒出的乳酸鈣類沖劑鈣, 一歲以后開始是選的巨能鈣。 巨能鈣退市以后我就給兒子吃了一陣子迪巧(也是碳酸鈣), 后來覺得對兒子脾胃還是有傷害, 就改成正和羊乳鈣了。 同事有推薦我用安利的鈣片的, 由于對他家的傳銷方式不認同, 產品也抱以懷疑態度, 就沒有用。

至于補鋅, 因為補鋅過量對寶寶而言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會導致根本無法逆轉的病癥, 這是有醫學根據的。 在國外, 寶寶補鋅, 一定是定期做化驗, 醫生根據化驗結果調整劑量。 兒子小時候也被醫生要求補鋅,

Advertisiment
我采取食補, 推薦兩款補鋅食物:葵花籽、水鴨肝, 既安全又有效。

[評論]

人工喂養的寶寶由于配方奶粉中強化了鈣, 因此只要吃到一定量的奶粉就不用補鈣, 如6個月前每天能有800ml左右的奶粉和6~12個月能吃到700ml左右的第二階段奶粉, 就可以不補鈣。 母乳喂養的寶寶在6個月前不用補鈣, 因為6個月前鈣的需要量是根據母乳的含鈣量推薦的, 但由于母乳量各不相同, 部分寶寶在三個月后可以補充, 6個月后, 由于母乳量的減少, 則應適當補充鈣。 一歲后, 由于奶制品進一步減少(每天不超過600ml), 應補充鈣制劑直到2歲。 鈣劑的種類很多, 都可選用, 購買時注意含鈣元素的量和性價比, 碳酸鈣是一種價廉物美的鈣劑, 奶是鈣的最好來源,

Advertisiment
所以, 首先應保證奶量的攝入, 不足的部分用少量鈣劑來補充。

鋅的補充采用食補很好, 鋅主要在貝殼類的食物中, 以及海產品、動物肝臟、瘦肉等動物性食物中, 葵花籽并不是鋅的好來源。 如果給寶寶吃的話必須弄碎, 以防萬一。

母乳寶寶便秘的問題

關于寶寶的便秘, 很多書上寫人工喂養是因為水喝得不充分;母乳喂養是因為媽媽飲食不夠清淡等等。 我遇到的實際情況是, 兒子2個月左右的時候忽然變成可以幾天不拉巴巴, 當時是全母乳喂養, 看醫生看了一大圈, 無非就是開一點媽咪愛、四磨湯, 要我注意吃水果蔬菜。

我對飲食已經很注意了, 結果還是沒有什么成效, 而且兒子可能就是不肯拉, 等到3天后還是不拉,

Advertisiment
我就只好用一點點幼兒用的開塞露了, 盡管書上都說這樣怕會形成依賴, 但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總比存在肚子里好, 只是每次寶寶拉出來的巴巴卻又十分細軟, 一點也不干燥。

做媽媽的太愛看書也是一件壞事, 當時, 一開始懷疑兒子是否先天性巨結腸, 猛翻醫書, 又分析兒子的情況, 99%地否定了此猜想, 更關鍵的是, 即使確診了, 也必須6個月以后手術, 手術之前是通過洗腸通便, 于是就一邊隔三差五使用開塞露, 一邊四處打聽有無此經驗的媽媽和醫生。

終于從一個退休了的老兒科醫生那里得知, 導致我家兒子這種狀況的原因, 是因為媽媽的母乳質量相當好, 營養均衡, 寶寶的消化能力又很好, 導致寶寶的腸子蠕動不充分(因為太好吸收了,

Advertisiment
不用充分蠕動), 解決辦法就是多喂白開水, 等4個月吃輔食時就可以徹底解決了。

一試果然, 只是因為兒子生下來以后, 相信了多位醫生和書本說的全母乳的寶寶不需要喂開水之說, 兒子對開水很排斥, 結果只好找著機會就用小勺喂, 當時很辛苦喔。 所以, 開水對大人、嬰兒都是好東西, 應該從出生起就培養喝開水的好習慣, 不管母乳還是人工喂養。

[評論]

母乳喂養的寶寶可以有4~5天不大便, 但大便是軟糊狀的, 這是母乳喂養的正常大便, 爸媽不用著急, 也不用做任何處理, 不用喝水, 原因除了母乳容易消化吸收外, 也表示此時的母乳量剛夠或略有不足。

蠟燭包的問題

妹妹越洋電話打過來, 說侄兒出生半個月以后, 睡覺很不安穩,放到床上一會兒,手腳一彈就驚醒了,要抱著睡才安穩。想起兒子好像滿月前后有段時間也是這樣,當時我發現只要把兒子放到小床上,用棉毯將兒子四周塞得緊緊的,情況就會好很多。把方法告訴了妹妹,侄兒情況有所好轉,但還是沒有徹底解決問題,妹妹緊張兒子,去看醫生。

結果醫生解釋是,因為胎兒在母親的子宮里面就是一個很狹小的空間,加上寶寶的神經末梢還沒有完全發育,一下子無法適應這種“無拘束”的感覺,這種現象因人而異,有的寶寶反應會特別強烈,有的滿月以后就漸漸好了,也有持續到4個月左右的。建議每次睡覺用毯子緊緊裹住寶寶身體,妹妹回家照辦,果然解決問題。

裹的方法就是我們傳統的蠟燭包。想想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難免有它的道理,不應該輕易地一棒子打死。就在我們舉國上下強烈反對蠟燭包的時候,西方文明的代表——美國的婦幼醫生卻正在推行嬰兒睡覺期間打蠟燭包。侄兒的睡覺蠟燭包一直打到了百日以后,他的運動行為發展仍舊十分超前。

所以關于蠟燭包,我的建議是睡覺的時候打,白天清醒的時候不打,特別值得提醒就是,打歸打,但是別熱著了寶寶,熱了寶寶,同樣睡不安穩。

[評論]

總的原則是不主張包“蠟燭包”,因不利于寶寶的活動,影響活動功能發育,但在晚間,如果寶寶不斷地驚醒,影響了睡眠,則可以試用。平時要多給寶寶進行戶外活動,必要時補充魚肝油,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大,這會逐漸好轉。

出牙的問題

周圍總有媽媽在問寶寶怎么還沒有出牙,是不是缺鈣。實際上周歲以內的寶寶只要飲食正常又有足夠的戶外活動,一般不會缺鈣的。寶寶出牙時間的早晚,主要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一個是遺傳,也就是寶寶爸媽出牙時間的早晚,另一個是孕晚期媽媽是否缺鈣,一般孕晚期缺鈣就可能會導致寶寶將來出牙晚,而孕晚期媽媽過度補鈣則會導致寶寶出牙過早。

寶寶一般在出牙前1~2月的時候就會出現流口水的現象,尤其到了出牙前2周左右,寶寶會出現口水狂流,像決堤一樣。這個時候各位媽媽一定要注意保持寶寶小下巴的干燥,否則寶寶肉肉的小下巴會發紅甚至發炎。

建議買上1~2打紗布口罩,系在寶寶的小巴上,勤換。萬一寶寶的下巴出現了紅腫,可以用一點云南白藥粉劑,效果很不錯的。

[評論]

影響出牙時間的最重要因素是遺傳,在排除佝僂病、甲狀腺機能減退等疾病外,不用很著急,平時多讓寶寶做戶外活動,補充魚肝油。

輔食的問題

關于輔食,要寫還真的太多了。在這里我就只寫一些喂輔食的原則。

寶寶滿了4個月以后就要開始添加輔食了,特別提醒全母乳的媽媽,母乳里面營養確實十分均衡,唯獨鐵不能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滿4個月以后,就應該給寶寶添加蛋黃補鐵,對于剛滿4個月的寶寶,蛋黃是最好的補鐵劑,同樣不建議使用任何補鐵藥物、營養品等。

給寶寶添加輔食一定要注意慢慢來,寶寶的脾胃很嬌氣的,2~3天只能新增一種輔食,而且初次喂,不管寶寶是否喜愛,都不宜喂得太多。添加了新的輔食以后,要密切注意寶寶的大便是否有變化,是否有消化不良的癥狀,并要仔細檢查寶寶全身,是否有過敏起疹子的現象,一旦出現,應該立即停止添加該輔食,過一周時間再嘗試。

寶寶的輔食制作注意不宜過甜或過咸,一來會加重寶寶肝、腎的負擔,二來會破壞寶寶的味覺。很多媽媽注意了控制鹽的使用,卻忽視了糖的使用劑量,過甜的東西是會增加寶寶肝的負擔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大人的味覺標準來衡量寶寶的食物,6個月以前寶寶的輔食最好是不要放任何調味劑,包括那些進口的兒童專用調味劑。6個月以后,也只要放微量的調味品,一般大人味覺感覺像幾乎沒有放一樣。

輔食的添加過程尤其考驗媽媽的耐心。經常聽見媽媽在抱怨寶寶這也不吃那不吃,引起寶寶挑食的主要原因,一是媽媽孕期挑食,食物單調,二是寶寶4個月~12月間,沒有注意讓他嘗試并且接受多種食物。

很多媽媽在喂過寶寶1~2次某種食物寶寶拒絕了之后,就認為寶寶不喜歡,不再喂了。實際上,一歲以前的寶寶對食物的喜好,可以說一天一個樣,今天吐了,明天可能又吃了。1歲以前,媽媽們要堅持不懈地讓自己的寶寶嘗試各種各樣的食物,尤其是挑食的孕媽媽,一定不要再錯過培養不挑食寶寶的最佳時期。

兒子一歲以前,我連苦瓜都喂兒子吃過,樓下的一位寶寶,由于媽媽孕期不忌口,辣椒吃得太多,才幾個月的寶寶長了滿頭的癤子,他爺爺從4個月起就培養孫子吃涼拌苦瓜,敗火,到了6個月的時候小家伙可愛吃苦瓜了,滿頭的癤子也就這樣吃好了。這么小的寶寶,苦瓜都能接受,還怕什么寶寶挑食。

[評論]

媽媽堅持讓寶寶嘗試各種食物,從少量開始添加輔食都做得很好。鐵強化營養米粉也是鐵的好來源。由于營養米粉最不容易引起過敏,因此添加輔食時應首先添加米粉,用小匙喂,在習慣米粉后再添加蛋黃,從1/4只開始,寶寶頭上的癤子是由于毛囊感染細菌引起的,必要時要用抗生素(并不是由于媽媽吃辣椒引起的),平時要注意衛生。

睡覺很不安穩,放到床上一會兒,手腳一彈就驚醒了,要抱著睡才安穩。想起兒子好像滿月前后有段時間也是這樣,當時我發現只要把兒子放到小床上,用棉毯將兒子四周塞得緊緊的,情況就會好很多。把方法告訴了妹妹,侄兒情況有所好轉,但還是沒有徹底解決問題,妹妹緊張兒子,去看醫生。

結果醫生解釋是,因為胎兒在母親的子宮里面就是一個很狹小的空間,加上寶寶的神經末梢還沒有完全發育,一下子無法適應這種“無拘束”的感覺,這種現象因人而異,有的寶寶反應會特別強烈,有的滿月以后就漸漸好了,也有持續到4個月左右的。建議每次睡覺用毯子緊緊裹住寶寶身體,妹妹回家照辦,果然解決問題。

裹的方法就是我們傳統的蠟燭包。想想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難免有它的道理,不應該輕易地一棒子打死。就在我們舉國上下強烈反對蠟燭包的時候,西方文明的代表——美國的婦幼醫生卻正在推行嬰兒睡覺期間打蠟燭包。侄兒的睡覺蠟燭包一直打到了百日以后,他的運動行為發展仍舊十分超前。

所以關于蠟燭包,我的建議是睡覺的時候打,白天清醒的時候不打,特別值得提醒就是,打歸打,但是別熱著了寶寶,熱了寶寶,同樣睡不安穩。

[評論]

總的原則是不主張包“蠟燭包”,因不利于寶寶的活動,影響活動功能發育,但在晚間,如果寶寶不斷地驚醒,影響了睡眠,則可以試用。平時要多給寶寶進行戶外活動,必要時補充魚肝油,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大,這會逐漸好轉。

出牙的問題

周圍總有媽媽在問寶寶怎么還沒有出牙,是不是缺鈣。實際上周歲以內的寶寶只要飲食正常又有足夠的戶外活動,一般不會缺鈣的。寶寶出牙時間的早晚,主要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一個是遺傳,也就是寶寶爸媽出牙時間的早晚,另一個是孕晚期媽媽是否缺鈣,一般孕晚期缺鈣就可能會導致寶寶將來出牙晚,而孕晚期媽媽過度補鈣則會導致寶寶出牙過早。

寶寶一般在出牙前1~2月的時候就會出現流口水的現象,尤其到了出牙前2周左右,寶寶會出現口水狂流,像決堤一樣。這個時候各位媽媽一定要注意保持寶寶小下巴的干燥,否則寶寶肉肉的小下巴會發紅甚至發炎。

建議買上1~2打紗布口罩,系在寶寶的小巴上,勤換。萬一寶寶的下巴出現了紅腫,可以用一點云南白藥粉劑,效果很不錯的。

[評論]

影響出牙時間的最重要因素是遺傳,在排除佝僂病、甲狀腺機能減退等疾病外,不用很著急,平時多讓寶寶做戶外活動,補充魚肝油。

輔食的問題

關于輔食,要寫還真的太多了。在這里我就只寫一些喂輔食的原則。

寶寶滿了4個月以后就要開始添加輔食了,特別提醒全母乳的媽媽,母乳里面營養確實十分均衡,唯獨鐵不能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滿4個月以后,就應該給寶寶添加蛋黃補鐵,對于剛滿4個月的寶寶,蛋黃是最好的補鐵劑,同樣不建議使用任何補鐵藥物、營養品等。

給寶寶添加輔食一定要注意慢慢來,寶寶的脾胃很嬌氣的,2~3天只能新增一種輔食,而且初次喂,不管寶寶是否喜愛,都不宜喂得太多。添加了新的輔食以后,要密切注意寶寶的大便是否有變化,是否有消化不良的癥狀,并要仔細檢查寶寶全身,是否有過敏起疹子的現象,一旦出現,應該立即停止添加該輔食,過一周時間再嘗試。

寶寶的輔食制作注意不宜過甜或過咸,一來會加重寶寶肝、腎的負擔,二來會破壞寶寶的味覺。很多媽媽注意了控制鹽的使用,卻忽視了糖的使用劑量,過甜的東西是會增加寶寶肝的負擔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大人的味覺標準來衡量寶寶的食物,6個月以前寶寶的輔食最好是不要放任何調味劑,包括那些進口的兒童專用調味劑。6個月以后,也只要放微量的調味品,一般大人味覺感覺像幾乎沒有放一樣。

輔食的添加過程尤其考驗媽媽的耐心。經常聽見媽媽在抱怨寶寶這也不吃那不吃,引起寶寶挑食的主要原因,一是媽媽孕期挑食,食物單調,二是寶寶4個月~12月間,沒有注意讓他嘗試并且接受多種食物。

很多媽媽在喂過寶寶1~2次某種食物寶寶拒絕了之后,就認為寶寶不喜歡,不再喂了。實際上,一歲以前的寶寶對食物的喜好,可以說一天一個樣,今天吐了,明天可能又吃了。1歲以前,媽媽們要堅持不懈地讓自己的寶寶嘗試各種各樣的食物,尤其是挑食的孕媽媽,一定不要再錯過培養不挑食寶寶的最佳時期。

兒子一歲以前,我連苦瓜都喂兒子吃過,樓下的一位寶寶,由于媽媽孕期不忌口,辣椒吃得太多,才幾個月的寶寶長了滿頭的癤子,他爺爺從4個月起就培養孫子吃涼拌苦瓜,敗火,到了6個月的時候小家伙可愛吃苦瓜了,滿頭的癤子也就這樣吃好了。這么小的寶寶,苦瓜都能接受,還怕什么寶寶挑食。

[評論]

媽媽堅持讓寶寶嘗試各種食物,從少量開始添加輔食都做得很好。鐵強化營養米粉也是鐵的好來源。由于營養米粉最不容易引起過敏,因此添加輔食時應首先添加米粉,用小匙喂,在習慣米粉后再添加蛋黃,從1/4只開始,寶寶頭上的癤子是由于毛囊感染細菌引起的,必要時要用抗生素(并不是由于媽媽吃辣椒引起的),平時要注意衛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