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媽媽的月經不調的狀況及發生原因

妊娠期, 准媽媽的卵巢功能長時間受到抑制, 分娩後, 這種情況需要一段時間恢復, 因個人情況不同, 新媽媽月經恢復的時間有早有晚, 早的在寶寶滿月後即來月經, 晩的要到寶寶1歲後才恢復月經。

沒有哺乳的新媽媽, 大部分會在分娩後6~12周恢復月經;進行母乳餵養的新媽媽通常在產後12~18周才恢復月經, 哺乳會使體內泌乳激素上升, 抑制排卵, 月經受影響會來得遲一些。 過了18周, 月經還不來, 新媽媽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了, 以便儘早排除疾病干擾。

為何會月經不調

新媽媽發生月經不調的因素有很多,

Advertisiment
不能一概而論, 最常見的是垂體功能異常, 垂體功能低下可引起卵巢分泌孕、雌激素異常, 進而引發月經不調或閉經。 月經不調這可能和某些因素有關, 最常見的是垂體功能異常。 懷孕後, 垂體生理性增生肥大, 比不懷孕時增大2~3倍, 產後垂體逐漸恢復。 如果分娩時出血較多, 可引起垂體缺血缺氧, 並部分缺血性壞死。 垂體功能低下可引起卵巢分泌雌、孕激素異常, 從而引起月經不調和閉經。

狀況一:經量異常, 明顯過多或過少。

這種情況是指新媽媽在正常恢復週期內月經來潮, 時間規律, 經量有異常。 正常情況下, 每個月經週期的經血量一般不超過30毫升~50毫升, 超過80毫升即為月經過多(換一次衛生巾很快濕透, 就是不正常的經血過多),

Advertisiment
不足20毫升(每次月經使用衛生巾1~2片), 則為月經過少, 新媽媽需要依據孕前經量, 對比做出判斷。

原因剖析:

新媽媽經量過少, 有時候來一點就完了, 主要是由身體血虛或者外傷性出血造成的, 比如產後大出血, 造成身體血虛, 導致月經過少;另外, 子宮發育不良, 子宮內膜對卵巢激素的刺激反應減少或子宮內膜部分粘連, 也可能發生月經過少。

狀況二:正常恢復期內, 月經不來(閉經)。

新媽媽產後閉經的狀況, 因人而異, 閉經也是很多婦科疾病的症狀之一, 哺乳的媽媽一般在停止哺乳後3~6個月內, 都會陸續恢復月經, 超過這個期限而未來月經的有可能是閉經。 這時要去醫院做詳細檢查, 排除疾病干擾。 沒有哺乳的媽咪,

Advertisiment
平均在產後的6~10周, 也就是大約產後的兩個月內子官會完全恢復, 月經就會來, 並且可能開始排卵。

原因剖析:

閉經的情況主要見於長期哺乳, 體內泌乳激素過高, 而抑制排卵, 導致閉經, 這種情況是正常的, 一般而言, 泌乳激素在生產兩周後才會回復到孕前狀態, 但是在哺乳產婦體內, 泌乳激素不但維持在高於孕前的狀態, 而且還因受到寶寶吸吮的反應而增加。 哺乳性無月經的低雌激素甚至可維持180天之久, 因此只要有哺乳, 新媽媽的月經應該不會太早來。 當然, 不同人的差異性也很大。

產後閉經的其他情況主要見於產後大出血、感染所致的漢氏綜合征。 如果產婦發生產後大出血伴休克、嚴重的產後感染或彌漫牲血管內凝血,

Advertisiment
這些症狀可導致閉經, 即所謂的漢氏綜合征, 此症還可累及甲狀腺的分泌功能, 出現如消瘦、消化不良、畏寒、乏力、性☆禁☆器官萎縮、基礎代謝低及毛髮脫落等症狀, 需經醫生診治。

狀況三:來經時間不規律, 週期變動。

經歷了產後逐漸的恢復過程, 一般而言, 自第4次月經開始, 新媽媽就應該基本恢復到孕前的狀態, 形成規律的經期時間, 超過這個期限, 月經來潮時間及週期依然極不規律, 新媽媽應提起注意, 這是月經不調的表現。

原因剖析:

產後來經時間不規律, 主要受下面三個因素的影響:

1、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比如甲狀腺、肝臟疾病、血液疾病、糖尿病等。

2、器質病變:包括生☆禁☆殖☆禁☆器官局部的炎症、腫瘤、顱內病症、發育異常、營養不良等。

Advertisiment

3、藥物引起:服用治療精神病的藥物、內分泌製劑或採取宮內節育器避孕的情況也可能引起月經不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