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在育兒的過程中, 為了保證寶寶的健康, 會非常關心寶寶的吃喝拉撒問題, 尤其是排便的情況, 一旦發現便便比較稀薄, 可能就會認為寶寶是拉肚子了。 其實, 寶寶的便便稀薄並不一定是拉肚子, 還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如果是真的拉肚子的話, 可能會影響到寶寶對食物營養物質的吸收, 而如果護理不當的話會加重病情。 所以, 新媽媽要掌握辨別小兒腹瀉的方法。
怎樣判斷寶寶是否腹瀉?
一、觀察體溫:
嬰幼兒腹瀉的體溫反應主要是發燒, 大多是中度發燒(38。 5℃左右)。 這常見於由大腸桿菌、空腸彎麴菌、痢疾桿菌、沙門氏菌、輪狀病毒、腸道病毒等引起的腹瀉。
Advertisiment
二、觀察精神狀態:
主要是觀察患兒是否出現精神萎靡、嗜睡、抽搐、驚厥、抽風、昏迷等症狀。 一般輕症腹瀉患兒不致出現這些症狀。 一旦出現這其中的某些症狀, 尤其是早於腹瀉或腹瀉初起的症狀, 應及時就醫。
三、觀察大便形狀與次數:
患兒腹瀉一般常見的是稀便、水樣便、蛋花樣便、黃綠色便或便中有少量黏液。 每天患兒腹瀉5次左右, 大便量不多, 無明顯的脫水現象。 有很多孩子正常便次數就要多於3次, 比如很多吃母乳孩子, 便數非常多, 達5、6次。 這也是正常的, 如果便的次數差不多是平時2倍,
Advertisiment
如何辨別寶寶生理性腹瀉和病理性腹瀉?
大便次數多, 消化不好, 含水量較多, 都稱之為腹瀉。 但嬰兒腹瀉有的是病, 可有的卻不是病。 通常腹瀉又可分為生理性腹瀉和病理性腹瀉。
一、小兒生理性腹瀉
有些寶寶尤其是純母乳餵養的, 會在餵奶後24小時排便5~10次, 大便鬆散, 有奶塊或少量黏液。 除腹瀉外, 寶寶無其他異常情況, 精神愉快、食欲正常、睡眠安穩, 體重按正常速率增加, 無脫水表現, 大便化驗無異常。 另外部分生理性腹瀉可能是對新食物不適應, 一般出現在奶粉的轉換或者飲食不當等。 對此父母不必擔心,
Advertisiment
二、小兒病理性腹瀉
若寶寶發生腹瀉反應, 請仔細觀察寶寶便便的性狀、精神狀況、尿量、體重增長的情況, 並且要取嬰兒的新鮮大便進行常規檢查, 經醫生檢查後, 方可診斷為生理性腹瀉。
知道了新媽媽要掌握辨別小兒腹瀉的方法, 對於新媽媽而言, 要學會正確判斷寶寶的便便是否腹瀉, 還得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行, 因為對於寶寶而言, 便便稀薄有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只是因為換奶粉或其他原因所致, 這種情況不需要您細心照顧, 一般會慢慢好轉。 但若患兒腹瀉次數多, 此時應及時就醫, 防止患兒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