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媽媽需看清六大“缺奶”假像

雖然醫學專家在不斷地給人們灌輸“99%的母親都有足夠的母乳餵養自己的寶寶”, 但記者隨意調查了身邊的十幾位新媽媽, 稱自己奶水不足的卻占到大約一半以上。 在某網站的育兒論壇上, 記者對120位元新媽媽進行了統計, 有18位元是全部採用奶粉餵養, 56位新媽媽有足夠的奶水, 另外的46位都是採用“母乳+奶粉”的混合餵養方式。 採用混合餵養方式的新媽媽, 她們都是願意親自哺育孩子的, 但“奶水不足”。

半數新媽媽“奶水不足”?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新媽媽奶水不足?難道真如一些媒體的文章所說, 現代年輕的媽媽們由於心理壓力大,

Advertisiment
不正確地佩戴文胸或是過分拒絕脂肪導致營養不良等原因, 造成了奶水不夠?

可是那麼多新媽媽混合餵養又是怎麼回事呢?一位元新媽媽告訴記者:“在醫院生完孩子, 住院的幾天一直是吃母乳的。 但一回到家裡, 沒兩天奶水就不夠吃了。 ”這位新媽媽之所以認為自己的奶水不夠, 是因為孩子每次吃奶都要花上一個多小時, 睡著後沒多久就醒了, 又要吃奶。 按照有些育兒書的說法, 新生兒每隔3小時吃一次奶。

如此一算, 孩子吃奶間隔時間很短, 每次吃的時間還很長, 一定是奶水不足, 於是她只好給孩子加了奶粉, 開始了混合餵養。 都是多慮惹的禍新媽媽總是擔心孩子吃不飽, 其實這正是造成很多她們“奶水不足”的主要原因。

Advertisiment
王立新主任說, 嬰兒剛出生, 胃只有玻璃彈球那麼大, 母親的初乳是足夠的, 如果一開始就給孩子餵奶粉, 很可能造成孩子產生“乳☆禁☆頭錯覺”, 最後不認媽媽的奶。

所有的宣傳都在強調要對母乳餵養有信心, 但這種信心必須建立在具備相關的哺育知識的基礎上。 沒有基礎, 只要孩子有一聲哭鬧, 這種信心就會徹底坍塌。 實際上, 嬰兒出生以後, 媽媽經常會想:“我的奶究竟夠不夠?怎樣才知道孩子吃飽了?”這些困惑來源於很多的假像, 專家為我們解釋了對這些假像應該怎樣正確理解。

假像一:

每次餵奶要花1個多小時, 孩子總也吃不飽。 孩子並非吃奶, 有時就是叼著乳☆禁☆頭, 有的長輩說這是壞毛病,

Advertisiment
實際上嬰兒不吃這個, 也會叼著毛巾、被角, 那才是壞毛病。

假像二:

一開始母乳還是夠吃的, 但是過了幾天孩子總是哭鬧, 好像沒吃飽。 嬰兒出生後的1周、10天、1個半月到3個月, 會出現快速生長期, 容易餓, 這個時候母乳可能顯得不太充足, 並不是母乳減少, 而是因為孩子吃得多了。 這時, 新媽媽每天要多喂幾次孩子, 隨著孩子吸吮次數的增多, 奶量一定能增長上去。

假像三:

別的新媽媽奶水比我的多。 因為生理構造的不同, 每一個新媽媽乳汁的量是不一樣的。 你的乳汁可能比不上別的新媽媽, 但是對於自己的孩子來說是足夠的。

假像四:

我的奶水很稀, 不像有些人的那樣又白又稠, 擠出來好像上面都飄著一層油似的。 孩子前10分鐘吃的奶都屬於前奶,

Advertisiment
比較稀, 水分較多。 之後的奶稱為後奶, 後奶有豐富的脂肪, 呈乳白色。 所以母乳餵養提倡一側乳☆禁☆房要吃二三十分鐘, 如果換得太快, 孩子會總是吃不著營養豐富的後奶。

假像五:

孩子將我的乳☆禁☆頭都吮破了, 他肯定是不夠吃。 科學的餵養姿勢很重要, 嬰兒和母親的腹部要貼在一起, 孩子的下巴要緊貼母親的乳☆禁☆房。 而且一定要吸到乳暈, 上面露出的乳暈要比下面多, 因為分泌乳汁的乳竇是在乳暈的下方, 光含住乳☆禁☆頭肯定很難吸到奶, 而且容易將乳☆禁☆頭吸破。

假像六:

孩子沒吃兩口奶就睡著了, 睡一小會兒又醒了, 又要吃。 嬰兒吃一會兒奶就睡著, 其實並不是真正睡著了, 而是累了在打瞌睡, 往往要吃一會睡一會,

Advertisiment
反復兩三次才能真正吃飽。

母乳量充足有“指標”

專家指出, 一旦新媽媽受到“奶水不足”的假像影響, 過早地給孩子添加奶粉, 那麼這種假像就會變成事實。 乳汁的分泌有一個顯著特點, 就是孩子吸吮得越多就分泌得越多, 所以近些年來一直提倡嬰兒在出生半個小時之內就應開始吮吸母親的乳☆禁☆房。 一方面是為了能得到珍貴的初乳,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母親的乳☆禁☆房得到充分的刺激。

十三個信號看你的母乳夠不夠

寶寶吃飽了的4個信號

1、每天要吃8~12次母乳, 每次吃完母乳後, 媽媽至少有一側乳☆禁☆房已排空。

2、在吃母乳時, 寶寶會發出有節律的吸吮聲, 並伴有聽得見的吞咽聲音。

3、在寶寶出生後的頭兩天, 至少排尿1-2次。 如果寶寶出現粉紅色結晶尿,這種尿應該在出生後第3天就能消失。從出生後第3天開始,每24小時排尿達到6-8次。

4、每24小時至少排便3-4次,每次大便多於1大湯匙。出生第3天后,每天可排軟黃便達4(量多)-10(量少)次。

寶寶沒吃飽的9個信號

1、出生3天后,每24小時排尿少於6次。

2、出生3天后,仍然排黑色、綠色或棕色大便。

3、出生後4天~4周,每天排便次數少於3~4次。

4、母乳餵養次數在24小時內少於8次。或者雖然餵養次數不少,但寶寶總是哭鬧和不安。

5、寶寶表現得異常“乖”,極少哭鬧,連續睡眠超過4~6小時。

6、雖然媽媽的乳☆禁☆房能分泌母乳,但寶寶在吸吮時聽不到吞咽的聲音。

7、寶寶出生5天后,乳☆禁☆房仍不能很輕鬆地擠出乳汁。

8、大多數時候,寶寶在吃奶時,媽媽都會感覺到乳☆禁☆頭疼痛,而且乳☆禁☆頭充血明顯(餵養前乳☆禁☆頭較硬,餵養後也不變軟)。

9、出生5天后,寶寶每天體重增長少於15~30克,生後10天,寶寶的體重還不能恢復到出生時的水準。特別提醒:

不要一哭就喂

寶寶一出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需求,但表達各種需求的唯一方式就是哭。有些新媽媽認為寶寶一哭就是餓了,趕緊餵奶。其實,很多時候,寶寶是因為尿布濕了、需要愛☆禁☆撫、困了或不舒服而哭的。要先搞清楚寶寶究竟為什麼哭,不能一哭就喂,否則很容易造成餵養過度。

給乳☆禁☆房足夠的刺激

寶寶出生24小時後,最好每隔2~3小時進行母乳餵養一次。否則,媽媽的乳☆禁☆房得不到足夠的刺激,會影響乳汁的分泌。

如果寶寶出現粉紅色結晶尿,這種尿應該在出生後第3天就能消失。從出生後第3天開始,每24小時排尿達到6-8次。

4、每24小時至少排便3-4次,每次大便多於1大湯匙。出生第3天后,每天可排軟黃便達4(量多)-10(量少)次。

寶寶沒吃飽的9個信號

1、出生3天后,每24小時排尿少於6次。

2、出生3天后,仍然排黑色、綠色或棕色大便。

3、出生後4天~4周,每天排便次數少於3~4次。

4、母乳餵養次數在24小時內少於8次。或者雖然餵養次數不少,但寶寶總是哭鬧和不安。

5、寶寶表現得異常“乖”,極少哭鬧,連續睡眠超過4~6小時。

6、雖然媽媽的乳☆禁☆房能分泌母乳,但寶寶在吸吮時聽不到吞咽的聲音。

7、寶寶出生5天后,乳☆禁☆房仍不能很輕鬆地擠出乳汁。

8、大多數時候,寶寶在吃奶時,媽媽都會感覺到乳☆禁☆頭疼痛,而且乳☆禁☆頭充血明顯(餵養前乳☆禁☆頭較硬,餵養後也不變軟)。

9、出生5天后,寶寶每天體重增長少於15~30克,生後10天,寶寶的體重還不能恢復到出生時的水準。特別提醒:

不要一哭就喂

寶寶一出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需求,但表達各種需求的唯一方式就是哭。有些新媽媽認為寶寶一哭就是餓了,趕緊餵奶。其實,很多時候,寶寶是因為尿布濕了、需要愛☆禁☆撫、困了或不舒服而哭的。要先搞清楚寶寶究竟為什麼哭,不能一哭就喂,否則很容易造成餵養過度。

給乳☆禁☆房足夠的刺激

寶寶出生24小時後,最好每隔2~3小時進行母乳餵養一次。否則,媽媽的乳☆禁☆房得不到足夠的刺激,會影響乳汁的分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