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媽必看:寶寶輔食添加小知識

寫在前面:寶寶初嘗輔食小常識

吃輔食, 是每個寶寶人生的必經階段, 能幫助寶寶逐漸適應成人食物, 邁出成人化的第一步。 不過輔食可不是你想喂就能喂, 還能遵循一定的規律。 對大多數寶寶來說, 第一口輔食通常都在4-6個月左右開始添加的, 這時的寶寶會對成人食物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經常眼巴巴地盯著大人進食, 並伴有吞咽反應。

媽媽們可以準備些米粉, 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 自製或購買成品輔食均可。 不過, 自製米粉需要用到攪拌機或輔食機, 先將米煮熟成飯, 加適量的奶, 再放入攪拌機/輔食機裡攪打成稀糊狀。

Advertisiment
而直接購買成品米粉相對比較省事, 買回來用溫水沖調開即可。 建議媽媽們可優先選購含鐵量高的米粉, 因為6個月左右的寶寶正處於缺鐵期哦。

精心挑選:寶寶初嘗輔食用什麼工具?

寶寶初嘗輔食, 媽咪們總會有點兒頭(meng)疼(bi), 不知道要做些怎樣的準備。 在閱讀了大量的輔食添加小知識後, 如何購買輔食餐具又成為了新的問題。 兒童餐具千千萬, 寶寶初嘗輔食最適合用哪一種?

勺子類:擠壓式餵養勺或感溫變色勺

寶寶們初嘗輔食, 往往都得由爸媽們親自餵食, 建議可選擇擠壓式餵養勺或感溫變色勺。 擠壓式餵養勺內部容量大, 並配有刻度, 可以將寶寶一餐所需的輔食全部裝入其中, 不需要像傳統勺子那樣一少少餵養,

Advertisiment
單手就可以操作, 最適合用來“對付”剛開始吃輔食的寶寶。

寶寶們的舌頭嬌嫩, 在食物溫度過高時容易被燙傷。 媽媽們初喂輔食沒有經驗, 總會先用嘴品嘗過食物再給寶寶吃, 殊不知這種做法有可能會把自己口腔中的細菌帶入食物中。 處於這點考慮, 建議媽咪們可選擇一款感溫變色勺, 讓媽咪們僅憑肉眼就可以判斷哺喂時機。

餐碗類:玉米材質碗或注水碗

兒童餐碗很多種, 材質和形狀都大不相同, 到底哪種更適合初食輔食的寶寶使用呢?小編個人認為, 這階段的寶寶身體免疫力依然較弱, 媽媽們不妨優先考慮些材質更健康安全的碗, 比如玉米材質碗等。 由於寶寶吃輔食速度慢,

Advertisiment
注水的保溫碗也一定能派上用場。

快問快答:寶寶初嘗輔食小問題

問:寶寶剛開始吃輔食的量大約是多少?

答:無規定。 對於剛開始吃輔食的寶寶來說, 日常飲食還應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 輔食僅能起到輔助作用, 主要是為了讓寶寶試試味道, 學習下如何食用成人食物。 因此, 寶寶的輔食哺喂量並沒有嚴格要求, 可根據寶寶的喜好, 從每餐2-3勺逐漸增加即可。

問:寶寶不肯吃輔食怎麼辦?

答:耐心等。 寶寶吃輔食本身就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媽媽們一定不可以操之過急, 多給點時間讓寶寶逐步適應。 此外, 媽媽們還要經常鼓勵寶寶, 親自給寶寶示範如何咀嚼和吞咽食物, 不要喂得太多、太快, 幫助寶寶漸漸接受輔食。

問:吃輔食後便便顏色怎樣才算正常?

Advertisiment

答:添加輔食後, 寶寶的便便顏色會變得多樣。 吃了菜葉會變綠變深, 吃了胡蘿蔔就會帶有橘紅色, 這都是正常的, 媽咪們無需過於擔心。

小Tips:

最後小編要提醒大家, 寶寶們添加輔食後就更要注意牙齒清潔啦!每次吃完輔食後, 用清水漱口, 早晚刷牙兩次, 可有助於預防蛀牙的產生。 不過這階段的寶寶牙齒小而稀疏, 媽咪們只要使用指套牙刷或紗布為寶寶清潔牙齒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
  • 4回答

    五個月寶寶輔食添加要注意什麼?

    五個月寶寶輔食添加最開始要是米粉 我家寶寶那個時候就是先加的穀之愛的那個小米米粉 後來慢慢加了蛋黃之類的 感慨是寶寶可能不太習慣吃 所以量要少一點 然後稀一些 就好了 [詳細答案]

  • 5回答

    五個月寶寶輔食添加哪些?

    剛開始寶寶的輔食添加還是米粉比較好,寶寶容易接受,後期在加一些蛋黃、蔬菜汁、水果泥什麼的,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像我家寶寶剛開始加輔食就是穀之愛的小米米粉,其他就沒再加,只不過就多換了幾種口味 [詳細答案]

  • 3回答

    給四個月寶寶輔食添加什麼比較好?

    我家寶寶吃了米粉和蛋黃,還有我給寶寶做的麵條,輔食初期就應該以米粉為主,我家寶寶現在吃的穀之愛也挺不錯的,是小米米粉喲,營養不錯,而且粉也挺細的 [詳細答案]

  • 3回答

    4個月寶寶輔食添加的方法

    剛開始喂輔食,一天之內喂2次就行,連著喂幾天,要注意觀察寶寶接受的情況,沒有什麼異常就能一直吃了,之後可以慢慢的多換幾種。如果有異常,就要停止喂輔食了,隔一個星期左右再試著喂點。給你推薦我家寶寶吃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16個月寶寶輔食添加量?

    此時應考慮2-3次固體食物/天,此時奶應開始成為輔食。孩子餵養應逐漸接近成人進食習慣和方式,以説明孩子逐漸走向成熟。具體狀況要尊重寶寶的發育狀況而定。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