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媽產後痔瘡的預防與治療

產後的媽媽得痔瘡的幾率是很大的, 這是因為新媽媽分娩後由於腹腔空虛, 大便意識遲鈍, 常常數日無大便, 再者坐月子期間臥床較久, 排便無力導致的肛門受傷致病。 為了保證產後不發生肛腸方面的疾病, 該怎麼做呢?

新媽媽為何容易得產後痔瘡

產後得痔瘡多半是妊娠期痔瘡的遺留問題。 懷孕後, 新媽媽體內會產生多量性激素, 由於受到這些激素的影響, 胃腸道平滑肌的脹力減退, 蠕動減少、減弱, 使食物在胃裡排空推遲, 在腸裡運輸時間延長, 導致糞便在結腸中瀦留時間過長, 水分減少,

Advertisiment
糞便變得幹結, 而易發生便秘, 使排便時需要用力摒氣, 加上增大的子宮對直腸的壓迫, 盆腔靜脈回流不暢, 發生痔瘡。

另外, 分娩時, 新媽媽由於用力摒氣也可導致痔瘡的發生。

如何治療產後痔瘡

1、初期可以多喝水, 或多吃些纖維質的食物, 可防止大便幹結。

2、也可用藥物治療, 如擦藥或塞藥, 使用軟便劑, 可以讓產婦排便, 傷口較不嚴重, 瘳醫師表示較不建議使用瀉藥;也可以坐浴促進血液迴圈改變便秘情形。

3、新媽媽痔瘡生理期, 合理參加體力活動。 如散步、太極拳、腹式呼吸等運動。 也可以做肛提鍛煉, 方法是做忍大便酌動作, 將肛門括約肌往上提, 吸氣、肚臍內收, 再放鬆肛門括約肌, 呼氣一切復原。 如此反復, 每次做30回, 早晚各鍛煉1次。

Advertisiment

4、新媽媽生活要規律, 每天定時排便, 保持大便通暢, 還要勤換內褲、勤洗肛門, 並且保持外☆禁☆陰乾燥。

5、如果是病情嚴重, 如有瘺管的現象, 則建議要開刀治療。

產後新媽媽如何預防產後痔瘡

1、要預防產後痔瘡, 必須從孕期做起。 由於子宮增大, 盆腔內壓力增加是無法改變的, 但可防止痔瘡的加重, 如避免便秘, 避免久立久坐, 調整飲食等。

2、勤喝水、早活動。 由於產後失血, 腸道津液水分不足, 以致造成便秘, 而勤喝水, 早活動, 可增加腸道水分, 增強腸道蠕動, 預防便秘。

3、少食辛辣、精細食物, 多食粗纖維食物。 一些婦女產後怕受寒, 不論吃什麼都加胡椒, 這樣很容易發生痔瘡。 同樣, 過多吃雞蛋等精細食物, 可引起大便幹結而量少, 使糞便在腸道中停留時間較長,

Advertisiment
不但能引起痔瘡, 而且對人體健康亦不利。 因此, 產婦的食物—定要搭配芹菜、白菜等纖維素較多的食品, 這樣消化後的殘渣較多, 大便時易排出。

4、勤換內褲、勤洗浴。 不但保持了肛門清潔, 避免惡露刺激, 還能促進該部的血液迴圈, 消除水腫, 預防外痔。 早晚使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外☆禁☆陰及肛周, 使會陰部清潔、乾爽, 內褲常換常洗, 選用柔軟並品質可靠的毛巾。

5、早排便、早用開塞露。 產後應儘快恢復產前的排便習慣。 一般3日內—定要排—次大便, 以防便秘;產後婦女, 不論大便是否乾燥, 第一次排便一定要用開塞露潤滑糞便, 以免撕傷肛管皮膚而發生肛裂。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小兒厭食症的預防與治療

    兩天不吃飯並不是厭食,真正意義上的厭食是指長時期食欲不振、看到食物也不想吃、甚至拒拒絕吃飯等,一般會持續兩個月以上。有些疾病是看不見的,內科慢性疾病、消化道等疾病是會讓孩子食欲不振的,可以去醫院檢查... [詳細答案]

  • 3回答

    產後痔瘡的原因和治療方法是什麼啊

    引起痔瘡的原因有很多的,例如不規律的飲食,缺乏運動,個人衛生不良等,一般不會自行消失的,但是如果注意飲食作息的話是可以控制的。平時要少吃煎炸的、油膩的食物,多吃新鮮的果蔬。痔瘡不一定要通過手術治療的... [詳細答案]

  • 3回答

    產後痔瘡的原因是什麼呢?應該怎麼辦

    產後新媽媽比正常人更容易患上痔瘡,這其實也算是月子病的一種,由於產後媽媽分娩後身體虛弱,腹部肌肉鬆弛,久臥病床休息,加之進補過多很容易造成便秘,上大號的時候就容易肛門受傷,引發痔瘡了,這是新媽媽中比... [詳細答案]

  • 3回答

    產後痔瘡的危害有哪些?怎麼治療的呢

    產後得了痔瘡注意飲食要增加適量水果、粗糧等。因為產後大多數媽媽都會產生排便困難,坐月子的時候又吃了太多富含蛋白質等食品,更加重了媽媽們的痛苦。果蔬粗糧中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可以緩解症狀減輕大便乾燥帶來的...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哮喘的預防與治療

    小兒哮喘多數是過敏性的,最好是通過食療來緩解症狀比較好,要增強孩子的體質。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喝一些清貨去熱的粥,還有就是多吃點山藥,山藥可以平補脾肺腎,補肺氣來抗哮喘。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