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手父母必修:小兒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 常指鼻、咽、扁桃體、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 發病率占兒科疾病首位。

本病90%以上由病毒所致, 病毒感染後繼發細菌感染。 依病變主要部位的不同又可稱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

[症狀]

冬春多見。 起病急, 不規則發熱, 鼻塞、流涕、噴嚏、頭痛、咽痛、怕冷、咳嗽為主要症狀。

可伴有扁桃體及頜下淋巴結腫大或合併有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嚴重者高熱, 可發生驚厥, 嬰幼兒全身症狀較重, 而年齡較大的寶寶局部症狀較重。

[併發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不論輕重,

Advertisiment
如不及時治療, 一般均可引起全身併發症, 最易併發支氣管炎和肺炎。 此外還可併發鼻竇炎、急性眼結膜炎、口腔炎、喉炎、中耳炎、頸淋巴結炎、咽後壁膿腫、扁桃體周圍膿腫、上頜骨髓炎等。 假若感染通過血液迴圈播散於全身各處, 細菌感染併發敗血症時, 可引起多種化膿性病灶, 如皮下膿腫、腹膜炎、關節炎、腦膜炎、泌尿道感染等等。

[檢查診斷]

具有典型症狀, 並有因天氣突變的受涼病史或接觸感冒者的病史。

咽峽部、咽後壁、軟齶、扁桃體充血, 淋巴濾泡增生, 或見扁桃體有膿性分泌物。 細菌感染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高, 咽培養可找到致病菌。

病毒感染一般白細胞偏低或在正常範圍內。 但在早期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百分數可偏高。

Advertisiment
雖然細菌感染白細胞總數多數增高, 有些嚴重病例也可減低。

[治療]

體溫在38℃以上時, 可服用藥物退熱, 4小時可重複一次。 如發生高熱時, 可用75%酒精兌一倍溫開水在頸部兩側、腋下、腹部溝部等有大動脈搏動處做酒精擦浴, 頭部可用冷毛巾濕敷降溫, 防止驚厥。 藥物降溫可用阿司匹林。 有高熱驚厥時止驚藥可用苯巴比妥鈉肌注。

一般不用抗生素。 疑細菌感染或有併發症時可選用青黴素, 或頭孢氨苄青黴素、紅黴素等。 具體用藥由醫生確定。

如用中成藥可諮詢醫生選用小兒感冒沖劑、維C銀翹片、兒童清肺丸、小兒清咽沖劑, 板藍根沖劑, 雙黃連口服液, 小兒回春丸, 小兒清熱散等。

[飲食療法]

芫荽黃豆湯:鮮芫荽(香菜)30克,

Advertisiment
黃豆50克, 加水兩碗半煎至一碗半, 加食鹽少許調味食用。

大白菜根煮水:大白菜根7個, 煮沸, 3分鐘關火, 加蓋燜30分鐘, 根去掉, 代水溫服。

[預防與調理]

增強抵抗力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加強室外活動, 多曬太陽, 增強體質, 提高抗病能力。 平時注意氣候變化, 及時增減衣服, 注意清潔衛生, 冬春季節少去公共場所。

患兒要適當休息, 充足睡眠, 多飲白開水, 避免受涼。 合理餵養, 添加輔食, 預防佝僂病、營養不良等疾病。

注意隔離, 防止交叉感染。 發熱患兒要注意控制體溫, 避免體溫突然上升引起驚厥。

飲食宜清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