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手父母必修:帶寶貝看醫生的20個指征

所有的疾病和意外傷害, 都有相應的指征。 帶寶貝看病是一門學問, 到底寶貝病到什麼程度才有必要去看醫生, 需要父母掌握一定的知識, 更需要父母擁有判斷的能力;到了醫院, 跟醫生有效溝通, 提供相應的化驗物, 也能幫助醫生快速、準確地診斷, 讓寶貝得到最好的治療, 儘快恢復健康。

1、腹部絞痛

腹絞痛多發於4個月以下的寶貝, 突然發生不明原因的陣發痙攣性腹痛。 疼痛特點是不發作時寶貝吃、玩、睡都正常, 一旦發作就莫名其妙地突然哭鬧不休, 無論大人用什麼方法都難以哄住。 如果寶貝在一個星期的3天裡有超過3小時啼哭,

Advertisiment
並且這種現象持續3周, 那麼就可被認為是腹絞痛。 腹絞痛在3個月時最為突出, 一般是寶貝開始吃牛奶代替品後, 腸道裡氣體過多所引起。 寶貝過了4個月後, 就很少出現這種現象了。

居家觀察及護理

* 有規律、輕柔、順時針進行腹部按摩10-20分鐘, 觀察是否能夠較明顯地平息哭鬧。

* 試著用各種方法安撫寶貝, 如把寶貝的腹部貼在媽咪懷抱裡;給寶貝哺乳等, 觀察能否使腹痛緩解。

* 給寶貝喂一點溫水, 然後抱著寶貝或讓寶貝趴著睡, 讓寶貝肚子裡的氣體排出或促進打嗝, 有助於寶貝減輕腹痛或使腹痛消失。

* 如果寶貝已經吃飽了但還是哭鬧不休, 可以試著給吸吮安撫奶嘴, 觀察是否停止哭鬧。

Advertisiment

何時應去看醫生?

如果採取了以上多種方法後, 仍不見腹痛有所緩解, 加之寶貝已經哭鬧很長時間, 最好帶寶貝去醫院小兒內科, 向醫生詳細描述寶貝的腹痛特點, 請醫生明確原因, 切不可隨意給寶貝服用任何止痛藥物。

2、疝氣

小兒疝氣在男嬰中較為多見, 包括臍疝和腹股溝疝。 臍疝是由於初生兒腹壁肌肉薄弱, 過於哭鬧時使腸管從臍部突向腹壁而形成;腹股溝疝是由於寶貝的腹壁肌肉尚未發育完全, 加之腹壁較松, 在哭鬧、咳嗽或劇烈活動時, 使腸管從腹股溝管向腹壁突出並進入陰囊, 造成陰囊腫大。

居家觀察及護理

* 發現寶貝在腹壓增高時, 如哭鬧、咳嗽、打噴嚏, 腹部出現一個突出表面的腫物, 有可能是形成了疝氣。

Advertisiment
媽咪併攏食指和中指, 輕輕將腫物往腹腔裡推動, 觀察能否推回去。

* 經常注意觀察疝氣是否繼續增大, 如果無法將疝內腸管推回腹腔, 表明腸壁已與疝囊壁粘連, 需要採取手術治療。

何時應去看醫生?

無論是哪一種疝氣都需到醫院外科進行治療, 特別是無法將疝內容物推回腹腔, 或是同時伴有腹痛、嘔吐時。 對於疝氣沒什麼治療藥物, 需到醫院進行手術才能治癒。 一般來講, 寶貝年齡超過1歲就應開始手術, 以8個月至1歲以內最為適宜, 最好不要超過2歲。 在這個階段做手術, 難度小, 預後好, 術後恢復得也快。

3、耳痛

耳痛是6個月至2歲左右小兒的常見症狀, 因為小兒與耳道相同的咽鼓管短而直, 很容易引起耳道發炎。 有可能是外耳道炎、中耳炎引起,

Advertisiment
也可能是耳內有異物, 或頭部其他部位的炎症所引起, 如扁桃體炎、牙痛等。 如果這些疾病未能及時準確診斷和治療, 就會導致中耳炎, 嚴重時造成聽力損傷。

居家觀察及護理

* 如果尚不會述說的寶貝哭鬧不止, 還一個勁地搖頭, 用手摸耳朵或不讓人碰耳朵, 就要注意觀察寶貝的外耳道口是否有分泌物流出, 同時測量一下體溫, 看看是否發燒。

* 如果寶貝的耳痛不是由於外耳道皮膚癤腫所引起, 可以用熱毛巾熱敷, 減輕耳痛症狀。 如果有分泌物不要隨意給寶貝掏耳, 也不可隨便往耳道裡滴藥。

* 檢查一下寶貝的聽力是否已經受到影響, 方法為站在寶貝身後輕聲呼喚他的名字, 或做拍手動作,

Advertisiment
觀察寶貝是否有反應。

何時應去看醫生?

如果寶貝的耳道裡有膿性分泌物流出, 或在耳痛的同時發燒至38℃以上, 或是聽力有所下降, 要馬上帶寶貝去醫院耳鼻喉科就醫, 儘快進行治療。

4、皮膚熱疹

當身體周圍溫度過高時, 寶貝的皮膚上就可能出現一種淡紅色的皮疹, 一般容易出現在臉上及皮膚褶皺較多的部位, 如脖頸、肩部、肘窩、大腿根等處。 這些皮疹就是熱疹, 是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成熟, 皮膚通過汗腺分泌調節身體溫度的功能還不完善而引起。 如果把寶貝放在能夠使肌膚涼爽的地方, 熱疹很快就會消失。

居家觀察及護理

* 讓寶貝馬上離開溫度過高的環境並解開衣服, 然後用溫水好好洗個澡。

* 洗完澡後不要急著擦乾身體, 最好讓水分在皮膚上留一會兒,通過皮膚的水分自然蒸發來降低皮膚溫度。

* 給寶貝換上透氣性良好的全棉內衣,不要穿著太多,睡覺時也不要蓋得太厚。

* 平時注意房間的溫度要適宜,並經常通風換氣,特別是在天氣炎熱的季節。

何時應去看醫生?

如果對寶貝做了以上的身體散熱處理,但過了12個小時以上寶貝身上的皮疹還不見消退,應該馬上去醫院小兒內科就醫,請醫生確定原因並進行處理。

5、發熱

發熱是人體對疾病的一種防禦反應,也是許多疾病發生過程中一個最常見的症狀。正常小兒的體溫較成人稍高,且易波動,體溫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發熱。

居家觀察及護理

* 注意觀察發燒的熱型幫助找出原因。體溫不太高時不必急著退燒,但發燒時容易導致脫水,加之嬰幼兒容易發生高熱驚厥,也不能放任發燒。

* 注意觀察寶貝的神態和舉動,不能只依賴體溫計,對新生兒尤應如此,因為新生兒往往病得很重也不發燒。但可注意觀察其他症狀,如是否嘔吐、腹瀉、咳嗽、氣喘等,以便就診時向醫生詳細介紹,協助做出正確診斷。

* 寶貝發燒時應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如果體溫不很高,一般情況較好,可在家裡治療。體溫過高時用冷水毛巾敷頭,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服用退燒藥。

* 讓寶貝多喝水以防脫水,以每2小時排出很清小便一次為原則。給患兒吃東西要適量,避免吃得太飽,但也不可禁食。

* 寶貝體溫升到39℃以上,輕輕用溫水和海綿擦身降溫。但如已喂過退燒藥,要等30分鐘到1小時再用海綿擦身。

* 給寶貝喂些糖鹽水,補充體內水分和營養消耗,促進尿液和汗液的排泄,起到降溫和排毒作用。糖鹽水的配法是每500毫升開水中加葡萄糖或白糖50克及鹽5克。

何時應去看醫生?

如果寶貝精神狀態好、進食正常不必太擔心。如果不到3個月大的寶貝體溫升到37.8℃以上,3-6個月大的寶貝體溫升到38.3℃以上,6個月以上的寶貝體溫升到39.4℃時;或是寶貝哭鬧不停、反應差、高燒不退甚至抽搐,應該立即去看醫生就診。

6、感冒

感冒是寶貝的常見病,特別是在冬春季節。寶貝每年患感冒約3-5次,約有5%-10%嬰幼兒反復患呼吸道感染,甚至反復患肺炎,特別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貧血、佝僂病、維生素A缺乏等症的寶貝。

居家觀察及護理

* 讓寶貝充分休息,多飲開水,吃易消化的食物,對發熱、咳嗽和咳痰應考慮對症療法。如高熱進行頭部冷敷,並及時去醫院;咳嗽服用小兒止咳糖漿等。

* 治感冒藥雖能減輕感冒症狀,但只治標不治本,因此除了多休息多飲水外,宜選用一種感冒藥短期使用以減輕症狀,而不宜多種感冒藥混合濫用。普通感冒多半由病毒引起,不要隨意濫用抗生素。

* 要多給寶貝喝水,及時補充發燒、咳嗽、呼吸快丟失的水分,以免脫水加重病情。

* 吃母乳的寶貝繼續用母乳餵養,或少食多餐,吃易於消化的食物,以保證營養,增強對感染的抵抗力。如果不能吸吮母乳,可擠出放在乾淨杯子裡,用吸管滴進口中。

* 鼻孔堵不通氣用消毒棉簽清除鼻腔分泌物,痰多時勤給翻身拍背,幫助排痰。

* 注意保暖又不要捂得太緊太嚴,以免影響寶貝的呼吸。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濕潤,避免煙塵,避免接觸感冒患者。

* 為了避免加重感冒症狀,生病期間儘量少食生冷食物及飲料,以免對口腔與呼吸道血管和黏膜過度刺激。有痰時減少甜食攝取,避免痰液增加,加重咳嗽。

何時應去看醫生?

如果經過家庭治療和處理3天左右,寶貝的症狀不見好轉,如發燒、咳嗽等症狀加重,應帶去醫院進行治療。總是反復感冒的寶貝也應帶到醫院詳細檢查,給予針對性治療。

7、嘔吐

嘔吐是一種人體的自衛方式,也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如果僅吐1-2次或吐得極少沒有臨床意義,但若嘔吐呈持續性或反復出現時,則是嚴重疾病的主要表現,常可引起不良後果。

居家觀察及護理

* 注意觀察引起嘔吐的原因。如果是出生後24-48小時內出現嘔吐,應考慮羊水吞入、顱內出血或先天性消化道梗阻;生後第一次進食即發生嘔吐,同時出現嗆咳及青紫,或進食奶後又由口、鼻流出,應考慮食管狹窄、閉鎖或食管氣管瘺;生後2-3周出現嘔吐,逐漸加劇,呈噴射性,嘔吐物為奶塊無膽汁,在右腹直肌外側摸到如棗核大小之腫塊,考慮先天性幽門狹窄;嬰幼兒期出現嘔吐應考慮餵養不當或腸套疊等。

* 要給予心理護理,大人應守護在身旁迅速清理嘔吐物;儘量使寶貝舒適,用寶貝能夠理解的語言解除其恐怖、焦慮的情緒。

* 保證營養和水分供給,可給予少量多次喂哺,飲食清淡,勿進食刺激性食物。

* 嘔吐較輕的寶貝,可進流質食物,宜少量多次進食,嘔吐較重者暫予禁食。

* 寶貝嘔吐時取側臥,以防嘔吐物嗆入氣管。給藥時藥液不要太熱,服藥宜緩,可採用少量多次的服法,必要時服一口停一會兒,然後再服。

何時應去看醫生?

嘔吐嚴重的患兒,媽咪應該速送醫院診治,同時應帶上寶貝的嘔吐物,以供醫生化驗或作毒物分析。

8、肺炎

肺炎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3歲以內的嬰幼兒在冬、春季節患肺炎較多,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為多見。嬰幼兒肺炎不論是由什麼病原體引起的,統稱為支氣管肺炎,又稱小葉性肺炎。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而且患病後危險性較高,特別是體弱兒、佝僂病、貧血、營養不良及有先天畸形的新生兒,更容易患肺炎,並在患病後病情重,身體恢復慢。

肺炎的發病可急可緩,一般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數天后發病,出現發熱或咳嗽,體溫一般38℃-39℃,腺病毒肺炎可持續高燒1-2周。身體弱的小嬰兒可不燒甚至體溫低於正常;寶貝咳嗽、嗆奶或奶汁從鼻中溢出;食欲減退、精神差或煩鬧睡眠不安;還可出現嘔吐、腹脹、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

居家觀察及護理

* 在感冒流行季節,盡可能少帶寶貝去公共場所。

* 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寶貝喂藥,不能隨意服藥。

* 寶貝得肺炎後,應繼續餵奶、餵食,多喝湯類食物,如果食欲減退,應少量多餐,哺乳嬰兒應增加每天的餵奶次數,以增強營養與體力。

* 注意保暖,呼吸新鮮空氣,室內要禁止吸煙,在寒冷的季節,尤其要注意保持適宜的室溫,但應注意通風。

何時應去看醫生?

如果寶貝已感冒或咳嗽,呼吸比平時加快,每分鐘多於60次(小於2個月的寶貝),或50次(2-12個月的寶貝),或40次(1-4歲的寶貝);呼吸聲音粗大。呼吸有間斷,吸氣時胸廓凹陷;鼻翼扇動;寶貝發出哼哼聲;不能喝任何液體,一喝就嗆;皮膚呈青紫色。如果出現以上一種或幾種情況,應及時找醫生。

9、 尿布疹

尿布疹是寶貝常見的皮膚病。因寶貝皮膚嬌嫩,角質層薄,容易脫落。當受到摩擦、潮濕等物理刺激時,特別是消化不良的便、尿中所含的脂肪酸、尿酸多,刺激局部時,都可能出現尿布疹。出現尿布疹時,小屁屁上有紅色的斑點狀疹子,嚴重的甚至潰爛流水。寶貝因疼痛表現為愛哭鬧、不安、煩躁、睡不踏實。

居家觀察及護理

* 穿著大小合適的尿褲,或暫時使用棉尿布,尿布濕後及時更換。

* 尿布要洗燙後在陽光下曬乾再用。

* 尿布疹嚴重的時候暫時不用尿布,讓孩子的臀部暴露在空氣中,隨時觀察寶寶大小便情況。

* 每次大小便後用溫水洗屁屁,並塗上護臀膏。使寶寶的皮膚始終被油質保護,不會讓尿液直接刺激皮膚。

何時應去看醫生

如果經過家庭護理,3天后仍不見好轉;寶貝哭鬧不安,無法正常睡覺,甚至出現破潰時。

10、呼吸困難

寶貝出現呼吸困難有幾種疾病,如急性喉炎、各種肺炎、支氣管哮喘、心臟病、異物吸入等。小兒呼吸困難是一種嚴重症狀,根據呼吸困難的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

輕度呼吸困難常有呼吸頻率加快或節律不整,寶貝可安靜入睡;活動時可見呼吸頻率加快,有輕度紫紺。中度呼吸困難不僅有頻率加快,也常有節律不整,患兒出現“三凹征”,即兩側鎖骨上窩、胸骨上下部、肋弓下部呼吸時身向下凹陷,有時點頭、聳肩,有時伴有指(趾)甲及周圍出現青紫。寶貝常不能平臥,入睡困難,經吸氧可減輕症狀。重度呼吸困難,上述症狀表現均較嚴重,寶貝常有張口、抬肩、點頭、煩燥不安,常伴紫紺。呼吸頻率更快或過緩,呼吸表淺不一,吸氧也難以改善症狀。

居家觀察及護理

* 讓寶貝經常保持坐著的姿勢,有利於減輕呼吸困難的狀況。

* 如果是異物吸入,鼓勵寶貝使勁咳,把異物咳出。

* 保持室內濕度,使呼吸道不至太乾燥。

* 按時服藥,治療引起呼吸困難的疾病。

何時應去看醫生?

異物入呼吸道,而寶寶又未咳出,一定馬上送醫院;當呼吸困難使寶寶無法正常入睡,無法正常進食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最好讓水分在皮膚上留一會兒,通過皮膚的水分自然蒸發來降低皮膚溫度。

* 給寶貝換上透氣性良好的全棉內衣,不要穿著太多,睡覺時也不要蓋得太厚。

* 平時注意房間的溫度要適宜,並經常通風換氣,特別是在天氣炎熱的季節。

何時應去看醫生?

如果對寶貝做了以上的身體散熱處理,但過了12個小時以上寶貝身上的皮疹還不見消退,應該馬上去醫院小兒內科就醫,請醫生確定原因並進行處理。

5、發熱

發熱是人體對疾病的一種防禦反應,也是許多疾病發生過程中一個最常見的症狀。正常小兒的體溫較成人稍高,且易波動,體溫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發熱。

居家觀察及護理

* 注意觀察發燒的熱型幫助找出原因。體溫不太高時不必急著退燒,但發燒時容易導致脫水,加之嬰幼兒容易發生高熱驚厥,也不能放任發燒。

* 注意觀察寶貝的神態和舉動,不能只依賴體溫計,對新生兒尤應如此,因為新生兒往往病得很重也不發燒。但可注意觀察其他症狀,如是否嘔吐、腹瀉、咳嗽、氣喘等,以便就診時向醫生詳細介紹,協助做出正確診斷。

* 寶貝發燒時應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如果體溫不很高,一般情況較好,可在家裡治療。體溫過高時用冷水毛巾敷頭,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服用退燒藥。

* 讓寶貝多喝水以防脫水,以每2小時排出很清小便一次為原則。給患兒吃東西要適量,避免吃得太飽,但也不可禁食。

* 寶貝體溫升到39℃以上,輕輕用溫水和海綿擦身降溫。但如已喂過退燒藥,要等30分鐘到1小時再用海綿擦身。

* 給寶貝喂些糖鹽水,補充體內水分和營養消耗,促進尿液和汗液的排泄,起到降溫和排毒作用。糖鹽水的配法是每500毫升開水中加葡萄糖或白糖50克及鹽5克。

何時應去看醫生?

如果寶貝精神狀態好、進食正常不必太擔心。如果不到3個月大的寶貝體溫升到37.8℃以上,3-6個月大的寶貝體溫升到38.3℃以上,6個月以上的寶貝體溫升到39.4℃時;或是寶貝哭鬧不停、反應差、高燒不退甚至抽搐,應該立即去看醫生就診。

6、感冒

感冒是寶貝的常見病,特別是在冬春季節。寶貝每年患感冒約3-5次,約有5%-10%嬰幼兒反復患呼吸道感染,甚至反復患肺炎,特別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貧血、佝僂病、維生素A缺乏等症的寶貝。

居家觀察及護理

* 讓寶貝充分休息,多飲開水,吃易消化的食物,對發熱、咳嗽和咳痰應考慮對症療法。如高熱進行頭部冷敷,並及時去醫院;咳嗽服用小兒止咳糖漿等。

* 治感冒藥雖能減輕感冒症狀,但只治標不治本,因此除了多休息多飲水外,宜選用一種感冒藥短期使用以減輕症狀,而不宜多種感冒藥混合濫用。普通感冒多半由病毒引起,不要隨意濫用抗生素。

* 要多給寶貝喝水,及時補充發燒、咳嗽、呼吸快丟失的水分,以免脫水加重病情。

* 吃母乳的寶貝繼續用母乳餵養,或少食多餐,吃易於消化的食物,以保證營養,增強對感染的抵抗力。如果不能吸吮母乳,可擠出放在乾淨杯子裡,用吸管滴進口中。

* 鼻孔堵不通氣用消毒棉簽清除鼻腔分泌物,痰多時勤給翻身拍背,幫助排痰。

* 注意保暖又不要捂得太緊太嚴,以免影響寶貝的呼吸。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濕潤,避免煙塵,避免接觸感冒患者。

* 為了避免加重感冒症狀,生病期間儘量少食生冷食物及飲料,以免對口腔與呼吸道血管和黏膜過度刺激。有痰時減少甜食攝取,避免痰液增加,加重咳嗽。

何時應去看醫生?

如果經過家庭治療和處理3天左右,寶貝的症狀不見好轉,如發燒、咳嗽等症狀加重,應帶去醫院進行治療。總是反復感冒的寶貝也應帶到醫院詳細檢查,給予針對性治療。

7、嘔吐

嘔吐是一種人體的自衛方式,也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如果僅吐1-2次或吐得極少沒有臨床意義,但若嘔吐呈持續性或反復出現時,則是嚴重疾病的主要表現,常可引起不良後果。

居家觀察及護理

* 注意觀察引起嘔吐的原因。如果是出生後24-48小時內出現嘔吐,應考慮羊水吞入、顱內出血或先天性消化道梗阻;生後第一次進食即發生嘔吐,同時出現嗆咳及青紫,或進食奶後又由口、鼻流出,應考慮食管狹窄、閉鎖或食管氣管瘺;生後2-3周出現嘔吐,逐漸加劇,呈噴射性,嘔吐物為奶塊無膽汁,在右腹直肌外側摸到如棗核大小之腫塊,考慮先天性幽門狹窄;嬰幼兒期出現嘔吐應考慮餵養不當或腸套疊等。

* 要給予心理護理,大人應守護在身旁迅速清理嘔吐物;儘量使寶貝舒適,用寶貝能夠理解的語言解除其恐怖、焦慮的情緒。

* 保證營養和水分供給,可給予少量多次喂哺,飲食清淡,勿進食刺激性食物。

* 嘔吐較輕的寶貝,可進流質食物,宜少量多次進食,嘔吐較重者暫予禁食。

* 寶貝嘔吐時取側臥,以防嘔吐物嗆入氣管。給藥時藥液不要太熱,服藥宜緩,可採用少量多次的服法,必要時服一口停一會兒,然後再服。

何時應去看醫生?

嘔吐嚴重的患兒,媽咪應該速送醫院診治,同時應帶上寶貝的嘔吐物,以供醫生化驗或作毒物分析。

8、肺炎

肺炎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3歲以內的嬰幼兒在冬、春季節患肺炎較多,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為多見。嬰幼兒肺炎不論是由什麼病原體引起的,統稱為支氣管肺炎,又稱小葉性肺炎。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而且患病後危險性較高,特別是體弱兒、佝僂病、貧血、營養不良及有先天畸形的新生兒,更容易患肺炎,並在患病後病情重,身體恢復慢。

肺炎的發病可急可緩,一般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數天后發病,出現發熱或咳嗽,體溫一般38℃-39℃,腺病毒肺炎可持續高燒1-2周。身體弱的小嬰兒可不燒甚至體溫低於正常;寶貝咳嗽、嗆奶或奶汁從鼻中溢出;食欲減退、精神差或煩鬧睡眠不安;還可出現嘔吐、腹脹、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

居家觀察及護理

* 在感冒流行季節,盡可能少帶寶貝去公共場所。

* 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寶貝喂藥,不能隨意服藥。

* 寶貝得肺炎後,應繼續餵奶、餵食,多喝湯類食物,如果食欲減退,應少量多餐,哺乳嬰兒應增加每天的餵奶次數,以增強營養與體力。

* 注意保暖,呼吸新鮮空氣,室內要禁止吸煙,在寒冷的季節,尤其要注意保持適宜的室溫,但應注意通風。

何時應去看醫生?

如果寶貝已感冒或咳嗽,呼吸比平時加快,每分鐘多於60次(小於2個月的寶貝),或50次(2-12個月的寶貝),或40次(1-4歲的寶貝);呼吸聲音粗大。呼吸有間斷,吸氣時胸廓凹陷;鼻翼扇動;寶貝發出哼哼聲;不能喝任何液體,一喝就嗆;皮膚呈青紫色。如果出現以上一種或幾種情況,應及時找醫生。

9、 尿布疹

尿布疹是寶貝常見的皮膚病。因寶貝皮膚嬌嫩,角質層薄,容易脫落。當受到摩擦、潮濕等物理刺激時,特別是消化不良的便、尿中所含的脂肪酸、尿酸多,刺激局部時,都可能出現尿布疹。出現尿布疹時,小屁屁上有紅色的斑點狀疹子,嚴重的甚至潰爛流水。寶貝因疼痛表現為愛哭鬧、不安、煩躁、睡不踏實。

居家觀察及護理

* 穿著大小合適的尿褲,或暫時使用棉尿布,尿布濕後及時更換。

* 尿布要洗燙後在陽光下曬乾再用。

* 尿布疹嚴重的時候暫時不用尿布,讓孩子的臀部暴露在空氣中,隨時觀察寶寶大小便情況。

* 每次大小便後用溫水洗屁屁,並塗上護臀膏。使寶寶的皮膚始終被油質保護,不會讓尿液直接刺激皮膚。

何時應去看醫生

如果經過家庭護理,3天后仍不見好轉;寶貝哭鬧不安,無法正常睡覺,甚至出現破潰時。

10、呼吸困難

寶貝出現呼吸困難有幾種疾病,如急性喉炎、各種肺炎、支氣管哮喘、心臟病、異物吸入等。小兒呼吸困難是一種嚴重症狀,根據呼吸困難的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

輕度呼吸困難常有呼吸頻率加快或節律不整,寶貝可安靜入睡;活動時可見呼吸頻率加快,有輕度紫紺。中度呼吸困難不僅有頻率加快,也常有節律不整,患兒出現“三凹征”,即兩側鎖骨上窩、胸骨上下部、肋弓下部呼吸時身向下凹陷,有時點頭、聳肩,有時伴有指(趾)甲及周圍出現青紫。寶貝常不能平臥,入睡困難,經吸氧可減輕症狀。重度呼吸困難,上述症狀表現均較嚴重,寶貝常有張口、抬肩、點頭、煩燥不安,常伴紫紺。呼吸頻率更快或過緩,呼吸表淺不一,吸氧也難以改善症狀。

居家觀察及護理

* 讓寶貝經常保持坐著的姿勢,有利於減輕呼吸困難的狀況。

* 如果是異物吸入,鼓勵寶貝使勁咳,把異物咳出。

* 保持室內濕度,使呼吸道不至太乾燥。

* 按時服藥,治療引起呼吸困難的疾病。

何時應去看醫生?

異物入呼吸道,而寶寶又未咳出,一定馬上送醫院;當呼吸困難使寶寶無法正常入睡,無法正常進食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