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手父母必修:手術治療小兒歪脖子

先天性肌性斜頸, 俗稱歪脖子, 系—側胸鎖乳突肌攣縮所致的頭頸部向患側傾斜的一種先天性畸形。

手術治療 經保守治療無效或未經治療的1歲以上患兒, 由於肌肉已纖維化, 面部出現畸形, 只有通過手術才能矯正其畸形。 手術最佳年齡為1~5歲。 1歲以內手術者容易發生疤痕粘連, 同時全麻插管後容易引起肺部併發症。 5歲以上者, 因繼發畸形較重, 面部變形較難恢復。 常採用的手術方法有:

(1)胸鎖乳突肌的鎖骨頭和胸骨頭切斷松解術 在鎖骨上方內側作一與鎖骨平行的橫切口, 長約4釐米, 顯露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和鎖骨頭,

Advertisiment
將止血鉗自肌起後方通過並挑起, 然後將其切斷, 並切除2釐米長的肌肉斷端, 以防止術後兩端粘連。 用手指檢查是否殘留有攣縮肌肉及筋膜帶。 仔細地進行松解。 囑台下麻醉師旋轉其頭部, 如頸部活動有部分受騙上當限, 而軟組織攣縮帶確已松解, 則應進一步松解並切斷該肌乳突頭。 縫合皮下及皮膚, 但不能縫合頸闊肌, 因可妨礙術後頭部固定在過度矯正的位置。 傷口放置橡皮引流條, 24小時後拔除。

(2)胸鎖乳突肌Z形延長術 為了使病人術後頸部外形美觀, 近年來有些學者採用胸鎖乳突肌“Z”形延長術, 顯露胸鎖乳突肌的鎖骨端和胸骨端, 在鎖骨上方橫斷鎖骨端, 然後將胸骨端做Z形成形。 我院兩年來進行10例胸鎖乳突肌Z形延長術,

Advertisiment
療效滿意, 外形美觀。

術後處理:頸圍領固定3個月, 如6歲以上者應將頭部固定在過度矯正的位置, 2歲以下者每天堅持頭頸部被動鍛煉, 以達到維持頭頸部活動範圍。 有些學者主張術後4周, 夜間穿支具, 白天頭頸部功能活動鍛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