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手爸媽應急手冊 寶寶厭奶大作戰

很多爸媽在新生兒出生的1-3個月時間, 都會很得意自己寶寶奶量增加的很快, 體重進展快速, 不過, 有些寶寶大約從3-4個月開始, 會對配方奶逐漸失去興趣, 奶量隨之遞減, 這時爸爸媽媽都會相當擔心, 寶寶身體狀況是否出現問題。 檢視寶寶奶量與健康情形的方法:以一天為標準, 寶寶每一公斤體重, 喝水量+配方奶要喝100c.c.到150c.c.。 健康狀態從小便量來判讀, 一天中至少要換4-6片有份量的尿布;6個月以下的寶寶, 可以不用喝水解渴, 除非容易流汗或小便量變少, 不然寶寶容易因為喝水喝飽造成胃脹、食欲不佳,

Advertisiment
且水喝太多也容易吐奶。

寶寶厭奶的因素

寶寶厭奶的原因很多, 從生理面談起, 有可能是寶寶身體的自我保護本能, 隨著月齡逐漸成長, 光喝母奶、配方奶, 卡路里攝取已無法滿足需求、營養不足, 需要增加其他輔食補充熱量, 所以寶寶變得抗拒喝配方奶。

Advertisiment
寶寶滿4個月後, 爸媽可試著先從稀釋的果汁開始讓寶寶嘗試配方奶以外的食物, 蘋果汁、葡萄汁都是很優質的選擇, 也能加入米、麥精於配方奶裡餵食, 最好的餵食方法是將米、麥精調成軟糊狀, 用湯匙餵食。 隨著寶寶月齡成長, 食物的質地逐漸固體化, 才能訓練寶寶吞咽能力。

口腔疾病-鵝口瘡

身體出現狀況, 在不舒服的情況下當然不願意喝牛奶, 影響寶寶喝奶意願常見的病症之一就是鵝口瘡。 寶寶的口腔粘摸、舌頭出現白白斑點, 這是一種黴菌, 容易被誤當成是奶垢, 但因為病症會痛, 所以會讓寶寶吞咽困難並且排斥喝奶, 此時要儘快請醫生診治對症下藥, 讓寶寶早點恢復健康。

腸胃問題

小編提出幾個寶寶容易發生的腸胃情況:

Advertisiment

1. 脹氣:喝母奶的寶寶較少會有脹氣問題, 吃配方奶的寶寶比較容易因吸吮奶嘴而產生脹氣, 同時比母奶不好消化,

肚子撐當然不想喝奶, 建議爸媽可以在寶寶牛奶喝一半時就先幫寶寶拍嗝排氣, 待打嗝後再繼續喝奶, 除了寶寶較為舒坦外, 奶量也能增加。

2. 腹瀉:這些寶寶腸胃蠕動較快, 一喝完牛奶馬上就會拉肚子, 不舒服的感覺也會影響寶寶喝奶的意願。

3. 便秘:有些寶寶肚子裡一直堆積著便便未排出, 肚子一直鼓鼓的, 怎麼會想喝牛奶, 建議爸媽多幫寶寶按摩肚子刺激排便外, 也能消除脹氣, 增加寶寶食欲。

餵食工具

寶寶遇到喝奶就哭鬧、生氣, 跟餵食的奶嘴孔洞大有關係, 有可能是因為奶嘴洞太小,

Advertisiment
寶寶一直吃不到東西就鬧彆扭, 奶嘴洞太大也不行, 吸吮來不及吞咽就很容易嗆到, 隨著月齡增加應使用不同孔洞大小的奶嘴尺寸, 照護者要多注意寶寶更換奶嘴的時機點。

建議新生兒為方便吸吮最好選用圓型洞口的, 十字孔洞較費力, 寶寶較大時再選用。 而牛奶流速要一滴滴快速滴下為宜, 若呈現一條線表示流速太快!

長輩會認為牛奶沒有溫度怎麼搖的勻、泡的香, 但正常餵奶的溫度應該維持37度C左右, 或比體溫再高一點, 這樣對於寶寶而言比較容易消化與吸收。

厭奶時吃開胃藥好嗎?

當寶寶奶量驟減時, 就是爸媽拉緊報的時候, 到底寶寶需不需要吃開胃藥呢?在排除並非因疾病引起的原因後, 建議父母必須去找出問題的點,

Advertisiment
而非尋求藥物治療, 雖然一般兒科開的開胃藥多是增加腸胃蠕動、幫助排氣、消脹氣、刺激食欲等;雖然無害但畢竟是藥物, 除非經醫生評估有嚴重到需要開藥的情況下, 再給寶寶吃比較好。

有些抗阻織胺也是開胃藥的類型之一, 但此種藥容易有嗜睡的副作用, 造成寶寶發生新生兒猝死症, 爸媽對此類型的藥物要特別注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