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時期新思想,學生意識要培養

1.增強學生法制意識

市場經濟的實質是“法制經濟”。 它客觀上要求用法律來規範社會經濟活動中各個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行為規範, 也要求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主體, 懂得經濟法規。 因此, 學校的法制教育, 就應使學生懂得守法, 懂得在商品社會中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學校可以通過法律知識輔導、講作、諮詢、競賽等多種形式, 進行宣傳教育, 強化學生的法制意識。

2.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市場經濟最突出的特點是競爭, 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適應這一特點, 使培養出來的學生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Advertisiment
使他們認識到在市場競爭過程中, 不可避免地碰到困難, 受到挫折。 這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努力創造一個公平, 合理的競爭環境和條件, 讓學生們學會與同學競爭, 與自我競爭, 在競爭中逐漸成熟, 形成奮發向上、銳意進取的風氣。 從而為走上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3.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

學校培養人才要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 是否具有自立意識是一種很重要的基本素質。 因此學校思想工作者應調整工作方式、方法, 徹底拋棄過去那種忽視個性發展的作法, 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

4.培養學生的開放意識

學校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 就不能不培養和強化學生的開放意識。

Advertisiment
在開放的過程中, 既需要大膽吸收一切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 又需要堅決抵制一些腐朽消極的東西。 因此, 學校思想工作者在強化學生開放意識的同時, 必須強調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教育。 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才能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開放意識。

總之, 改革開放日益深入, 經濟發展也日新月異。 作為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 尋求新形勢下, 學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徑, 緊緊把握時代脈搏, 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