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產婦和家屬對新生兒的感情特別投入, 新生兒任何微小的變化都可能成為他們關心的重點, 並且產婦大多數為初產婦, 由於她們對新生兒護理知識不同程度的缺乏, 迫切需要接受和掌握新生兒護理方面的知識。
1、 缺乏哺乳知識。 首先是哺乳方法, 不知如何操作, 產前缺乏必要的學習和訓練。 同時, 大多數產婦受傳統觀念的影響, 不能主動進行早吸吮, 也不能很好地配合護理人員的指導。 認為產後2~3 h後才會有乳汁分泌, 新生兒早吸吮是吃“空奶”;對母乳餵養的優點不瞭解, 顧慮乳汁少而加喂糖水或牛奶等。
Advertisiment
2、 缺乏正常的新生兒生理知識。 產婦及家屬對新生兒體重下降、生理性黃疸、乳☆禁☆房腫脹、女嬰出現陰☆禁☆道分泌物及少量出血等生理表現缺乏瞭解。 並對此處於緊張、焦慮狀態。
3 、缺乏科學的護理知識。 受舊的傳統觀念和長輩的影響, 常出現下列情況:
(1)認為產後室內不宜通風, 對新生兒保暖過度, 導致體溫過熱;
(2)小孩被捆紮過緊, 認為不這樣孩子會出現“0”型腿;
(3)注重新生兒“睡頭型”, 而使之平臥位, 造成新生兒溢奶或嘔吐;
(4)對新生兒臍帶的暴露護理不理解;
(5)用乳汁擦拭新生兒的眼睛, 以為這樣可以治療結膜炎。
Advertisiment
護理對策
1 、傳授哺乳知識。 認真講解乳汁分泌的生理知識及早吸吮、早分泌的道理, 宣傳母乳餵養的好處、初乳具有的免疫功能及產婦乳汁分泌的自身調節功能, 指導具體的哺乳方法及體位。 特別對初產婦, 醫護人員要多次講解、示範, 使之熟練掌握。 在講解和看錄影的同時給予早吸吮指導, 告訴產婦有效的早吸吮可提早乳汁分泌時間, 增加泌乳量, 增強產婦的哺乳信心, 調動家屬的積極性, 實現母乳餵養。 在母嬰同室內禁用奶粉奶瓶, 同時囑產婦要按需哺乳, 新生兒睡眠超過3h, 尤其在夜間, 一定要催醒哺乳。
2 、講解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知識。 新生兒的正常生理表現是產婦及家屬非常關注的問題, 也是需要醫護人員給他們講解的主要內容,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3 、講解科學育兒常識。 使她們自覺接受新知識, 轉變舊觀念。
(1)母嬰同室內空氣要清新流通, 每日通風1~2次, 每次半小時, 室溫保持在22℃~24 C, 濕度以55%~66%為宜, 新生兒衣著和包被以四肢溫和為度。 體溫保持在36℃~37℃;
(2)新生兒因消化道的解剖特點易發生溢奶, 哺乳後30min內宜側臥位, 頭偏向一側, 或以頭高腳低位抱入懷中或輕拍新生兒後背, 使胃內多餘氣體排出, 以減少溢奶;
(3)隨著新生兒日齡的增加, 四肢逐漸伸展, 應取消捆綁式包被, 更換柔軟寬鬆的衣褲, 以便於哺乳, 增加新生兒活動量, 促進其健康發育;
(4)暴露臍帶護理。 即出生3 d沐浴後不再包紮臍部, 只需用碘伏和95%乙醇棉簽擦拭臍輪及臍線端, 3次/d, 保持乾燥、清潔至脫落;
(5)由於胎兒在宮內受羊水刺激或通過產道時接觸含有細菌的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