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些新生兒的牙床上或上齶中部可以看到米粒大小的或珍珠樣的瘤狀物, 突出於粘膜表面, 呈白色, 表面光滑, 大一點的看上去有點像小牙, 小的像米粒一樣, 數目多少不一, 少的時候可能只有1~2個, 最多的時候可能有數十個, 俗稱為“馬牙”, 常常是在嬰兒啼哭時被家長發現, 以為是要長牙齒。 當“馬牙”數量比較多時, 家長會很緊張, 往往誤認為它們是導致嬰兒啼哭的原因, 而急忙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其實它們並不是真正的牙齒, 而是在牙胚發育過程中, 由牙板上皮剩俐增殖形成的角化上皮團。 在醫學上稱為上皮珠。
Advertisiment
在胚胎發育大約第六周時, 口腔粘膜上皮細胞開始增殖變厚形成牙板, 牙板是牙齒發育最原始的組織, 在牙板上細胞繼續增生, 每隔一定距離形成一個突起的牙蕾, 這些牙蕾繼續發育成為牙胚, 將來可以發育成牙齒。 當牙胚發育到一定階段時, 牙胚之間的牙板破碎斷被推到牙床表面, 即我所看到的“馬牙”。 這些“馬牙”到了口腔粘膜表面會自行脫落消失, 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一般沒有症狀及不適, 對孩子也沒有任何影響。
發現孩子有“馬牙”時, 不需作任何處理, 有的家長不知道這些東西是什麼, 就用針挑或用毛巾擦“馬牙”, 殊不知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嬰兒口腔粘膜非常薄嫩, 很容易受到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