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一天大便多少次?大便次數過多是生病了嗎?

很多新生兒都會有幾天不排泄的狀況出現, 出現這一狀況各位媽媽不要著急 首先我們要瞭解發生的原因, 從而去避免此類事情的再次發生,

Advertisiment
也要學習更多的如何護理嬰兒的知識, 讓自己的寶貝更好的健康成長, 那麼新生兒一天大便幾次正常?

嬰兒大便呈金黃色, 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 均勻一致, 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 通常在新生兒期大便次數較多, 一般為一天排便2—5次, 但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 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 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 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 因此, 吃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 只要嬰兒精神飽滿, 吃奶情況良好, 身高、體重增長正常, 家長就沒有必要擔憂。

如果嬰兒吃的是配方奶, 那麼大便通常呈淡黃色或土黃色, 比較乾燥、粗糙, 如硬膏樣, 常帶有難聞的糞臭味。 如果奶中糖量較多,

Advertisiment
大便可能變軟, 並略帶腐敗樣臭味, 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較多。 有時大便裡還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新生兒大便次數

新生兒正常大便次數是多少呢?要根據時間和餵養情況決定:

1、胎便次數:新生寶寶每天大便次數不定。 剛開始寶寶會將積存了9個月的胎便排出, 但是必須要借著頻繁的排便才能清除乾淨, 所以排便的次數會增多。 一般需要延續2—3天, 每天3—5次, 濃重的墨綠色才能消失。 如果寶寶出生後二十四小時沒有胎便排出, 爸媽應該引起注意, 懷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導致糞便梗阻, 需要及時到醫院診治。

2、母乳餵養便便次數: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 排便的次數會很彈性, 通常新生兒期次數較多, 每天2—5次,

Advertisiment
甚至每次餵奶後都要排便。 這是因為母乳容易消化, 利於排出, 以及腸道輸入食物後的反射性蠕動。 因此, 吃母乳的寶寶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 只要他精神和吃奶情況良好, 體重增加正常, 沒有解便困難、腹痛、脹氣的情形, 就都是正常的, 爸媽沒有必要擔憂。

母乳餵養的新生寶寶甚至會發生一天排便7—8次的狀況, 父母不必擔心, 這叫做生理性腹瀉, 屬於正常現象, 到寶寶長到一定時期這種腹瀉會自動消失。 另外, 如果寶寶大便呈深綠色粘液狀, 這就表示母乳不足, 寶寶處於半饑餓狀態, 需要增加母乳量, 如果媽媽母乳確實不足可以給寶寶添加鮮牛奶、奶粉等。

3、人工餵養便便次數:人工餵養的新生寶寶大便會較少,

Advertisiment
通常會乾燥、粗糙一些, 稍硬如硬膏, 但也是只要不難解, 不似羊便, 就沒關係。 如果消化沒問題, 通常會是土黃或金黃色, 略帶一些酸臭味, 每天約1—2次。

新生兒不正常大便次數

如果寶寶每天大便5—10次, 而且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 沒有黏液, 就屬於蛋花湯樣大便,

Advertisiment
這是不正常的大便。 這種情況多見於吃牛奶或奶粉的寶寶。 如果是母乳餵養則應繼續, 不必改變餵養方式, 也不必減少奶量及次數, 大多數寶寶能自然恢復正常。

如果寶寶是混合餵養或者人工餵養, 就需適當調整飲食結構。 爸媽可以在奶粉裡多加一些水, 將奶配稀些, 還可以適當地給寶寶喂些含糖鹽水, 也可以減少每次的餵奶量而增加餵奶次數。 如果2—3天孩子的大便仍然不正常, 爸媽就要請醫生診治了。

新生兒拉肚子原因

1、生理性稀便

由於正常新生兒的腸道功能尚未健全, 不同餵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 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 母乳容易被寶寶吸收, 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排便次數會較多, 會出現假腹瀉現象。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較稀薄,如果寶寶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

2、病理性因素

(1)非感染因素

餵養不當:爸媽給新生寶寶餵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奶粉中加糖、奶液過涼或過早添加米糊等澱粉類食物,都會容易導致寶寶積食,從而引起腹瀉。

對奶粉過敏:100名寶寶中有2-7名會對奶粉蛋白質過敏,有遺傳性過敏體質的新生寶寶更容易產生對奶粉蛋白質的過敏症狀。

(2)病毒或細菌感染

患感冒:寶寶在患感冒時,會經常伴有腹瀉症狀,因此只要從根本上把感冒治好,腹瀉也就自然而然地痊癒了。

病毒或細菌感染:新生兒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腸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當腸道感染時,沒有能力去減弱和中和細菌的毒力。可分為腸道內感染、腸道外感染。腸道內感染主要發生在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新生兒,由於奶具不潔而導致病從口入。

最嚴重的要算新生兒流行性腹瀉了。腸道外感染主要是由於病原體毒素的影響或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致使消化系統功能紊亂、腸蠕動增加而引起腹瀉。在新生兒患肺炎和敗血症時,細菌有時也可從腸道外或血液中透過腸壁,滲入到腸道內,引起腸炎。

會出現假腹瀉現象。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較稀薄,如果寶寶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

2、病理性因素

(1)非感染因素

餵養不當:爸媽給新生寶寶餵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奶粉中加糖、奶液過涼或過早添加米糊等澱粉類食物,都會容易導致寶寶積食,從而引起腹瀉。

對奶粉過敏:100名寶寶中有2-7名會對奶粉蛋白質過敏,有遺傳性過敏體質的新生寶寶更容易產生對奶粉蛋白質的過敏症狀。

(2)病毒或細菌感染

患感冒:寶寶在患感冒時,會經常伴有腹瀉症狀,因此只要從根本上把感冒治好,腹瀉也就自然而然地痊癒了。

病毒或細菌感染:新生兒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腸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當腸道感染時,沒有能力去減弱和中和細菌的毒力。可分為腸道內感染、腸道外感染。腸道內感染主要發生在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新生兒,由於奶具不潔而導致病從口入。

最嚴重的要算新生兒流行性腹瀉了。腸道外感染主要是由於病原體毒素的影響或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致使消化系統功能紊亂、腸蠕動增加而引起腹瀉。在新生兒患肺炎和敗血症時,細菌有時也可從腸道外或血液中透過腸壁,滲入到腸道內,引起腸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