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便秘?大便形狀能辨別

所謂的新生兒便秘是一種常見病症, 指大便幹硬, 隔時較久, 有時排便困難。 單純性便秘多因結腸吸收水分電解質增多引起。

新生兒進食太少時, 消化後液體吸收餘渣少, 致大便減少、變稠。 奶中糖量不足時腸蠕動弱, 可使大便乾燥。 飲食不足時間較久引起營養不良, 腹肌和腸肌張力減低, 甚至萎縮, 收縮力減弱, 形成惡性循環, 加重便秘。

新生兒幾日不解便不一定是便秘

但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新生兒幾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

新生兒由於解便機制未發育成熟, 所以無法定時解便, 常常要大便積多,

Advertisiment
直腸壁的神經感受到膨脹壓力, 引發反射性的解出, 這就是有些新生兒幾天才解一次大便的原因, 用溫度計刺激, 因為可引發反射, 所以也可以使其解便。 吃母奶的新生兒, 由於母奶吸收較完全, 大便量較少, 有些新生兒反而會好幾天才解一次便, 不一定隨吃隨解。 所以, 新生兒幾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 判斷新生兒是否便秘的方法是觀察大便形狀, 如果形狀正常, 幾天不大便也屬正常。

那麼, 正常新生兒的大便又該是什麼樣的呢?

母乳餵養的小寶寶的大便是黃色或金黃的, 稠度均勻, 藥膏狀, 可有小顆粒, 偶爾稍稀薄, 可以帶少量綠色。 如果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較多, 即我們平時所說的糖類較多, 在腸道中發酵, 使得大便柔軟,

Advertisiment
並且含有很多的泡沫, 可以使大便的次數增多。

人工餵養的新生兒, 若以牛奶餵養為主, 大便為淡黃, 質地可以較乾燥, 可有明顯的臭味, 這是因為牛奶中含有高蛋白, 分解時較臭。 大便中可有白色奶塊, 這是因為牛奶中含大量絡蛋白, 消化時易於與鈣結合形成皂鈣的緣故。

小編總結:新生兒因機能還未發育完全, 因此幾日不大便其實並非一定是便秘。 媽媽可以通過觀察寶寶大便形狀從而判斷寶寶是否是便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