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口腔不潔易患鵝口瘡

白色念珠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 正常人的口腔、腸道、皮膚和陰☆禁☆道等部位也有白色念珠菌存在, 但一般情況下不會致病, 只有在身體抵抗力下降, 濫用或長期使用抗生素或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情況下才會發病。

新生兒通常是在分娩過程中, 感染母親陰☆禁☆道內的念珠菌而發病的, 也有時是嬰兒接觸了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生活用具如奶嘴、毛巾等而患病。 在濫用廣譜抗生素時, 有可能殺滅了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細菌, 白色念珠菌就會大量繁殖, 醫學上叫做菌叢失調, 這時也會發病。

一般嬰兒鵝口瘡發病很快,

Advertisiment
但全身症狀不明顯, 可有輕度發熱, 煩燥不安, 哭鬧, 有的孩子不愛吃東西, 但多數並不影響哺乳。 發病初期, 口腔粘膜充血發紅, 1~2天后, 在舌、唇和頰粘膜等處, 出現散在的白色斑點狀、凝乳樣物, 有的狀如白膜, 稍微突出於粘膜表面, 和凝乳塊不同的是這些白膜不能被擦拭乾淨。

如果強行剝去白膜, 創面會滲血。 在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時, 白色斑點會很快蔓延整至個舌背、唇、頰、齶部粘膜, 形成片狀。 較大的兒童感染白色念珠菌, 常常局限在口腔的某一部位, 多見於口角, 表現為雙側口角糜爛, 特別在寒冷乾燥的季節, 常常由於口角乾裂而繼發念珠菌感染。

發現嬰兒患鵝口瘡要及時到醫院請有經驗的醫生治療, 在門診常遇到將本病誤診為其它口腔感染的情況,

Advertisiment
如有的患兒表現為粘膜充血比較明顯可能會被誤診為細菌或病毒感染性口炎, 由於用藥不當或自行使用抗生素, 反使病情加重。 因為本病發展較快, 如果處理不當, 可蔓延到咽部, 食管和喉頭, 出現聲音嘶啞, 甚至發生吞咽和呼吸困難。

溫馨提醒:

鵝口瘡很容易復發, 因此哺乳的母親要經常清潔乳☆禁☆頭, 奶瓶, 嬰兒用過的其它物品也要經常清洗或消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