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 而是呈水準位。 這樣就會使得胃的容量變小, 存放食物少。 另外, 由於寶寶食管肌肉的張力比較低, 賁門比較鬆弛, 關閉不緊, 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門而出, 導致吐奶。
這些生理性的吐奶, 等寶寶再長大一點後, 胃垂向下、腸道蠕動的神經調節功能和內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漸漸增強, 才不會吐奶。
2
病理原因
感冒、細菌感染、便秘、幽門狹窄、食管閉鎖、腸閉鎖、腸旋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等, 都會造成寶寶異常吐奶。
3
餵養、護理不當
餵奶姿勢不當、餵奶過快、奶量過多或兩餐間隔時間太短;餵奶時翻動小兒過多;過早添加輔食;以奶瓶餵食時,
Advertisiment
當寶寶在6 個月大之後, 不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 而且胃腸功能發育也比較成熟, 吐奶的次數也就明顯減少了。 而新生兒經常吐奶, 媽媽們一定要分辨是生理原因、病理原因還是自己餵養不當的原因, 從而決定如何解決寶寶吐奶的煩惱。 正常情況下的吐奶, 家長也不用擔心, 只有寶寶體重增加正常, 精神狀態好就行。
吐奶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現象, 吐奶就是胃裡面吃的東西都被排出來, 而且排出來的量還很多呢。 那麼新生兒吐奶的原因是什麼,
Advertisiment
新生兒吐奶主要的原因在於新生兒本身的胃部和喉部並沒有發育成熟, 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那麼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吐奶或者護理吐奶嗎?
1、餵奶後及時拍嗝:寶寶喝完奶後, 由於胃裡下部是奶, 上部是空氣, 會造成胃部壓力, 出現溢奶、吐奶現象。 因此, 應及時幫寶寶拍打嗝, 讓氣體排出來。 只要減小了胃裡的壓力, 自然就能減輕吐奶、溢奶情況。
2、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 所以在餵奶後應將寶寶直立抱起, 讓他趴在你的肩上至少30分鐘。
Advertisiment
3、吐奶後, 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況:吐奶後, 孩子的臉色可能會不好, 但只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 另外, 根據情況可以適當地給孩子補充些水分。
4、補充水分要在嘔吐後30分鐘進行:孩子吐奶後, 如果馬上給孩子補充水分, 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 因此, 最好在吐後30分鐘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孩子喂些白水。
5、吐奶後, 增加餵奶次數, 減少每次的餵奶量, 做到少量多餐: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 又想吃奶的時候, 我們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 但每次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
Advertisiment
6、藥物治療:如果吐奶、溢奶嚴重, 請醫生開一些刺激腸胃蠕動的藥物來改善。 不過, 藥物治療是放在最後考慮的。
我們瞭解到新生兒吐奶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 出現新生兒吐奶和新生兒本身胃部和喉部沒有完全發育有關, 所以家長也不必害怕新生兒吐奶的出現, 下面介紹下防止或減少吐奶7大守則:
防止減少吐奶7大守則
1. 適量餵食, 切勿過多。
2. 少量多餐, 以減少胃部所承受的壓力。
3. 每次餵奶中及餵奶後, 讓寶寶 豎直趴在大人肩上, 輕拍寶寶背部, 這個動作可將吞入胃中的空氣排出, 以減少胃的壓力。
Advertisiment
4. 餵奶時不要太急、太快, 中間應暫停片刻, 以便寶寶的呼吸更順暢。
5. 奶瓶開孔要適中, 開孔太小則需要大力吸吮, 空氣容易由嘴角處吸入口腔再進入胃中;開孔太大則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 阻礙呼吸氣管的通路。
6. 在餵食完畢後, 不要讓寶寶馬上平躺, 先把上半身挺直坐一會兒, 並輕拍其背部。 在躺下時, 也應將寶寶上半身墊高一些, 最好是右側臥, 這樣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7. 在餵食之後, 不要讓寶寶有激動的情緒, 也不要隨意搖動或晃動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