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什麼是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又稱新生兒肺透明膜病。 指新生兒出生後不久即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和呼吸衰竭等症狀, 主要是由於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所引起, 導致肺泡進行性萎陷, 患兒于生後4-12小時內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呻吟、發紺、吸氣三凹征, 嚴重者發生呼吸衰竭。 發病率與胎齡有關, 胎齡越小, 發病率越高, 體重越輕病死率越高。

此外, 糖尿病母親生產的嬰兒, 剖腹產兒, 雙胎的第二嬰和男嬰, 多胎, 宮內窘迫或窒息兒, 有遺傳史等, 上述嬰兒發病率也較高。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前者指凡出現呼吸窘迫症狀不論其病因都可以此命名後者指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引起的呼吸窘迫症。

Advertisiment

NRDS它主要發生在早產兒臨床以進行性呼吸困難為主要表現病理以出現嗜伊紅透明膜和肺不張為特徵故又名肺透明膜病。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指新生兒出生後已了現短暫(數分鐘至數小時)的自然呼吸, 繼而發生進行性呼吸困難、發紺、呻吟等急性呼吸窘迫症狀和呼吸衰竭。 多見於早產兒、過低體重兒或過期產兒。 患兒肺內形成透明膜為其主要病變, 故又稱新生兒肺透明膜病。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病因症狀

病因:主要是由於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所引起, 導致肺泡進行性萎陷。

Advertisiment

症狀:患嬰多為早產兒, 剛出生時哭聲可以正常, 6-12小時內出現呼吸困難, 逐漸加重, 伴呻吟。 呼吸不規則, 間有呼吸暫停。 面色因缺氧變得灰白或青灰, 發生右向左分流後青紫明顯, 供氧不能使之減輕。 缺氧重者四肢肌張力低下。 體征有鼻翼搧動, 胸廓開始時隆起, 以後肺不張加重, 胸廓隨之下陷, 以腋下較明顯。

吸氣時胸廓軟組織凹陷, 以肋緣下、胸骨下端最明顯。 肺呼吸音減低, 吸氣時可聽到細濕囉音。 本症為自限性疾病, 能生存三天以上者肺成熟度增加, 恢復希望較大。 但不少嬰兒併發肺炎, 使病情繼續加重, 至感染控制後方好轉。 病情嚴重的嬰兒死亡大多在三天以內, 以生後第二天病死率最高。

多見於臨床早產兒。

Advertisiment
剛出生時可能哭聲還正常, 然後在生後6-12小時內出現呼吸困難、呻吟、煩躁, 症狀逐漸加重, 嚴重時則發生呼吸暫停, 皮膚因缺氧而發青發灰, 缺氧嚴重者在出生三天之內即死亡。

病情較輕的起病較晚, 可在生後24-48小時左右發病, 呼吸困難不明顯, 皮膚青紫程度較輕, 採取治療措施後三四天即可好轉。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屬於自限性疾病。 所謂自限性疾病就是指自己就能恢復的疾病, 比如感冒。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與肺發育程度相關, 若患病寶寶能撐過三天, 在這三天內肺將持續發育, 隨著成熟度的增加, 恢復的希望也在增大。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

歐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防治指南(2010)指出:產前單療程應用激素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有預防作用,

Advertisiment
但重複應用激素的潛在益處以及遠期安全性仍不明確;許多涉及出生時穩定早產兒病情的臨床處理沒有循證醫學證據, 包括用氧及積極的正壓通氣, 甚至有時可能對患兒有害;表面活性物質替代治療在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管理中至關重要, 但是對不同胎齡早產兒選擇最優製劑、最適劑量及最佳使用時間尚不清楚;機械通氣這一呼吸支援形式可以挽救患兒的生命, 但卻容易引起肺損傷, 治療策略應該盡可能使用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或鼻腔通氣, 儘量避免機械通氣;為使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獲得最佳預後, 必須給予良好的支援性治療,
Advertisiment
包括維持正常的體溫、恰當的體液療法、良好的營養支持、處理動脈導管開放, 以及迴圈支援維持適當的組織灌注。

一般治療

1、保溫:放置在自控式暖箱內或輻射式搶救臺上, 保持皮膚溫度在36.5℃。

2、監測:體溫、呼吸、心率、血壓和血氣。

3、保證液體和營養供給:第1天5%或10%葡萄糖液65—75ml/(kg.d)以後逐漸增加到120—150ml/(kg.d)並補充電解質, 病情好轉後改為經口餵養, 熱能不足使輔以部分靜脈營養。

4、糾正酸中毒。

5、關閉動脈導管:應嚴格限制入液量, 並給予利尿劑, 如仍不關閉者, 可靜脈注射消炎痛、劑量為每次0.2mg/kg, 首次用藥後12、36小時做各用1次、共3次。 其機理為:前列腺素E是胎兒及生後初期維持動脈導管開放的重要物質, 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消炎痛)可減少前列腺素E的合成。 有助於導管關閉。用要五無效時可考慮手術結紮。

6、抗生素:根據肺內繼發感染的病原菌(細菌培養和藥敏)應用相應抗生素治療。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護理

1、清除分泌物。頭側位以利分泌物流出,經常清除口咽、鼻咽部和氣管內的分泌物,如分泌物較黏稠,可先行霧化吸入,待痰液稀釋後再吸痰。

2、氧氣療法。一旦出現呼氣性嘩吟,應及早採取持續鼻塞氣道正壓呼吸,CPAP可增加肺功能殘氣量,防止肺泡萎縮和肺不張,改善通氣血流比例災調,使血氧分壓上升,及早應用可減少呼吸機的使用。氣管插管用氧:如用純氧CPAP後,病情仍無好轉者。應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治療,採用間歇正壓通氣加呼氣末正壓通氣。

3、觀察和記錄患兒呼吸情況,呼吸困難有否進行性加重,有無鼻翼扇動、三凹征及呼吸暫停,觀察紫紺程度、聽診雙肺呼吸音的改變等。對於胎齡較小的早產兒需用監護儀監測體溫、呼吸、心率,和經皮測氧分壓。

4、觀察患兒精神狀態,檢查肌張力有否低下,分析X線胸片、血氣分析等檢查結果。

5、維持中性環境溫度,相對濕度55%左右。使患兒皮膚溫度保持在36-37℃之間,減少耗氧量。

6、觀察和記錄患兒呼吸情況,呼吸困難有否進行性加重,有無鼻翼扇動、三凹征及呼吸暫停,觀察紫紺程度、聽診雙肺呼吸音的改變等。對於胎齡較小的早產兒需用監護儀監測體溫、呼吸、心率,和經皮測氧分壓。

7、觀察患兒精神狀態,檢查肌張力有否低下,分析X線胸片、血氣分析等檢查結果。

8、維持中性環境溫度,相對濕度55%左右。使患兒皮膚溫度保持在36-37℃之間,減少耗氧量。

有助於導管關閉。用要五無效時可考慮手術結紮。

6、抗生素:根據肺內繼發感染的病原菌(細菌培養和藥敏)應用相應抗生素治療。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護理

1、清除分泌物。頭側位以利分泌物流出,經常清除口咽、鼻咽部和氣管內的分泌物,如分泌物較黏稠,可先行霧化吸入,待痰液稀釋後再吸痰。

2、氧氣療法。一旦出現呼氣性嘩吟,應及早採取持續鼻塞氣道正壓呼吸,CPAP可增加肺功能殘氣量,防止肺泡萎縮和肺不張,改善通氣血流比例災調,使血氧分壓上升,及早應用可減少呼吸機的使用。氣管插管用氧:如用純氧CPAP後,病情仍無好轉者。應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治療,採用間歇正壓通氣加呼氣末正壓通氣。

3、觀察和記錄患兒呼吸情況,呼吸困難有否進行性加重,有無鼻翼扇動、三凹征及呼吸暫停,觀察紫紺程度、聽診雙肺呼吸音的改變等。對於胎齡較小的早產兒需用監護儀監測體溫、呼吸、心率,和經皮測氧分壓。

4、觀察患兒精神狀態,檢查肌張力有否低下,分析X線胸片、血氣分析等檢查結果。

5、維持中性環境溫度,相對濕度55%左右。使患兒皮膚溫度保持在36-37℃之間,減少耗氧量。

6、觀察和記錄患兒呼吸情況,呼吸困難有否進行性加重,有無鼻翼扇動、三凹征及呼吸暫停,觀察紫紺程度、聽診雙肺呼吸音的改變等。對於胎齡較小的早產兒需用監護儀監測體溫、呼吸、心率,和經皮測氧分壓。

7、觀察患兒精神狀態,檢查肌張力有否低下,分析X線胸片、血氣分析等檢查結果。

8、維持中性環境溫度,相對濕度55%左右。使患兒皮膚溫度保持在36-37℃之間,減少耗氧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