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嘔吐怎麼辦

新生兒時不時會出現嘔吐症狀, 讓家長擔心不已。 新生兒嘔吐屬正常症狀, 如果嘔吐不頻繁嚴重的話, 無需特別治療。 父母如果擔心嘔吐會對寶寶有不良的影響, 可多瞭解新生兒嘔吐的知識, 以緩解擔心。

新生兒嘔吐的原因

1.餵養不當

新生兒因餵養不當引起嘔吐非常多見, 餵養不當嘔吐時, 新生兒一般情況較好, 改進餵養方法後嘔吐可停止。

2.與內科疾病有關的嘔吐

(1)吞咽功能不協調:餵奶時即嘔吐, 常伴有嗆咳或吸入, 一部分乳汁從鼻孔流出。

(2)胃食管反流(GER):是新生兒嘔吐的常見原因, 尤其是早產兒。

Advertisiment
常在餵奶後不久出現嘔吐, 或表現為溢乳, 嘔吐物常為不帶膽汁的奶液。 許多患兒無臨床嘔吐表現, 而發生呼吸暫停、心動過緩、反復吸入, 甚至猝死。

(3)胃黏膜受刺激:出生時咽下羊水或產道血液, 未開奶前即可出現嘔吐, 開奶後嘔吐加重, 嘔吐物為泡沫樣黏液或帶血性, 用生理鹽水洗胃1~2次, 嘔吐即可停止。

(4)幽門痙攣:嘔吐常發生在生後2~3周, 呈間隙性, 可為噴射狀, 嘔吐物不含膽汁, 與幽門肥厚性狹窄較難鑒別, 試用1∶1000阿托品可緩解。

(5)胎糞延遲排出:正常新生兒在生後24h內開始排胎糞, 3天排完, 如生後數天排便很少, 或胎糞排空時間延遲, 患兒可出現嘔吐, 嘔吐物為黃綠色, 常伴有腹脹, 腹壁可見腸型, 用生理鹽水灌腸排出胎糞後, 嘔吐即可緩解。

Advertisiment

(6)感染性疾病:腸道內感染或腸道外感染均可引起新生兒嘔吐, 常伴有感染表現如神萎, 胃納差, 腸道內感染伴有腹瀉、腹脹。

(7)先天性代謝性疾病:發生嘔吐時間無規律性, 一般嘔吐較頻繁和劇烈, 常伴有其他代謝病的臨床表現, 如酸中毒、電解質紊亂、脫水、肝脾腫大等。

3.與外科疾病有關的嘔吐

(1)食管閉鎖和食管氣管瘺:食管閉鎖者第一次餵奶(或喂水)時即發生嘔吐, 伴食管氣管瘺者餵奶時出現呼吸困難、青紫, 肺部聞濕囉音, 每次餵奶時均出現類似情況。 有些患兒出現類似螃蟹吐泡沫狀, 插胃管時胃管受阻折返。

(2)幽門肥厚性狹窄:常于生後第2周左右開始出現嘔吐, 嘔吐量多, 嘔吐物為乳汁或乳凝塊, 酸臭味, 無膽汁。

Advertisiment
嘔吐常呈進行性加重, 伴脫水、電解質紊亂、營養不良。 腹部可見明顯的胃型, 右上腹可觸及棗核大小的腫塊。

(3)十二指腸和小腸疾病:患兒常有嚴重嘔吐, 嘔吐物有綠色膽汁, 位置較高者生後不久即嘔吐, 腹脹不明顯, 位置較低者嘔吐出現晚一些, 嘔吐物為棕色糞便樣物質, 混有深色膽汁, 腹脹明顯, 腸鳴音活躍, 可見腸型、腸蠕動波。

(4)直腸肛門疾病:一般先有腹脹, 後出現嘔吐, 腸鳴音活躍, 腹部平片顯示腸腔擴張, 多個液平。 先天性巨結腸患兒生後便秘, 灌腸後腹脹減輕。

新生兒嘔吐怎麼辦?

1.改善餵養方法

(1)餵奶前:不要讓寶寶過於哭鬧;不要頻繁更換配方奶品牌;選擇孔大小適當的奶嘴, 注意奶汁的濃度及溫度;注意奶具及乳☆禁☆房消毒。

Advertisiment

(2)餵奶時:奶瓶要有一定的傾斜, 讓奶充滿奶嘴;防止寶寶吸奶過急。 不要讓寶寶吸吮帶孔的空奶嘴, 以防吸入空氣。

(3)餵奶後:不要過早地翻動寶寶;將寶寶抱起伏在肩上, 輕拍其背部, 使空氣通過打嗝排出來;之後將寶寶上部墊高, 右側平臥。

2.禁食

對於一些餵養不當及輕度的胃腸道感染所致的嘔吐, 一般禁奶1~2頓即可, 但應注意越小的新生兒禁奶時間要越短, 以防發生低血糖。

3.對因治療

對於有感染者給予合適的抗生素治療;對於顱高壓者(顱高壓的嘔吐, 常呈噴射性, 且多伴有劇烈頭痛、頭昏)予以降顱壓治療;對於消化道畸形者予以手術治療。

4.藥物治療

對於絕大多數新生兒嘔吐, 並沒有十分有效的藥物治療。 但胃食管反流的寶寶除了餵養調整外可用胃動力製劑(嗎丁啉)或解痙劑(阿托品)治療;而幽門痙攣除手術外還可嘗試用解痙劑(阿托品)治療。

Advertisiment
當然前提是遵醫囑用藥, 切不可自行用藥。

5.對症治療

對於咽下綜合征可予洗胃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