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之後, 前6個月基本是純母乳或者奶粉餵養, 6個月之後要加輔食, 1歲以後飲食內容逐漸接近家庭飲食, 隨著孩子的飲食結構的變化, 食物的種類、數量、性狀的不斷改變, 容易發生消化道功能紊亂, 也會出現腹瀉、便秘。
Advertisiment
2 新生兒的大便--胎糞
嬰兒出生後幾天會排空腸道內積攢的第一批糞便, 稱為“胎糞”。 這種黏稠的黑色或者深綠色的物質在嬰兒出生前就積聚在腸道中, 胎糞完全排空後, 嬰兒大便會轉為黃綠色。 正常胎糞需要在嬰兒出生後12小時內排出, 約3~4天排空。 超過24小時未排胎糞, 需要排出消化道畸形等疾病。
3 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
新生兒出生幾天後, 母乳嬰兒大便很快會變成淡黃色粘稠狀, 中間夾雜著一些細小顆粒。 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偏稀, 次數多, 但不一定是腹瀉。
母乳餵養嬰兒可能會每天大便6~12次, 因為母乳中含有可溶性纖維素--低聚糖, 具有“輕泄”作用。
Advertisiment
母乳餵養兒3~6周之後, 有些母乳嬰兒也有3~4次天排一次大便, 甚至一周排1次, 都屬於正常現象, 因為母乳中的成分亦容易消化吸收, 母乳在消化系統裡留下的固體殘渣很少, 最長的也有7~10天排一次大便, 因此, 排便次數少不一定代表嬰兒便秘, 只要排除的大便性狀(軟稠度類似花生醬)是正常的, 就不需要擔心。
母乳餵養的大便多為金黃色或者偏黃色, 偶爾有偏綠色大便, 糞便的顏色和偶爾質地變化都是正常的, 綠色偏稀的大便可能與著涼有關, 如果嬰兒某天吃了過多的食物, 消化過程會減慢, 糞便可能出現偏綠色。
Advertisiment
有或者沒有奶瓣。 由於嬰幼兒的胃腸道還沒有發育完全, 所以當胃腸道無法消化所有的奶量的時候, 會出現奶瓣。 都是正常的現象。
腹瀉的嬰兒, 除了排便變稀, 次數突然增多, 水分多, 還會出現異常的哭鬧, 精神差, 飲食少、睡眠不安等其他不適症狀, 體重增長也會受限。 需要與母乳大便次數多, 大便偏稀進行區別。
4 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
配方奶粉餵養兒每天至少排1次大便, 大多成褐色或者黃色, 也有一些是淡黃色或者偏白色, 質地比母乳大便更加黏稠, 有的類似泥土狀, 但是稠度不會超過花生醬。
混合餵養的寶寶大便介於母乳與奶粉餵養之間。
Advertisiment
5 加輔食之後的大便
嬰兒出生後6個月前都是純母乳或者配方奶餵養, 滿6個月之後需要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之後, 大便性狀會發生改變, 逐漸接近成人的大便性狀。 最開始添加的食物是米粉和菜泥, 果泥, 大便的顏色會根據食物的性狀和顏色稍有改變, 比如吃了綠葉菜泥, 大便顏色會變綠, 吃了胡蘿蔔泥, 大便顏色會偏黃。 另外隨著輔食性狀的逐漸變粗, 吃些顆粒狀的蔬菜或者水果, 大便中會出現未完全消化的食物顆粒。 另外如果出現食物不能消化或者食物過敏, 還會引起便秘和腹瀉。
6 便秘的判斷標準
排便的模式因人而異, 便秘按照“大便幹結、排便費力”為標準。 不以排便時間間隔為依據,
Advertisiment
如果懷疑孩子便秘, 最好嚴密觀察如下症狀:
新生兒大便質硬, 每天少於1次;(純母乳餵養嬰兒可能例外)
偏大一點嬰兒排便質硬, 且3~4天排一次大便;
任何年齡嬰幼兒出現大便體積大, 又幹又硬, 且排便的時候伴隨腹痛, 排便費力;
大便表面或內部有血跡;
每次排便同時肛門處一點點大便顏色的髒東西。
便秘一般會在大腸末端肌肉緊張時發生, 這種肌肉阻礙糞便在腸道裡正常通過和排除, 積留在腸道裡的大便越長越多, 會變的更硬更幹, 回出現排便費力,排便的時候疼痛。
7 腹瀉的判斷標準
腹瀉是大便的次數增多和大便的性狀改變。孩子偶爾的稀軟便不用擔心,然而孩子大便性狀突然變成了稀軟的水樣便,排便頻率明顯高於平時,可能是腹瀉。
引起腹瀉的原因有很多:非感染性腹瀉,比如喝了涼水,吃了涼的食物,或者對某種食物不耐受,如過敏食物中毒等引起的腹瀉。這類腹瀉大便檢查不會出現特別的表現。感染性因素相對複雜,如細菌性腸炎,大便內可以檢測出白細胞、紅細胞或膿細胞,病毒性腸炎可能會檢測出特別的病毒,比如輪狀病毒。
在嬰幼兒中,引起腹瀉最常見的病毒是腸道病毒(EV),其他常見的病因:
出現腹瀉的情況,家長最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在家留取的大便標本需要放在乾淨的塑膠袋或者保鮮膜中,不能放在紙尿褲中,水分會被吸收。大便要在1~2小時內送至醫院檢查。
其他情況謹遵醫囑!!!
特殊情況的大便
嬰兒的排便規律差異很大,有些嬰兒進食不久後就會排便,這是胃結腸反射造成的,每當胃部有食物進入就會刺激消化系統活動。仔細觀察孩子的大便,如果遇到不能判斷的情況,尤其是腹瀉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回出現排便費力,排便的時候疼痛。
7 腹瀉的判斷標準
腹瀉是大便的次數增多和大便的性狀改變。孩子偶爾的稀軟便不用擔心,然而孩子大便性狀突然變成了稀軟的水樣便,排便頻率明顯高於平時,可能是腹瀉。
引起腹瀉的原因有很多:非感染性腹瀉,比如喝了涼水,吃了涼的食物,或者對某種食物不耐受,如過敏食物中毒等引起的腹瀉。這類腹瀉大便檢查不會出現特別的表現。感染性因素相對複雜,如細菌性腸炎,大便內可以檢測出白細胞、紅細胞或膿細胞,病毒性腸炎可能會檢測出特別的病毒,比如輪狀病毒。
在嬰幼兒中,引起腹瀉最常見的病毒是腸道病毒(EV),其他常見的病因:
出現腹瀉的情況,家長最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在家留取的大便標本需要放在乾淨的塑膠袋或者保鮮膜中,不能放在紙尿褲中,水分會被吸收。大便要在1~2小時內送至醫院檢查。
其他情況謹遵醫囑!!!
特殊情況的大便
嬰兒的排便規律差異很大,有些嬰兒進食不久後就會排便,這是胃結腸反射造成的,每當胃部有食物進入就會刺激消化系統活動。仔細觀察孩子的大便,如果遇到不能判斷的情況,尤其是腹瀉要及時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