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大便帶有血絲的原因及處理辦法

大便是一種排泄物, 是人體通過攝取各種食物之後, 經過消化道消化之後從肛門排出的一種廢物。

但從這種廢物的顏色和形狀, 也能辨別出身體的異常現象。 尤其是對於新生兒或嬰幼兒來說, 觀察大便顏色極為重要。 因為從寶寶大便的顏色當中, 可以反應出他的身體狀況。

新生兒大便顏色, 正常是黃色呈香蕉狀的, 不過母乳餵養的寶寶和人工餵養的寶寶, 顏色是會有區別的。

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排出胎糞, 胎糞是由胃腸分泌物、膽汁、上皮細胞、胎毛胎脂以及咽進的羊水等組成的, 顏色黑綠粘稠,

Advertisiment
沒有臭味。 隨後2—3天排棕褐色的過渡便。 以後就轉為正常大便了。 由於餵養條件不同, 正常大便也有差異。 人奶餵養兒的大便, 呈黃色或金黃色, 軟膏樣, 味酸不臭;牛奶餵養兒的大便, 色淡黃, 均勻較硬, 有臭味。

一般吃母奶的新生兒, 比牛奶餵養的大便次數要多, 每天4—6次。 如果母親乳☆禁☆頭有裂傷出血, 大便可能象柏油一樣, 這都屬於正常大便。 母親乳☆禁☆頭正常而新生兒大便是柏油便, 就不是正常大便了。 大便帶鮮血, 要看新生兒有沒有尿布疹、假月經、外傷、肛門裂。 如果大便稀水樣、蛋花湯樣、綠色發酸, 可能因餵養不當、饑餓所致。 大便灰白可能有膽道閉鎖。

新生兒大便帶血是怎麼回事

新生寶寶大便帶血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 爸媽可以先初步判斷寶寶大便出血的原因,

Advertisiment
再作下一步的處理。

1、寶寶吞咽了媽媽乳☆禁☆頭破潰流出的血液:母乳餵養期間, 特別是初期, 媽媽的乳☆禁☆頭很容易破潰, 如果寶寶吞咽了媽媽乳☆禁☆頭破潰處的血液, 大便就會帶有少許粉色或紅色物質, 大便檢測查不到紅細胞, 卻能查出潛血。

2、小腸黏膜受損:對於小寶寶來說, 如果小腸黏膜受到損傷, 大便也會帶有紅色物質, 大便檢測潛血呈陽性。 大多數造成寶寶腸道損傷的原因是食物, 其中最常見的是牛奶。 這個時候會被腸液破壞, 因此大便檢測只能查到便潛血, 並沒有紅細胞。 但是, 這種小腸損傷在不改變飲食的情況下會持續存在, 造成寶寶生長發育遲緩。

3、消毒劑損傷腸道:有些媽媽認為寶寶很嬌嫩,

Advertisiment
無法抵禦外界的一些細菌病菌, 長期給寶寶使用的器皿過分消毒。 這樣, 寶寶在無形中接觸消毒劑的機會也明顯增多, 長久下來, 慢性消毒劑食入成了損傷寶寶腸道的元兇。 這是因為消毒劑屬於化學物質, 會對腸黏膜造成損傷。

4、肛裂:寶寶肛門括約肌發育不夠成熟, 收縮和舒展調解不夠完善, 經常出現排便過程造成的小裂口, 導致大便帶有少量鮮血。

5、病毒或細菌感染:如果寶寶有腹瀉現象, 而且便便還帶有血, 可能是許多不同感染所引起的腹瀉。 這種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腹瀉, 有時會出現一種短暫的但又引人注目的血性糞便。

新生兒大便帶血如何處理

1、媽媽乳☆禁☆頭破潰出血:寶寶通常進食正常, 生長正常,

Advertisiment
爸媽不用緊張。

2、小腸黏膜受損:媽媽要在醫生的建議下, 給寶寶換別的代乳品, 讓寶寶能夠健康成長。

3、消毒劑損傷腸道:寶寶出生後, 從媽媽帶來的抗體能夠抵抗一般的細菌, 不會很容易生病, 所以爸媽只需使用清水擦洗就可以了。

4、肛裂:在肛門處塗上少許含有抗生素的軟膏, 很快就會好轉。

5、病毒或細菌感染:寶寶可能會發高燒, 不僅便裡有血, 偶爾還有膿、黏液和未消化的食物。 這個時候, 爸媽一定要帶寶寶到醫院就診。

新生兒大便異常的幾種情況

新生兒大便有以下異常情況時, 就要檢查餵養情況或麻煩醫生診治:

1、蛋花湯樣大便:每天大便5—10次, 可含有有些多未消化的奶塊, 一般無粘液, 表示消化不良, 多見於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兒。

Advertisiment

2、綠色稀便:多在天氣變化著涼或吃了難以消化的食物後發生, 每天大便次數多為5—10次。

3、水樣便:多見於秋季和冬季, 多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 小兒大便次數多在每天10次以上, 呈水樣, 量有些多。

4、粘液或膿血便:多見於夏季等天氣有些熱時, 多為細菌感染引起, 也應及早就診。

5、深棕色泡沫狀便:多見於人工餵養兒, 多由於食物中澱粉類或糖過多所致。

6、油性大便:糞便呈淡黃色, 液狀, 量多, 象油相同發亮, 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相同可以不可以滑動, 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 多見於人工餵養兒。

7、便秘:多見於人工餵養兒, 多為天熱、出汗多而飲水又過少所致。 小兒排大便困難, 大便非常幹, 可呈顆粒狀, 往往幾天才大便一次, 小兒還可出現腹脹、不安等表現。

小兒還可出現腹脹、不安等表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