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太"乖"小心智力低下

有些新生兒很“乖”, 活動少, 面部缺乏表情, 很少哭鬧, 殊不知孩子在“乖”的假像下, 可能隱伏著智力低下的疾病。

年輕父母可以按照以下幾點觀察新生兒的情況:

不會笑或很晚才會笑。 正常孩子2個月左右就會笑, 4個月時能放聲大笑。 假如不會笑或很晚才會笑則是智力低下的信號。

眼睛功能發育不全。 一般來說1個月的孩子就會用眼睛注意周圍環境, 再大一點就會轉動眼球, 跟蹤他有興趣的事物。 但是智力低下的孩子則對周圍的人或物常常表現為無動於衷。

對聲音反應差新生兒對周圍的聲響常常特別敏感,

Advertisiment
會害怕很大的噪音或者打雷之類的巨響。 如果他對聲音沒有什麼反應, 即便是聽到不普通的聲音也顯得特別“老實”, 則常常是智力障礙的徵兆。

開發新生兒智力的訓練技巧

閃亮的小飾物

做些漂亮的易開罐、彩紙組成的裝飾物, 詢問放些寬大發亮的東西將其懸掛於床的上方, 當孩子發現多彩、明亮的東西時, 孩子會表現對周圍事物興趣。

提示:彩色小飾物可用一次性杯子、空紙盒、火柴盒製作。

飄動的絲帶

將幾條不同顏色的彩帶組成一束, 掛在離孩子眼睛30釐米的一側, 最好掛職在窗戶附近, 讓微風將絲帶吹舞起來, 或者在絲帶旁用電風扇吹。 當絲帶迎風飄動時, 孩子的視覺欲得到了滿足。

提示:發揮想像力,

Advertisiment
還可利用其他物品掛並使其搖動。

追視

讓孩子握住鈴鐺等發出聲音的小型玩具, 起初父母需握住孩子的手一起揮動, 練習數次孩子即能自己揮動。

提示:反復練習, 適當增大厙重玩具的體積、重量, 使孩子提高有意識抓握的靈活性, 促進其大腦發育。

鈴鐺

讓孩子握住鈴鐺等發出聲音的小型玩具, 起初父母需握住孩子的手地起揮動, 練習數次孩子即能自己揮動。

提示:反復練習, 適當增大、加重玩具的體積、重量, 使孩子提高有意識抓握的靈活性, 促進其大腦發育。

走動

在孩子高興時, 父母可以抱著他, 在家中四處走動, 觀察色彩鮮豔的氣球和彩條、有聲音的鈴鐺等。 對孩子來說, 他所看到的一工事物都十分新奇。

提示:培養孩子注意看、聽的能力。

Advertisiment

傳來傳去

讓孩子親人之間抱來抱去, 並伴隨親昵的愛語, 使孩子在父母、祖父母之間來來往往, 增進親情, 體會愉悅。

提示:父母之間相距不宜太遠, 避免過度刺激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