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如何護理_新生兒的護理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新生兒如何護理?新生兒剛出世的時候, 身體抵抗力極差, 科學護理非常重要。 新生兒如何護理, 期間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

Advertisiment

新生兒是指從出生後臍帶結紮到28天之內的嬰兒。 新生兒各系統臟器功能發育尚未成熟, 免疫功能低下, 體溫調節功能較差, 易感染, 護理起來必須細心、科學、合理。

1、溫度和光線

新生兒對外界溫差的變化有些不適應, 適宜的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28℃, 盛夏要適當降溫, 而冬天則需要保暖, 但均應注意通風時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而室內的光線不能太暗或太亮, 有些家長認為新生兒感光較弱, 害怕刺激眼睛, 常常喜歡掛上厚重的窗簾, 其實這是不宜的, 應讓寶寶在自然的室內光線裡學會適應, 而避免陽光直射眼部。

2、衣服和尿布

新生兒的內衣(包含尿布)應以柔軟且易於吸水的棉織品為主,

Advertisiment
最好不要用化纖或印染織品;衣服的顏色宜淺淡, 便於發現汙物, 並防止染料對新生兒皮膚的刺激;衣服儘量寬鬆, 不妨礙肢體活動且易穿易脫。

尿布用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 做到勤洗勤換, 通常白天要換4次以上, 晚上應換2次以上, 每次更換時均應清洗小屁股, 並外塗適量護膚劑;尿不濕則選擇品質較好且透氣性能好的, 在家裡時儘量用尿片, 出門或睡覺時則用“尿不濕”;注意尿片或尿不濕包裹不宜太緊, 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3、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響呼吸, 且新生兒頭顱比較軟, 良好的睡姿有利於頭顱的發育。 建議有個舒適、厚度為1~2公分的小枕頭, 中間稍微下陷, 兩頭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臥或側臥, 以避免壓迫胸肺部, 建議在餵養後多採取側睡,

Advertisiment
以免溢奶或嗆咳造成窒息;在採取仰臥位時, 應當經常變換體位;足月兒因活動力較強, 出生頭幾天可以適當採取俯臥, 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 防止嘔吐物倒流入氣管, 但俯臥必須拿去枕頭, 頭側向一面, 此時要有家長在一旁監護。

4、哺乳和餵養

新生兒餵養是門很大的學問。 專家的觀點是出生後母乳餵養越早越好, 一般為出生後半小時左右。 假如媽媽暫時沒有分泌乳汁, 也要儘量讓新生兒吮吸乳☆禁☆頭, 以促進乳汁分泌, 並增進母嬰的感情。

母親母乳餵奶前應先洗手並將乳☆禁☆頭清洗乾淨, 哺乳的時候最好是一邊乳☆禁☆房吸空喂飽後下一次再換另一邊乳☆禁☆房, 以防殘奶淤積在乳☆禁☆房內, 如一邊乳☆禁☆房一次喂飽後仍有多餘的乳汁,

Advertisiment
則最好將其擠掉, 以促進乳☆禁☆房的正常泌乳並避免乳汁淤積或繼發感染。

人工餵養時奶嘴洞大小應適中並注意溫度, 奶嘴餵奶時儘量不要讓寶寶吸進空氣, 以免吐奶, 而喂完之後可輕拍寶寶背部, 以免積氣。 除此之外要對奶瓶、奶嘴嚴格煮沸消毒。 餵養不需太講究定時, 一般情況下4小時左右喂一次, 每次以吃飽吃好為原則:即寶寶吃奶後不哭不吵, 且體重正常增長。

5、五官護理

注意新生兒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處的清潔, 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

因口腔粘膜細嫩、血管豐富, 極易擦傷而引起感染, 故不要經常用力擦洗口腔。 新生兒齒齦邊緣有時有黃白色小斑點(俗稱“馬牙”), 這是正常生理現象, 生後數周會自行消失,

Advertisiment
不要視“馬牙”為不吉利的東西, 更不可用針, 特別是用不潔針去挑, 以防細菌由此處進入體內而引起敗血症。

眼部要保持清潔, 假如眼部分泌物多, 可用溫水或生理鹽水擦淨, 再滴眼藥水。

6、大便觀察

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若還未解小便者, 應喂些溫開水, 並用溫熱水洗臀部, 促進其排尿。

正常新生兒大多數在生後12小時以內開始排大便, 新生兒出生1~2天內大便一般是黑綠色的, 以後逐漸變黃、變軟、有黏性, 大便性質比較黏稠, 呈墨綠色, 稱為“胎糞”, 在生後2~3日內陸續排出。

母乳餵養的新生兒, 大便一般呈金黃色, 較稀, 且每天排6次左右;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者, 大便稍幹一點, 顏色也較深一些, 相對次數也減少。

注意如大便中有黃色顆粒, 可能是新生兒的消化問題,此時假如是母乳餵養,母親則應減少油脂的攝入量,飲食略清淡一些,但清淡不意味著就是吃素,只是少些鹽分和辛辣物質;假如是人工或混合餵養者,則可能與奶粉的添加濃度有關,應對照說明書的搭配標準進行調節。

7、預防接種疫苗

新生兒在出生後6小時內就可以接種卡介苗(預防肺結核)和乙肝疫苗,早產兒、難產、先天畸形、發熱、腹瀉及嚴重濕疹者暫不接種卡介苗。

假如嬰兒父母患乙型肝炎,嬰兒出生後一天內應肌注射乙肝疫苗,或加用其他措施。

一個半月左右,接種乙肝疫苗的新生兒絕大多數無異常反應,接種卡介苗的新生兒可能會出現左臂紅腫、硬結、化膿等情況,家長不必擔憂,因為化膿是免疫效果成功的表現,但化膿處不要擦破,萬一因洗澡或穿衣時弄破或膿太多,則要到醫院做相應的處理。

除此之外,要注意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尤其是與孩子接觸較多的家庭成員,其身體健康與否,對嬰兒的健康至關重要。患有結核、肝炎、痢疾等傳染病者,應注意隔離,不可接觸嬰兒,以免傳染。

睡眠習慣

1、儘量保持安靜的環境,當晚上餵奶或換尿布時,不要讓孩子醒透(最好處於半睡眠狀態)。這樣,當喂完奶或換完尿布後,會容易入睡。

2、白天不要讓孩子睡得太多,白天睡多了,自然晚上就不好好睡眠了。

3、發現孩子有睡意時,及時放到嬰兒床裡。最好是讓孩子自己入睡,如果你每次都抱著或搖著他入睡。那麼每當晚上醒來時,他就會讓你抱起來或搖著他才能入睡。

4、不要讓嬰兒含著奶嘴入睡,奶嘴是讓孩子吸奶用的,不是睡覺用的,若讓孩子含著奶嘴睡著了,在放到床上前,請輕輕將奶嘴抽出。

5、對4~6個月的嬰兒哭鬧,不要及時做出反應,等待幾分鐘,因為多數小孩夜間醒來幾分鐘後又會自然入睡。如果不停地哭鬧,父母應過去安慰一下,但不要亮燈,也不應逗孩子玩、抱起來或搖晃他。如果越哭越甚,等兩分鐘再檢查一遍,並考慮是否餓了,尿了,有沒有發燒等病兆。

6、讓孩子單獨睡一個房間。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會變得貪玩而不願入睡,尤其是在哥哥或姐姐未入睡之前,他是不想睡眠的。但應該知道從剛剛會走的小孩到學齡前兒童,每晚的是睡眠時間應保證10~12小時。

7、孩子不宜睡軟床,孩子還處於生長發育之中,骨骼硬度較小,容易發生彎曲變形。如果長期睡軟床,會由於睡覺時偏向一側,造成脊柱突向該側形成畸形。

8、睡覺前不應讓孩子興奮,應保持安靜,但可給孩子講一會書,唱只催眠曲或洗個熱水澡。睡前不應看電視或錄像節目。這會使孩子興奮,不利入睡。 每天在同一時間讓孩子上床睡覺,這樣,孩子的生物鐘會自然調整過來。

9、每晚睡覺前讓孩子在床上抱一抱小玩具熊或其他玩具,這些東西會有助於孩子進入睡眠狀態,尤其是當孩子半夜醒來時。但要保證玩具的安全性,比如玩具熊上面是否有紐扣、帶子等易引起窒息 的東西。

10、檢查孩子是否蓋得太多或太少,太熱或太冷都不利於睡眠。渴了或餓了也不利於入睡。孩子也可能要求亮著燈睡或房門不要關得太嚴,留些縫隙。 避免讓孩子與父母一塊睡。當孩子要求或召喚時,不要去孩子的臥室,更不要躺在孩子床上就寢。

應採取如下措施:每次對召喚的回應都要等待幾秒鐘,並逐漸延長等待時間。讓孩子明白這是睡覺的時間,給他自己入睡的機會。讓孩子放心,你就在他身邊的不遠處。如果你不得不進入他的臥室,應離得儘量遠些,逐漸加大距離,直至你不用進入他的臥室,只用聲音就能使孩子安心入睡。

護理要點

新生兒的護理需要特別細緻周到,護理新生兒初步要注意以下要點:

1、清理口腔

胎兒娩出時應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兒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損傷。如果出現“鵝口瘡”─—口腔粘膜出現點片狀的白膜,可輕輕塗擦制黴菌素藥水。

2、保溫

新生兒出生後應立即將其全身輕輕擦乾,用潔淨溫暖的棉毯包裹。室溫不能低於23℃。新生兒體溫應保持在36~37℃。生後第一天每4小時測一次體溫,體溫穩定在36.5℃左右時,以後可改為每6~12小時測一次。若體溫低於36℃或高於38℃時,應查找原因,進行處理。

3、滴眼

初生後即用0.5%新黴素或0.25%氯黴素滴眼,以防新生兒眼炎。眼睛分泌物多時,可用生理鹽水或2%硼酸棉球拭淨後再滴眼藥。

4、體位

除媽媽抱起餵奶外,新生兒整日臥床休息。應保證有足夠睡眠時間,每日在20小時以上。最好採取側臥位,尤其餵奶後應向右側臥,平時採取左側臥。經常變換體位,可防止睡偏頭。仰臥不安全,此種體位,如漾奶時,可引起窒息。可不必枕枕頭,如枕時枕頭的高度應大致同肩寬,更不能用硬枕頭來矯正頭形。

5、注意居住環境

居住環境要特別注意兩個因素:第一是通風因素。新生兒的居住環境要求有適當的通風氣流,同時要避免傳統房屋坐南朝北格局的穿堂風;第二是噪音因素。高分貝、刺耳噪音要注意隔離,以免對寶寶的聽覺器官造成傷害。

6、注意冷熱護理

因為新生兒體溫調節機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溫,平時要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7、注意皮膚護理

新生兒皮膚嬌嫩,容易損傷,因而接觸動作要輕柔,衣著要寬鬆,質地要柔軟,不宜釘扣子或用別針。要用溫水擦洗皮膚皺折處,每次大小便後清洗,並用毛巾擦乾。

8、注意臍帶護理

在新臍帶未脫落時,每天用0.5%聚乙烯醇醚絡碘溶液擦洗臍部一次,然後用消毒紗布蓋上,不要放盆內洗澡。臍帶脫落後,可以不用紗布,但必須保持臍部乾燥清潔。發現臍部有紅或有膿性分泌物,則應進行消炎處理。

9、要保證充足睡眠

經常變換新生兒的睡姿,以防止頭顱變形。

10、處理特殊生理現象

如所謂的新生兒“馬牙”、女嬰出生後數天內陰☆禁☆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紅尿、乳☆禁☆房腫大、紅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黃疸(出生後2-3天出現)等,這些過幾天後就會自然消失,不必特殊處理。如果時間較長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則應去醫院檢查。

預防感染

護理新生兒時,要注意衛生,在每次護理前均應洗手,以防手上沾汙的細菌帶到新生兒細嫩的皮膚上面發生感染,如護理人員患有傳染性疾病或帶菌者則不能接觸新生兒,以防新生兒受染。如新生兒發生傳染病時,必須嚴格隔離治療,接觸者隔離觀察。產母休息室在哺乳時間應禁止探視,以減少新生兒受感染的機會。

可能是新生兒的消化問題,此時假如是母乳餵養,母親則應減少油脂的攝入量,飲食略清淡一些,但清淡不意味著就是吃素,只是少些鹽分和辛辣物質;假如是人工或混合餵養者,則可能與奶粉的添加濃度有關,應對照說明書的搭配標準進行調節。

7、預防接種疫苗

新生兒在出生後6小時內就可以接種卡介苗(預防肺結核)和乙肝疫苗,早產兒、難產、先天畸形、發熱、腹瀉及嚴重濕疹者暫不接種卡介苗。

假如嬰兒父母患乙型肝炎,嬰兒出生後一天內應肌注射乙肝疫苗,或加用其他措施。

一個半月左右,接種乙肝疫苗的新生兒絕大多數無異常反應,接種卡介苗的新生兒可能會出現左臂紅腫、硬結、化膿等情況,家長不必擔憂,因為化膿是免疫效果成功的表現,但化膿處不要擦破,萬一因洗澡或穿衣時弄破或膿太多,則要到醫院做相應的處理。

除此之外,要注意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尤其是與孩子接觸較多的家庭成員,其身體健康與否,對嬰兒的健康至關重要。患有結核、肝炎、痢疾等傳染病者,應注意隔離,不可接觸嬰兒,以免傳染。

睡眠習慣

1、儘量保持安靜的環境,當晚上餵奶或換尿布時,不要讓孩子醒透(最好處於半睡眠狀態)。這樣,當喂完奶或換完尿布後,會容易入睡。

2、白天不要讓孩子睡得太多,白天睡多了,自然晚上就不好好睡眠了。

3、發現孩子有睡意時,及時放到嬰兒床裡。最好是讓孩子自己入睡,如果你每次都抱著或搖著他入睡。那麼每當晚上醒來時,他就會讓你抱起來或搖著他才能入睡。

4、不要讓嬰兒含著奶嘴入睡,奶嘴是讓孩子吸奶用的,不是睡覺用的,若讓孩子含著奶嘴睡著了,在放到床上前,請輕輕將奶嘴抽出。

5、對4~6個月的嬰兒哭鬧,不要及時做出反應,等待幾分鐘,因為多數小孩夜間醒來幾分鐘後又會自然入睡。如果不停地哭鬧,父母應過去安慰一下,但不要亮燈,也不應逗孩子玩、抱起來或搖晃他。如果越哭越甚,等兩分鐘再檢查一遍,並考慮是否餓了,尿了,有沒有發燒等病兆。

6、讓孩子單獨睡一個房間。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會變得貪玩而不願入睡,尤其是在哥哥或姐姐未入睡之前,他是不想睡眠的。但應該知道從剛剛會走的小孩到學齡前兒童,每晚的是睡眠時間應保證10~12小時。

7、孩子不宜睡軟床,孩子還處於生長發育之中,骨骼硬度較小,容易發生彎曲變形。如果長期睡軟床,會由於睡覺時偏向一側,造成脊柱突向該側形成畸形。

8、睡覺前不應讓孩子興奮,應保持安靜,但可給孩子講一會書,唱只催眠曲或洗個熱水澡。睡前不應看電視或錄像節目。這會使孩子興奮,不利入睡。 每天在同一時間讓孩子上床睡覺,這樣,孩子的生物鐘會自然調整過來。

9、每晚睡覺前讓孩子在床上抱一抱小玩具熊或其他玩具,這些東西會有助於孩子進入睡眠狀態,尤其是當孩子半夜醒來時。但要保證玩具的安全性,比如玩具熊上面是否有紐扣、帶子等易引起窒息 的東西。

10、檢查孩子是否蓋得太多或太少,太熱或太冷都不利於睡眠。渴了或餓了也不利於入睡。孩子也可能要求亮著燈睡或房門不要關得太嚴,留些縫隙。 避免讓孩子與父母一塊睡。當孩子要求或召喚時,不要去孩子的臥室,更不要躺在孩子床上就寢。

應採取如下措施:每次對召喚的回應都要等待幾秒鐘,並逐漸延長等待時間。讓孩子明白這是睡覺的時間,給他自己入睡的機會。讓孩子放心,你就在他身邊的不遠處。如果你不得不進入他的臥室,應離得儘量遠些,逐漸加大距離,直至你不用進入他的臥室,只用聲音就能使孩子安心入睡。

護理要點

新生兒的護理需要特別細緻周到,護理新生兒初步要注意以下要點:

1、清理口腔

胎兒娩出時應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兒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損傷。如果出現“鵝口瘡”─—口腔粘膜出現點片狀的白膜,可輕輕塗擦制黴菌素藥水。

2、保溫

新生兒出生後應立即將其全身輕輕擦乾,用潔淨溫暖的棉毯包裹。室溫不能低於23℃。新生兒體溫應保持在36~37℃。生後第一天每4小時測一次體溫,體溫穩定在36.5℃左右時,以後可改為每6~12小時測一次。若體溫低於36℃或高於38℃時,應查找原因,進行處理。

3、滴眼

初生後即用0.5%新黴素或0.25%氯黴素滴眼,以防新生兒眼炎。眼睛分泌物多時,可用生理鹽水或2%硼酸棉球拭淨後再滴眼藥。

4、體位

除媽媽抱起餵奶外,新生兒整日臥床休息。應保證有足夠睡眠時間,每日在20小時以上。最好採取側臥位,尤其餵奶後應向右側臥,平時採取左側臥。經常變換體位,可防止睡偏頭。仰臥不安全,此種體位,如漾奶時,可引起窒息。可不必枕枕頭,如枕時枕頭的高度應大致同肩寬,更不能用硬枕頭來矯正頭形。

5、注意居住環境

居住環境要特別注意兩個因素:第一是通風因素。新生兒的居住環境要求有適當的通風氣流,同時要避免傳統房屋坐南朝北格局的穿堂風;第二是噪音因素。高分貝、刺耳噪音要注意隔離,以免對寶寶的聽覺器官造成傷害。

6、注意冷熱護理

因為新生兒體溫調節機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溫,平時要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7、注意皮膚護理

新生兒皮膚嬌嫩,容易損傷,因而接觸動作要輕柔,衣著要寬鬆,質地要柔軟,不宜釘扣子或用別針。要用溫水擦洗皮膚皺折處,每次大小便後清洗,並用毛巾擦乾。

8、注意臍帶護理

在新臍帶未脫落時,每天用0.5%聚乙烯醇醚絡碘溶液擦洗臍部一次,然後用消毒紗布蓋上,不要放盆內洗澡。臍帶脫落後,可以不用紗布,但必須保持臍部乾燥清潔。發現臍部有紅或有膿性分泌物,則應進行消炎處理。

9、要保證充足睡眠

經常變換新生兒的睡姿,以防止頭顱變形。

10、處理特殊生理現象

如所謂的新生兒“馬牙”、女嬰出生後數天內陰☆禁☆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紅尿、乳☆禁☆房腫大、紅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黃疸(出生後2-3天出現)等,這些過幾天後就會自然消失,不必特殊處理。如果時間較長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則應去醫院檢查。

預防感染

護理新生兒時,要注意衛生,在每次護理前均應洗手,以防手上沾汙的細菌帶到新生兒細嫩的皮膚上面發生感染,如護理人員患有傳染性疾病或帶菌者則不能接觸新生兒,以防新生兒受染。如新生兒發生傳染病時,必須嚴格隔離治療,接觸者隔離觀察。產母休息室在哺乳時間應禁止探視,以減少新生兒受感染的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