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尿布疹的中西醫治療方法

嬰兒的皮膚長期浸泡在尿液中, 或因尿布密不透風而潮濕, 臀部出現紅色的小疹子稱做尿布疹或尿布性皮炎。

一、 西醫治療

1、藥物療法:

(1)達克甯霜

用法:臀部沖洗後以柔軟紗布擦乾, 將藥膏均勻塗在寶寶的臀部, 每日3~4次, 病程7~10天。

(2)紅斑性損害可勤撲粉劑, 可選用一些撲粉劑, 如硼酸滑石粉, 氧化鋅撲粉, 松花粉或伏龍肝研細外撲及爐甘石洗劑。 糜爛時可用代馬妥油膏或紫草地榆油膏外用。

(3)2%硼酸水或複方硫酸銅溶液

若有滲液時可用2%硼酸水或複方硫酸銅溶液局部濕敷。

(4)有細菌感染時

可加入適量的抗菌藥,

Advertisiment
或者有念珠菌感染時可按比例口服制黴菌素50萬u, 2~4次/日;克黴唑2片, 2~3次/日等, 具體事項遵醫囑。

2、物理療法

(1)電燈照射治療

首先保持尿布乾燥、柔軟和清潔。 可用棉球沾清潔溫水輕輕先洗淨患處, 用60~100W普通電燈泡照射或聚光燈, 燈泡距寶寶患處約35~40cm, 每次照射20~30分鐘, 至皮膚微發熱為止, 每隔3~4小時照射1次, 至患處恢復正常。

(2)電吹風

採用450W的電吹風機, 吹風時機口對皮損約14~16cm, 皮損部位表面溫度約38℃, 每次5~8分鐘, 可輕度轉動。 吹風前患兒臀部、會陰及大腿內側需用溫水清洗乾淨。 輕度, 每日1次, 中度每日2次, 重度每日2次。

二、中醫治療

1、中成藥藥膏:京萬紅燙傷膏

用法用量:每次便後洗淨患處, 忌用塑膠布包紮, 使患部保持乾燥, 擦京萬紅2~3次/日。 輕者1~2天愈,

Advertisiment
重者2~4天愈。

2、中藥方劑

原理:健脾利濕, 清熱解毒。

方劑:健脾除濕丸加減。

黨參15g, 生苡仁30g, 山藥30g, 芡實15g, 黃柏10g, 白術10g, 茯苓30g, 枳殼10g, 苦參10g, 紫草10g, 馬齒莧15g, 車前草30g, 銀花30g, 甘草10g。 水煎服, 每日1劑分2次服。 若大便幹結加胡麻仁6g, 當歸20g;瘙癢甚加白蒺藜10g, 地膚子10g, 蟬蛻10g;氣虛加生黃芪15g。

3、驗方

(1)新鮮馬齒莧250g, 煎水溫敷, 1日2~3次。

(2)密陀僧5g, 鉛丹10g, 煆石膏10g。 將上方研面混勻裝瓶備用, 用藥棉蘸之外撲患處, 每日1~3次。

(3)中草膏

方劑:一見喜50g, 黃柏120g, 當歸120g, 生地120g, 紫草120g, 植物油250g, 樟腦100g, 凡士林500g。

制法:將藥物浸入油中, 浸10天, 再熬枯去渣, 加凡士林熬數沸, 趁熱投入黃蠟500g, 後下樟腦, 攪拌均勻, 冷凝成膏, 調勻外敷患處, 1日1次。

(4)祛濕散

方劑:川黃連30g, 川黃柏240g, 黃芩100g, 滑石120g, 生石膏50g, 爐甘石100g, 冰片2g。 將上藥粉碎研生面, 裝瓶備用,

Advertisiment
用時於尿布濕的地方撒均勻, 1日2~3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