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常常溢奶是為什麼


不少的新生兒每次喝完奶之後躺在床上, 總會不時的有奶液從嘴角流出來。 難道這是寶寶喝的太飽的緣故嗎?

新生兒為什麼會溢奶呢?

1、寶寶的胃呈水準位, 胃底平直, 內容物容易溢出。 站立行走後, 膈肌下降及重力的作用, 才逐漸轉為垂直位。 另外, 新生兒胃容量較小, 胃壁肌肉和神經發育尚未成熟, 肌張力較低, 這些均易造成溢奶。

2、新生兒胃的賁門(近食管處)括約肌發育不如幽門(近十二指腸處)完善, 使胃的出口緊而入口松, 平臥時胃的內容物容易返流入食管而溢奶。

3、餵養方法不當, 寶寶吃奶過多,

Advertisiment
母親乳☆禁☆頭內陷, 或吸空奶瓶、乳☆禁☆頭內沒有充滿乳汁等, 均會使寶寶吞入大量空氣而發生溢奶。

4、餵奶後體位頻繁改變也容易引起溢奶。

新手媽咪要注意!溢奶跟吐奶不是一回事

要想正確對待和處理寶寶的吐奶問題, 首先要搞清楚吐奶是怎麼回事, 而分清溢奶和吐奶是最先需要弄清的事情。 但凡是有帶娃經歷的媽媽, 都會把寶寶吐奶這件事情看得很淡, 也會告知新手媽媽吐奶是正常的無須擔心。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 絕大多數寶寶的吐奶現象時正常的, 這種吐奶更合理的名稱應該是“溢奶”。

溢奶是指給嬰兒餵奶後, 無壓力、無噴射性地從口邊溢出或吐出少許奶汁, 面色無改變, 且吐後不啼哭, 主要跟嬰幼兒胃的生理特點有關,

Advertisiment
嬰幼兒的胃呈水準位元, 胃容量小, 食道末端的括約肌發育還不成熟, 如果遇上餵養不當, 如餵食量過度、餵養姿勢不當、餵奶後過早翻動、逗樂等就會產生溢奶。

吐奶則是指餵奶後發生的一種較強烈的嘔吐, 寶寶可能會出現伸脖子或者張口等痛苦難受的表情, 胃中食物被強有力地排出, 有時是噴射性的, 量較多, 多因新生兒食管、胃、幽門等消化道不通暢, 或者功能障礙(如賁門失弛緩、幽門痙攣等)所致, 但也不全是病理性原因所致。

新生寶寶溢奶了怎麼辦

首先:餵奶時要將寶寶抱起來餵奶, 不要睡著餵奶;

其次:餵奶過程中要間斷拔出乳☆禁☆頭, 讓寶寶喘口氣, 稍稍調整一下, 然後繼續喂;若是母乳餵養, 在母乳多的情況下,

Advertisiment
讓母親稍壓乳☆禁☆房, 減緩乳汁流出速度, 讓寶寶能吸一口, 咽一口。 若是人工餵養, 餵奶時一定要將乳汁充滿乳☆禁☆頭, 一般要求奶瓶應傾斜45度以上, 千萬不可將奶瓶平放, 乳☆禁☆頭中一半是奶, 一半是空氣, 這樣寶寶吃進很多空氣, 喂完後, 寶寶在排氣時, 很容易將奶帶出。

最後:喂完奶以後, 應將寶寶抱著豎起, 輕拍其後背, 讓寶寶將咽下的空氣排出後在放平睡下。

如何有效預防新生寶寶溢奶

餵養要得當, 拍嗝有技巧

專家認為, 預防溢奶第一步要做到“餵養得當”, 如果頻繁給寶寶換奶粉、換環境和養育者的話, 對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非常不利, 會加重溢奶的情況。 一般來說, 寶寶吃完奶以後家長要及時拍嗝, 此時應注意寶寶有沒有打嗝,

Advertisiment
而不是拍拍就算了。

側睡少吐奶, 保護小耳朵

專家表示:“不建議整天抱著寶寶睡。 ”寶寶睡著後, 往小床上放的時候動作要緩慢一點, 另外最好用側睡的方法, 這樣可以減少吐奶的機會。 一般來說寶寶可以保持這樣的側睡姿勢2~3個小時。 如果家長擔心寶寶的頭型和壓迫內臟的問題, 可以在1小時後, 給寶寶換個睡姿。

此外還應該備一塊小毛巾, 疊成三角形, 從孩子一側耳邊搭到另一側, 這樣就算寶寶溢奶, 也不會弄髒枕頭或流到耳朵。 保持寶寶耳朵的清潔很重要, 因為寶寶耳蝸淺, 比成人更容易患中耳炎。

每天一次泳, 消化功能好

對於運動功能不發達的嬰兒來說, 能夠堅持游泳是很有益處。 嬰兒在水中可進行全身運動,

Advertisiment
水對於寶寶的身體還有溫柔的按摩和撫觸作用;此外, 游泳對寶寶的消化能力發展也很有幫助, 可減少溢奶情況的發生。 所以專家建議如果條件允許, 各位媽媽應多給寶寶游游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