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必須採用母乳餵養的秘密竟然是?媽媽你造嗎

母乳餵養

最初6個月

出生後最初6個月的純母乳餵養是建議的餵養嬰兒方式, 接著以持續母乳餵養並添加適當的補充食品的方式進行餵養, 直至2歲或更長。

6-23月

對於6-23月齡兒童, 母乳也是能量和營養素的重要來源。 母乳可提供6-12月齡嬰兒所需的一半或更多的能量, 12-24月齡嬰兒所需的三分之一能量。 母乳還是患兒獲取能量和營養素的重要來源, 並可降低營養不良兒童死亡率。

美國兒科學會、世界衛生組織和很多專家都鼓勵女性盡可能延長母乳餵養的時間, 至少1年或更久。 並且6個月之內最好堅持純母乳餵養。

Advertisiment
因為母乳可以提供最理想的營養, 並且可以防止感染。 母乳餵養的時間越長, 孩子獲益就越多。

母乳餵養對兒童帶來益處

1、儘早進行母乳餵養(產後一小時), 可防止新生兒受感染並降低新生兒死亡率。

2、可防止腸道感染。

3、有益於終身保持良好健康。 小時候得到母乳餵養的青少年和成人出現超重或肥胖的可能性更低。 他們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更低。

4、得到母乳餵養的兒童和青少年在智力測試方面的成績會更好。

母乳餵養對母親帶來益處

1、產後立即母乳餵養由於有助於子宮快速收縮, 從而減少出血。

2、有助於婦女更快恢復到孕前體重和體形, 降低肥胖發生率。

3、可在隨後的生命階段降低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

Advertisiment

4、對6個月以下嬰兒進行純母乳餵養可產生激素效應, 通常會導致哺乳閉經期;這是一種自然控制生育的方法, 稱為哺乳閉經避孕法, 在生產後的頭六個月內具有98%的保護作用。

為了使母親們能夠實行和堅持在最初6個月的純母乳餵養, 世衛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

1、產後一小時即開始母乳餵養

如果是正常分娩, 且分娩後母子都清醒, 就可立即開始哺乳。 分娩後1小時前後是開始母乳餵養的黃金時期, 因為這時嬰兒反應機敏, 非常想吃奶。 將嬰兒放到胸前, 開始他可能只會舔一舔。 然後, 稍微給她一點幫助, 她就會領悟該怎樣做, 連乳☆禁☆頭帶乳暈都含在嘴裡, 用力地吸吮起來。 如果到1個多小時後才開始哺乳, 孩子可能已經困了,

Advertisiment
更難正確含住乳☆禁☆頭。 但是只要能在分娩後1-2天內給嬰兒吃第一次奶, 今後的母乳餵養就不會有困難。 如果哺乳由於某些原因必須延遲到嬰兒出生幾小時後才進行哺乳, 可以用吸奶器或手把積存的乳汁擠出來。

2、生命最初6個月應進行純母乳餵養

純母乳餵養, 即不喂給除母乳之外的任何食物或飲料, 甚至不喂水。 但是, 允許嬰兒服用滴劑和糖漿(口服補液鹽、維生素、礦物質和藥物)。

3、按需餵養

也就是當兒童需要時, 不管是白天或是晚上, 一旦孩子有需要就進行哺乳;

4、不使用瓶子、橡皮乳☆禁☆頭或安慰奶嘴

專家通常建議在嬰兒剛出生的頭幾周避免使用奶瓶和安撫奶嘴, 直到你覺得母乳餵養已經沒有問題,

Advertisiment
否則將會導致“乳☆禁☆頭錯覺”或“乳☆禁☆頭混淆”。

5、在嬰兒6個月齡時增加有足夠營養和安全的補充(固體)食品, 同時持續進行母乳餵養至兩歲或兩歲以上。

母乳餵養要注意:

1、你越放鬆和自信, 噴乳反射就會來得越快。

分娩後2-5天, 母親的乳☆禁☆房會變得非常漲;之後乳☆禁☆房會在哺乳前變漲, 甚至有一些硬, 但在哺乳後, 乳☆禁☆房會變得柔軟;當嬰兒吸吮一個乳☆禁☆房時, 會有乳汁從另一個乳☆禁☆房中滴出或噴出。 分娩後2-5天, 母親的乳☆禁☆房會變得非常漲;之後乳☆禁☆房會在哺乳前變漲, 甚至有一些硬, 但在哺乳後, 乳☆禁☆房會變得柔軟;當嬰兒吸吮一個乳☆禁☆房時, 會有乳汁從另一個乳☆禁☆房中滴出或噴出。

2、如果開始餵奶的前幾天覺得很痛、不知如何讓孩子含住乳暈、孩子吃不到奶,

Advertisiment
應該在第一周內儘早向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如兒科醫生、護士或哺乳專家)。

3、如果在分娩後的5天內, 乳☆禁☆房沒有變漲, 或者每次開始哺乳時沒有乳汁從乳☆禁☆房中滴出, 那可能存在乳汁不足的問題, 可以諮詢兒科醫生或哺乳專家。

4、一旦母乳餵養進行順利, 乳汁供應充足, 通常在產後3-4周, 就可以偶爾用一下奶瓶, 讓自己可以離開一下。 但不需要用配方奶來代替母乳, 只要提前把母乳擠出來保存好, 嬰兒就可以繼續通過奶瓶來享受母乳的益處。

5、母乳解凍後偶爾會出現脂肪分層現象, 這並不影響品質, 可以輕輕把它搖勻。 母乳解凍後要在24小時內食用, 不能再次冷凍。 不要把奶瓶裡吃剩的奶保存起來下次吃。

6、注意不能用微波爐給母乳、配方奶、奶瓶加熱, 因為微波爐會使中間的部分溫度過高,即使奶瓶摸起來不燙手,中間過熱的部分還是會燙傷嬰兒的口腔。

珍貴的初乳

孩子出生後2-5日,母親的身體會分泌初乳。初乳只在剛分娩後的幾天才有,是一種淡黃色的液體,量很少,但比後來分泌的成熟母乳含有更多蛋白質、鹽分、抗體和免疫物質,脂肪和熱量卻更低。初乳可以保護嬰兒免受感染。初乳可以滿足嬰兒出生前幾天的所有養分和水分需求。

初乳也是一種乳汁,雖然人們常說分娩後2-5天才會“下奶”。開始“下奶”時,乳量大大增加,顏色變成奶白色,質地不再粘稠。之後乳汁成分會隨著嬰兒在哺乳期成長發育的需求而不斷調整,這是配方奶粉無法媲美的特性。

支持母親母乳餵養

在全球範圍內,6個月以內嬰兒的純母乳餵養率只有38%。母乳餵養是一個自然行為的同時,也同樣需要學習。許多婦女在餵養之初遇到很多困難。常見的情況是:乳☆禁☆頭疼痛;擔心母乳量不足,難以維持嬰兒的需要。事實上,如果獲得正確的資訊,有來自家庭、衛生保健系統以及整個社會的支援,幾乎所有的母親都可以哺乳。

大量研究證實,母親和其他照護者在開始和持續進行適宜的母乳餵養時需要得到積極的支援。世衛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1992年發起了愛嬰醫院行動(BFHI),來加強孕產婦習慣做法,以支持母乳餵養。愛嬰醫院行動在改善全世界範圍內的純母乳餵養狀況做出了貢獻,並支援整個衛生系統,這都有利於母親持續地進行純母乳餵養。

愛嬰醫院成功母乳餵養的十步驟

1、有一份書面的母乳餵養方針,常規傳達到保健人員。

2、對所有保健人員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使他們能執行該方針。

3、告知所有孕婦有關母乳餵養的好處以及成功實施的方法。

4、產後立即開始母嬰肌膚接觸,並在分娩半小時內即開始母乳餵養。

5、向母親演示如何母乳餵養,以及即便必須與其嬰兒分開的情況下如何維持她們乳汁通暢的方法。

6、除非有醫學指證,除乳汁外不給嬰兒喂其他食物或飲料,甚至也不喂水。

7、母嬰同室。讓母親與嬰兒每天24小時呆在一起。

8、按需哺乳。也就是說,無論白天和夜晚,只要嬰兒需要即可哺乳。

9、不給母乳餵養的嬰兒人造乳☆禁☆頭或橡皮乳☆禁☆頭(即假乳☆禁☆頭)。

10、促進母乳餵養支援組織的建立,並將出院母親轉給這些組織。

為什麼不用嬰兒配方奶粉?

嬰兒配方奶粉只能大致模仿母乳的營養成分,無法提供酶、抗體、促生長因數和其他很多母乳中的珍貴成分。如果嬰兒配方粉的製備不當,就會因使用了不安全的水和未經消毒的設備或者由於粉狀配方粉可能存在的細菌而帶來一定危險。為增加配方粉使用時間而過度稀釋,可導致營養不良。此外,經常性母乳餵養可保持母乳的持續時間。

如果出生後先吃配方奶,以後因為配方奶缺乏供應等原因想轉為喂母乳會很困難;如果吃配方奶的時間太長,甚至是不可能轉為母乳餵養的。如果先開始母乳餵養,則當覺得不適合時可隨時改喂配方奶。

怎麼知道奶水夠不夠?

下列表現說明奶水是夠的:

1、出生後頭幾天體重減輕是正常的,但減輕的體重在出生體重的7%以內。

2、頭一兩天每天一兩次黑色柏油樣大便;第三第四天每天至少兩次排便,變為綠色至黃色;第五到第七天,大便是黃色鬆散的,每天至少三四次排便。

3、第五或第七天前,每天尿濕至少6片尿片,尿液無色或淡黃色。

4、如果懷疑奶水不夠,請務必先諮詢兒科醫生或哺乳指導專業人員後再決定是否需要加奶粉。

打嗝和吐奶

嬰兒吃奶時經常會吞入一些空氣,這會令她不舒服。雖然乳☆禁☆房餵養的孩子也會吞入空氣,但更常見於奶瓶餵養的孩子。避免孩子不舒服的一個好辦法是經常給她拍嗝,即使她沒有不舒服的表現。奶瓶餵養的孩子每吃60-90毫升奶就給她拍拍嗝,乳☆禁☆房餵養的話可以在她換位時給她拍。

如果給孩子拍了幾分鐘嗝她還沒打嗝,不用擔心,繼續餵奶即可,因為嬰兒不是每次都會打嗝。等她吃飽後再拍拍看,然後豎直抱著她10-15分鐘防止吐奶。

大多數滿月前的嬰兒在吃完奶後,會不時地吐奶,這是因為食道和胃之間的肌肉“閥門”(賁門)還沒有發育成熟。吐奶一般是正常的,不會傷害到嬰兒,通常會在1歲左右得到解決。如果嬰兒體重正常增長,而且沒有其他問題,就不必擔心。如果吐奶非常頻繁,而且伴隨痢疾、皮疹、體重停止增長等症狀,就可能發生了食物過敏或胃腸道問題,應該諮詢醫生。

吐奶是嬰兒階段的常見現象,一般不用擔心,吐奶通常不會導致窒息、咳嗽、或危險,即使是在孩子睡著的時候。

有些孩子吐奶比較頻繁,但一般在她會坐之後會好轉。少數吐奶非常嚴重的嬰兒會持續到開始走路或斷奶後,有些可能還會持續到1歲後。

因為微波爐會使中間的部分溫度過高,即使奶瓶摸起來不燙手,中間過熱的部分還是會燙傷嬰兒的口腔。

珍貴的初乳

孩子出生後2-5日,母親的身體會分泌初乳。初乳只在剛分娩後的幾天才有,是一種淡黃色的液體,量很少,但比後來分泌的成熟母乳含有更多蛋白質、鹽分、抗體和免疫物質,脂肪和熱量卻更低。初乳可以保護嬰兒免受感染。初乳可以滿足嬰兒出生前幾天的所有養分和水分需求。

初乳也是一種乳汁,雖然人們常說分娩後2-5天才會“下奶”。開始“下奶”時,乳量大大增加,顏色變成奶白色,質地不再粘稠。之後乳汁成分會隨著嬰兒在哺乳期成長發育的需求而不斷調整,這是配方奶粉無法媲美的特性。

支持母親母乳餵養

在全球範圍內,6個月以內嬰兒的純母乳餵養率只有38%。母乳餵養是一個自然行為的同時,也同樣需要學習。許多婦女在餵養之初遇到很多困難。常見的情況是:乳☆禁☆頭疼痛;擔心母乳量不足,難以維持嬰兒的需要。事實上,如果獲得正確的資訊,有來自家庭、衛生保健系統以及整個社會的支援,幾乎所有的母親都可以哺乳。

大量研究證實,母親和其他照護者在開始和持續進行適宜的母乳餵養時需要得到積極的支援。世衛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1992年發起了愛嬰醫院行動(BFHI),來加強孕產婦習慣做法,以支持母乳餵養。愛嬰醫院行動在改善全世界範圍內的純母乳餵養狀況做出了貢獻,並支援整個衛生系統,這都有利於母親持續地進行純母乳餵養。

愛嬰醫院成功母乳餵養的十步驟

1、有一份書面的母乳餵養方針,常規傳達到保健人員。

2、對所有保健人員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使他們能執行該方針。

3、告知所有孕婦有關母乳餵養的好處以及成功實施的方法。

4、產後立即開始母嬰肌膚接觸,並在分娩半小時內即開始母乳餵養。

5、向母親演示如何母乳餵養,以及即便必須與其嬰兒分開的情況下如何維持她們乳汁通暢的方法。

6、除非有醫學指證,除乳汁外不給嬰兒喂其他食物或飲料,甚至也不喂水。

7、母嬰同室。讓母親與嬰兒每天24小時呆在一起。

8、按需哺乳。也就是說,無論白天和夜晚,只要嬰兒需要即可哺乳。

9、不給母乳餵養的嬰兒人造乳☆禁☆頭或橡皮乳☆禁☆頭(即假乳☆禁☆頭)。

10、促進母乳餵養支援組織的建立,並將出院母親轉給這些組織。

為什麼不用嬰兒配方奶粉?

嬰兒配方奶粉只能大致模仿母乳的營養成分,無法提供酶、抗體、促生長因數和其他很多母乳中的珍貴成分。如果嬰兒配方粉的製備不當,就會因使用了不安全的水和未經消毒的設備或者由於粉狀配方粉可能存在的細菌而帶來一定危險。為增加配方粉使用時間而過度稀釋,可導致營養不良。此外,經常性母乳餵養可保持母乳的持續時間。

如果出生後先吃配方奶,以後因為配方奶缺乏供應等原因想轉為喂母乳會很困難;如果吃配方奶的時間太長,甚至是不可能轉為母乳餵養的。如果先開始母乳餵養,則當覺得不適合時可隨時改喂配方奶。

怎麼知道奶水夠不夠?

下列表現說明奶水是夠的:

1、出生後頭幾天體重減輕是正常的,但減輕的體重在出生體重的7%以內。

2、頭一兩天每天一兩次黑色柏油樣大便;第三第四天每天至少兩次排便,變為綠色至黃色;第五到第七天,大便是黃色鬆散的,每天至少三四次排便。

3、第五或第七天前,每天尿濕至少6片尿片,尿液無色或淡黃色。

4、如果懷疑奶水不夠,請務必先諮詢兒科醫生或哺乳指導專業人員後再決定是否需要加奶粉。

打嗝和吐奶

嬰兒吃奶時經常會吞入一些空氣,這會令她不舒服。雖然乳☆禁☆房餵養的孩子也會吞入空氣,但更常見於奶瓶餵養的孩子。避免孩子不舒服的一個好辦法是經常給她拍嗝,即使她沒有不舒服的表現。奶瓶餵養的孩子每吃60-90毫升奶就給她拍拍嗝,乳☆禁☆房餵養的話可以在她換位時給她拍。

如果給孩子拍了幾分鐘嗝她還沒打嗝,不用擔心,繼續餵奶即可,因為嬰兒不是每次都會打嗝。等她吃飽後再拍拍看,然後豎直抱著她10-15分鐘防止吐奶。

大多數滿月前的嬰兒在吃完奶後,會不時地吐奶,這是因為食道和胃之間的肌肉“閥門”(賁門)還沒有發育成熟。吐奶一般是正常的,不會傷害到嬰兒,通常會在1歲左右得到解決。如果嬰兒體重正常增長,而且沒有其他問題,就不必擔心。如果吐奶非常頻繁,而且伴隨痢疾、皮疹、體重停止增長等症狀,就可能發生了食物過敏或胃腸道問題,應該諮詢醫生。

吐奶是嬰兒階段的常見現象,一般不用擔心,吐奶通常不會導致窒息、咳嗽、或危險,即使是在孩子睡著的時候。

有些孩子吐奶比較頻繁,但一般在她會坐之後會好轉。少數吐奶非常嚴重的嬰兒會持續到開始走路或斷奶後,有些可能還會持續到1歲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