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怎麼護理

當寶寶出生後, 面對如此幼小的生命, 該怎麼保護他?新生兒護理相信很多母親在寶寶出生前已經開始自主學習過了, 但是如何當一個稱職的好媽媽?平時護理中要注意什麼問題?面對如此多的困惑, 請跟隨小編往下看吧。

一、新生兒的正常皮膚

剛剛出生的新生兒皮膚呈淺玫瑰色。 在關節的屈曲部、臀部被胎脂覆蓋著, 在出生後的三四天左右, 新生兒的全身皮膚會變得乾燥, 這是由於在此之前新生兒一直生活在羊水裡, 當他來到新的世界後, 表皮逐漸脫落, 一周以後就可以自然脫淨, 所以不要硬往下剝離。

Advertisiment


由於新生兒皮膚的角質層比較薄, 皮膚下的毛細血管豐富, 因此, 新生兒在“落層”以後, 她的皮膚呈粉紅色, 非常柔軟。

二、新生兒的正常身高與體重

新生兒出生時平均身高50釐米, 其中頭長占身長的1/4。 新生兒出生後前半年每月平均長2.5釐米, 後半年每月平均長1.5釐米, 一歲時可達75釐米。  

新生兒出生時平均體重為3000克, 正常範圍為2500-4000克。 在新生兒出生3-5天內, 體重會一時下降3%-9%, 出現這種現象是:孩子出生後要排泄糞便和小便, 還會嘔吐出一些出生過程中吸入的羊水;心肺呼吸和皮膚也會散發一些水分, 剛剛出生的新生兒食量很小, 母親的授乳量又往往不足, 因此就造成了體重下降。 一般只要哺乳得當, 三四天后體重開始回升,

Advertisiment
通常7-10天后即可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三、新生兒的正常呼吸

新生兒的肺容量較小, 但新陳代謝所需要的氧量並不低, 因此只能加快每分鐘呼吸的次數來滿足需要。 正常新生兒每分鐘呼吸約35-45次。 新生兒呼吸中樞不健全, 常有呼吸深淺、速率快慢不等的現象。 表現為呼吸淺快、不勻, 這也是正常現象。

四、新生兒的正常體溫

新生兒的體溫中樞發育也是不完善的, 而且皮下脂肪薄, 保溫能力差, 加上散熱快, 體溫常常不穩定。 特別是初生時, 新生兒從溫度恒定的母體來到溫度較低的環境, 體溫往往要下降2度左右, 之後便逐漸回升, 一般12-24小時內可穩定在36-37度之間。

有一種要注意的情況是:新生兒出生後第二至第四天, 體溫很快上升到39-40度,

Advertisiment
往往可持續幾個小時, 多則可達一兩天, 醫學上稱為“脫水熱”或“一次性發熱”, 這可能是因為室溫過高, 新生兒通過增加皮膚水分蒸發來散熱。

新生兒常見的問題

一、新生兒在無聲無息的環境中生活好嗎?

有些家長將新生兒養育在昏暗的房間內, 還將可能產生聲響的一切對象都用布包上, 他們把光線和聲響會破壞新生兒的安靜環境, 甚至怕損傷他們幼小的大腦, 實際上把新生兒放在無聲無息的環境中同樣對小兒不利。

孩子出生後, 不要在嘈雜的環境中生活, 更不要把新生兒放在無聲無息的環境中, 可以播放一些柔和的音樂、經常用音響玩具及經常性地和小兒進行交談, 不要怕孩子聽不懂, 因為你和他講話是一個最還的聽力和語言訓練。

Advertisiment
還可以讓小兒的眼睛跟蹤發亮和移動的物體, 房間裡張貼美麗的圖畫, 懸吊各種顏色的彩球等。 還可以讓小孩摸摸東西, 從中讓小兒體驗到冷、熱、硬、軟等不同的感覺, 積極地為新生兒創造豐富的視、聽、觸覺環境, 這樣, 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新生兒應採用什麼樣的睡姿?

新生兒不會翻身, 他們的睡姿主要由爸爸媽媽決定。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 俯臥是不適合新生兒的睡姿。

仰臥, 這種睡姿使全身肌肉放鬆, 對心肺、胃腸和膀胱等全身臟器最少壓迫, 但是它又可能使已經放鬆的舌根厚墜, 阻塞呼吸道。 同時新生兒的胃呈水準位, 吃奶時進入胃裡的空氣要排出來(打嗝兒)往往會溢奶,

Advertisiment
仰臥時溢奶很危險, 有可能奶汁會嗆入氣管而窒息, 因此採用仰臥的姿勢(尤其是餵奶後)不適宜新生兒。

側臥, 這種睡姿即對重要器官無過分壓迫, 又利於肌肉放鬆, 萬一嬰兒溢奶也不致嗆入氣管, 是一種應提倡的小兒睡眠姿勢。

但嬰兒頭顱骨縫還未完全閉合, 如果始終或經常地向一個方向睡, 加上枕頭又硬, 可能會引起頭顱變形。 正確的做法是經常為寶寶變換體位, 一般3~4小時換一次。

三、新生兒夜間不睡, 白天睡怎麼辦?

這是因為在母體內, 孩子是不分晝夜的, 出生後尚未適應外界環境, 睡眠規律尚未形成, 不會分辨白天黑夜。

為了培養其正常的習慣, 家長可有意識地讓孩子白天少睡覺或不睡覺。 比如摸摸孩子的頭, 逗逗孩子玩,多說話,多帶孩子四處轉悠,這樣,白天孩子疲倦了,夜間自然就會睡得安穩。

四、要不要給新生兒睡枕頭?

沒有必要,因為枕頭不利於新生兒的正常發育。剛出生的嬰兒,頭幾乎和肩膀相等,平睡、側睡都很自然。為了防止吐奶,嬰兒上半身可略墊高一釐米。

當嬰兒長到三四個月,頸部脊柱開始向前彎曲,這時睡覺時可枕一釐米高的枕頭。長到七八個月開始學坐時,嬰兒胸部脊柱開始向後彎曲,肩也發育增寬,這時孩子睡覺時應枕三釐米高左右的枕頭。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睡眠和身體正常發育,常睡高枕頭容易形成駝背。

五、怎樣給新生兒洗澡?

新生兒經常洗澡,可促進新陳代謝,保持皮膚清潔,既可避免細菌侵入,又可以幫助血液迴圈、鍛煉身體,對嬰兒的健康非常有益。

新生兒出生時皮膚上附有一層白色奶油狀的胎脂。這層胎脂具有保護皮膚避免外傷和保溫(減少熱的放散)作用,不宜在出生後立即除去,一般是在出生後6小時左右用消毒的植物油將其擦去。太晚擦掉胎脂也不好,胎脂分解時所產生的低級脂肪酸容易刺激皮膚而發生潰爛。

新生兒皮膚的防禦機能不夠完整,皮膚嬌嫩且皮下血管豐富,往往受輕微外力刺激就易損傷,若加上護理不當常會引起潰爛,造成感染,所以給新生兒洗澡動作要輕柔敏捷,初次洗澡可在出生後第二周,待臍帶脫落之後,否則有可能引起臍帶感染。洗澡時間應安排在餵奶前一兩小時,以免引起吐奶。

新生兒洗澡時室溫最好在26-30度(冬天如果天氣太冷,最好不洗。但要經常擦身更衣),洗澡水水溫為28-40度,將水滴在大人手背上感覺稍熱不燙即可。選用嬰兒皂應以油性較大而鹼性較小、刺激性小的香皂。患了濕疹的新生兒不宜用嬰兒皂洗澡。

使用時先將香皂摸在質地柔軟的毛巾上,再塗在嬰兒的身上,然後用水洗淨擦乾,以免刺激皮膚,但注意面部不要塗抹香皂。洗澡似的順序自上而下,先清洗頭面、頸脖,而後腋窩、手心、肘彎、腹股溝、腿彎等皮膚皺著外,最後清洗會陰。

洗澡不宜放入浴盆內,要特別注意防止滑脫摔傷、淹溺及臍帶、外耳道進水。具體方法可分上、下兩半身清洗。洗澡時以左手托住小兒頭,拇指及食指將小兒兩耳向前按,使之緊貼臉上以防止洗澡水流入耳內(或用棉花塞住耳孔),大人左臂夾住小兒身讓嬰兒面向上,先用小毛巾洗臉、頸脖、腋窩、胸部、兩臂和手,然後將小兒反過來,是小兒俯臥在左手臂上,頭頂貼在大人的左胸前,用左手托住嬰兒的右大腿,開始洗身體下半部,從會陰向後洗腹股溝和臀部,洗下肢和腳。清洗外☆禁☆陰時,應將外生☆禁☆殖☆禁☆器和陰囊清洗乾淨,給男嬰洗澡時可將包皮輕輕上翻(這一點目前也不提倡了,為了避免弄傷孩子,大家還是別翻了。一定要翻怕不乾淨的媽媽請諮詢專業的醫生。),洗去積垢。洗完之後,把小兒放在準備好的浴巾上,用質地柔軟的幹毛巾輕輕擦乾,夏天可撲撒少許嬰兒痱子粉或爽生粉,冬季孩子臉及手部皮膚易乾裂,可塗以甘油,然後更衣。

夏季每日給嬰兒洗澡一兩次,春秋季每週兩三次,冬季每週一次,每次洗澡時間三五分鐘,時間過長會使小兒疲倦。洗澡後要餵奶補充熱量,嬰兒就會安詳入睡。

可愛的寶寶是父母親最珍貴的,也是愛情的結晶。他代表了生命的延續,寶寶的嬌嫩,讓我們來用心呵護,讓他在愛裡茁壯成長,快快樂樂,健健康康!

逗逗孩子玩,多說話,多帶孩子四處轉悠,這樣,白天孩子疲倦了,夜間自然就會睡得安穩。

四、要不要給新生兒睡枕頭?

沒有必要,因為枕頭不利於新生兒的正常發育。剛出生的嬰兒,頭幾乎和肩膀相等,平睡、側睡都很自然。為了防止吐奶,嬰兒上半身可略墊高一釐米。

當嬰兒長到三四個月,頸部脊柱開始向前彎曲,這時睡覺時可枕一釐米高的枕頭。長到七八個月開始學坐時,嬰兒胸部脊柱開始向後彎曲,肩也發育增寬,這時孩子睡覺時應枕三釐米高左右的枕頭。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睡眠和身體正常發育,常睡高枕頭容易形成駝背。

五、怎樣給新生兒洗澡?

新生兒經常洗澡,可促進新陳代謝,保持皮膚清潔,既可避免細菌侵入,又可以幫助血液迴圈、鍛煉身體,對嬰兒的健康非常有益。

新生兒出生時皮膚上附有一層白色奶油狀的胎脂。這層胎脂具有保護皮膚避免外傷和保溫(減少熱的放散)作用,不宜在出生後立即除去,一般是在出生後6小時左右用消毒的植物油將其擦去。太晚擦掉胎脂也不好,胎脂分解時所產生的低級脂肪酸容易刺激皮膚而發生潰爛。

新生兒皮膚的防禦機能不夠完整,皮膚嬌嫩且皮下血管豐富,往往受輕微外力刺激就易損傷,若加上護理不當常會引起潰爛,造成感染,所以給新生兒洗澡動作要輕柔敏捷,初次洗澡可在出生後第二周,待臍帶脫落之後,否則有可能引起臍帶感染。洗澡時間應安排在餵奶前一兩小時,以免引起吐奶。

新生兒洗澡時室溫最好在26-30度(冬天如果天氣太冷,最好不洗。但要經常擦身更衣),洗澡水水溫為28-40度,將水滴在大人手背上感覺稍熱不燙即可。選用嬰兒皂應以油性較大而鹼性較小、刺激性小的香皂。患了濕疹的新生兒不宜用嬰兒皂洗澡。

使用時先將香皂摸在質地柔軟的毛巾上,再塗在嬰兒的身上,然後用水洗淨擦乾,以免刺激皮膚,但注意面部不要塗抹香皂。洗澡似的順序自上而下,先清洗頭面、頸脖,而後腋窩、手心、肘彎、腹股溝、腿彎等皮膚皺著外,最後清洗會陰。

洗澡不宜放入浴盆內,要特別注意防止滑脫摔傷、淹溺及臍帶、外耳道進水。具體方法可分上、下兩半身清洗。洗澡時以左手托住小兒頭,拇指及食指將小兒兩耳向前按,使之緊貼臉上以防止洗澡水流入耳內(或用棉花塞住耳孔),大人左臂夾住小兒身讓嬰兒面向上,先用小毛巾洗臉、頸脖、腋窩、胸部、兩臂和手,然後將小兒反過來,是小兒俯臥在左手臂上,頭頂貼在大人的左胸前,用左手托住嬰兒的右大腿,開始洗身體下半部,從會陰向後洗腹股溝和臀部,洗下肢和腳。清洗外☆禁☆陰時,應將外生☆禁☆殖☆禁☆器和陰囊清洗乾淨,給男嬰洗澡時可將包皮輕輕上翻(這一點目前也不提倡了,為了避免弄傷孩子,大家還是別翻了。一定要翻怕不乾淨的媽媽請諮詢專業的醫生。),洗去積垢。洗完之後,把小兒放在準備好的浴巾上,用質地柔軟的幹毛巾輕輕擦乾,夏天可撲撒少許嬰兒痱子粉或爽生粉,冬季孩子臉及手部皮膚易乾裂,可塗以甘油,然後更衣。

夏季每日給嬰兒洗澡一兩次,春秋季每週兩三次,冬季每週一次,每次洗澡時間三五分鐘,時間過長會使小兒疲倦。洗澡後要餵奶補充熱量,嬰兒就會安詳入睡。

可愛的寶寶是父母親最珍貴的,也是愛情的結晶。他代表了生命的延續,寶寶的嬌嫩,讓我們來用心呵護,讓他在愛裡茁壯成長,快快樂樂,健健康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