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變得越來越普遍
在小兒疾病治療中, 輸液是很普遍的給藥方法, 人們也樂意接受。 即使在個人診所裡, 醫生也常常給患兒輸液。 這種途徑給藥, 作用迅速, 可使用較大劑量。 扎針時, 僅僅是進皮時痛一下, 在輸注過程中, 基本上沒有痛的感覺, 沒有肌肉注射後的長時間痛。 所以, 在某種程度上, 人們更樂意接受輸液。 在基層醫院裡, 只要患者要求, 醫生就會同意, 對於小兒來說, 如果發燒兩天不退, 父母一著急, 就會要求輸液, 即使在比較大的醫院裡, 醫生也多不拒絕家長要給孩子輸液的要求, 這樣一來,
Advertisiment
輸液就這麼好嗎?
大部分家長認為, 輸液比吃藥效果來得快, 全不顧患的是什麼病。
輸液並非是陽光一片為了孩子, 也為了家長, 我們需要瞭解輸液這種常規治療方法, 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 也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血管被開放, 血管與外界相通
輸液是有副作用的。 輸液就意味著血管被開放, 可引起靜脈炎、輸液反應;輸液時往往用藥量過大, 若不是病情所需, 則加重嬰幼兒或孕婦的肝腎負擔;嬰兒的肝腎發育尚不完善, 解毒功能較弱, 容易受到藥物的損害, 孕婦肝腎已經負擔過重, 藥物的解毒工作加大了肝腎負擔, 對母嬰構成危害。
輸液就是打開了睜脈, 使血管與外界相通, 這無疑增加了感染的機會,
Advertisiment
感染機會增加
操作過程不規範, 增加了感染的機會。 護士是比較重視輸液局部消毒的。 如果護士在輸液時, 沒有按照常規進行消毒, 父母有權向護士提起質疑, 並請護士暫時停止輸液, 經過正規消毒後再進行。 正規的消毒方法是:
在孩子輸液部位的下方, 鋪一塊無菌巾, 護士在操作車上的消毒盆中洗手, 擦乾。 用碘酒首先消毒, 以穿刺部位為中心, 向外逐漸擴大消毐面積, 一般需要3厘乘以米3釐米的範圍, 然後, 用酒精脫碘, 也是從穿刺部位的中心向外周擴延。 取下輸液針上的套管, 進行穿剌。 如果是穿刺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