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需要關注新生寶寶硬腫症。 新生寶寶硬腫症是指在新生兒時期, 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新生寶寶全身或局部皮膚和皮下脂肪變硬, 並伴有水腫、體溫低下的臨床綜合征。
新生寶寶硬腫症是寒冷地區早產兒、出生低體重兒的常見疾病, 在冬季患病率較高。 其病因主要與生後保暖差、餵養不足以及生後1周內患各種疾病有關。 大多數在生後不久或生後7~10天出現症狀。 新生寶寶硬腫症最突出的症狀是皮膚改變, 起初皮膚發涼、發硬, 不易捏起;進而皮膚腫脹, 壓時有凹陷, 常見於小腿、大腿外側, 逐漸延至臀部以至胸、腹、上肢及面頰部,
Advertisiment
媽媽招術——做好寶寶保暖, 早發現早處理。
做好孕期保健。 要做好孕期保健工作, 防治孕婦妊娠中毒症, 預防出生低體重兒, 並防止早產和產傷的發生。
做好母子保暖防寒。 給寶寶準備一個溫暖的環境, 除房間暖和外還要事先把嬰兒的包被預暖, 如寶寶手腳發涼可在包被外面再加暖水袋, 但要注意防止燙傷。 實在沒有保暖條件時, 也可將寶寶放入成人懷裡, 借用大人的體溫來溫暖寶寶。
Advertisiment
保證足夠的熱量。 鼓勵媽媽早期喂哺母乳, 早開奶, 保證足夠的熱量供給, 及時防治各種疾病。
早發現早處理。 如果媽媽發現新生寶寶體溫下降得不多、皮膚硬的範圍小時, 可設法提高室溫到26℃左右, 同時加用熱水袋保暖, 注意補充熱量, 讓體溫慢慢恢復正常;如果媽媽發現新生寶寶體溫下降較多、皮膚硬的範圍較大時, 應在保暖的條件下及早將寶寶送往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