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患肺炎的病因解析

預防新生兒肺炎, 應治療孕婦的感染性疾病;臨產時嚴密消毒, 避免接生時污染;盡可能在新生兒第一次呼吸前吸淨口鼻腔分泌物。

發病原因多

孩子剛出生時就會有肺炎, 一般多在產前、產時引起。 產前的胎兒生活在佈滿羊水的子宮裡, 發生缺氧(如臍帶繞頸、胎心改變、胎動異常), 就會發生呼吸運動而吸入羊水, 引起吸入性肺炎;假如早破水、產程延長, 或在分娩過程中, 吸入細菌污染的羊水或產道分泌物, 易引起細菌性肺炎;假如羊水被胎糞污染, 吸入肺內會引起胎糞吸入性肺炎。

另一種就是生後感染性肺炎。

Advertisiment
如孩子接觸的人中有帶菌者(比如感冒), 孩子很輕易受到傳染引起肺炎;新生兒因敗血症或臍炎、腸炎, 通過血液迴圈感染肺炎, 這種感染可以由細菌引起;日齡稍大一點的新生兒, 肺炎也可由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引起。

症狀不典型

新生兒肺炎與大孩子肺炎在表現上不完全一樣, 多不典型, 少數有咳嗽, 體溫可不升高。 主要症狀是口周發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難、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 有時就是“感冒”症狀, 如鼻塞、嗆奶。 但是仔細觀察, 就會發現孩子的呼吸很快(大於45次/分, 正常情況下是40~44次/分), 甚至可能伴有三凹征(吸氣時胸骨上窩、肋間隙和劍突下凹陷叫三凹征)等呼吸困難的表現。 家長可自行在寶寶安靜時,

Advertisiment
給寶寶數呼吸次數, 數1分鐘;不要在剛喂過奶、剛洗過澡、剛排過便以及哭吵時數呼吸。

感染如未能及時控制, 輕易向全身擴散, 若孩子出現發燒、咳嗽等典型表現, 病情多已較嚴重。 所以, 新生兒有以上表現, 應馬上看醫生, 爭取儘早診治。

治療要求高

由於新生兒咳嗽反射尚未發育成熟, 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咳出, 易引起窒息, 故必須經常吸痰、霧化, 以保持患兒氣道通暢;孩子在患病期間, 一般食欲較差, 吃得很少, 需靜脈點滴輸液來補充熱量;新生兒反抗力極差且病情變化快, 必須靜脈輸抗生素;假如發生了氣胸或縱隔氣腫, 需要及時外科抽氣引流。 所以, 新生兒肺炎原則上都應該住院治療。

病情穩定的輕症肺炎也可以不住院,

Advertisiment
但是必須經過醫生診斷, 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 同時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預防很重要

預防新生兒肺炎, 應治療孕婦的感染性疾病;臨產時嚴密消毒, 避免接生時污染;盡可能在新生兒第一次呼吸前吸淨口鼻腔分泌物。

孩子出院回家後, 應儘量謝絕客人, 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 要避免進入寶寶房內;產婦如患有呼吸道感染, 必須戴口罩接近孩子。 天天將寶寶的房間通風1~2次, 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避免孩子受涼, 冬天洗澡時室溫應升到26℃~28℃, 水溫38℃~40℃, 以大人胳膊肘試水溫為宜, 洗完後用預先預備好的乾燥的大毛巾毯包起來輕輕擦乾。

炎就是一個常見病, 危害很大。 據有關資料統計, 全世界每年有200萬新生兒死於肺炎, 因此,

Advertisiment
家長尤應注意預防新生兒肺炎。 新生兒肺炎的感染途徑與臨床表現與年長兒不盡相同, 例如, 新生兒肺炎可以是母親在產前患病, 病原體經胎盤侵入胎兒血循環而感染;也可因羊膜早破或胎兒窒息時吸入污染的羊水而感染, 生後感染多為護理不當、受涼、交叉感染等所致, 其病因主要是細菌和病毒等感染, 新生兒肺炎的臨床表現很不典型, 可以無明顯的呼吸道疾病, 僅表現為一般狀況較差、反應低下, 哭聲無力、拒奶, 嗆奶及口吐白沫等。 有的有發熱, 有的無發熱, 有些患兒出現鼻根、鼻尖部發白、鼻翼扇動、呼吸淺快、不規則, 病情變化快, 易發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因此, 家長一旦發現新生兒有上述症狀時就應想到患肺炎的可能,

Advertisiment
應立即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一旦確診應立即針對不同病原體選用有效抗生素等治療。 預防新生兒肺炎關鍵做好以下幾點:

1、提倡母乳餵養。 母乳, 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這種物質可以起到保護呼吸道粘膜免遭病原體的侵襲, 達到防病的目的。

2、做好孕婦保健, 防治胎內感染。 如母親有感染, 急難產娩出的新生兒有可能患肺炎時可考慮選用抗生素預防。

3、在家庭中, 臥室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有條件定期消毒。 儘量減少親戚朋友的探視, 尤其是有感冒之類感染性疾病的人員不宜接觸新生兒, 家庭人員接觸新生兒應認真洗手, 保持臍部清潔乾燥, 避免污染, 以達到預防新生兒肺炎的目的。 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由於環境變化加上機體抵抗力較弱,容易生病,其中,新生兒肺

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由於環境變化加上機體抵抗力較弱,容易生病,其中,新生兒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