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態性擠壓
胎兒在子宮內的最後兩三個月時, 因為姿態性擠壓造成了暫時性的斜頸外觀。 這些嬰兒除了脖子歪斜以外, 並沒有明顯的頸部活動受限或是固定性變形的狀況。 這樣的嬰兒在出生後隨著自主性肌肉的發展, 到兩三個月大時已經可以自主地控制頭頸部的肌肉, 也不會再有斜頸現象的產生。
傾斜的表現
症狀較輕的新生兒斜頸, 大多只是單純的“肌肉攣縮”,
Advertisiment
不同斜頸・不同原因
造成新生兒斜頸的原因相當多, 主要可分成以下幾類:
1.肌源性斜頸
這是最常見的斜頸類型, 約占了90%以上。 主要是因為頸部的一條肌肉“胸鎖乳突肌”攣縮所造成的頸部歪斜。 若是右側的攣縮, 則嬰兒的頭部會傾向右側, 而下巴則斜向左側。
至於胸鎖乳突肌為何會攣縮, 文獻上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有些學者認為是嬰兒生產時, 此肌肉受到傷害, 造成肌肉內部出血, 進一步使得肌肉纖維化而攣縮。 而另外有一些學者則認為是因為胎兒在媽媽子宮內的胎位不正,
Advertisiment
2.骨源性斜頸
這是較少見的類型, 約占所有斜頸嬰兒的2%,指的是因為骨骼的畸形所產生的斜頸, 大部分是頭顱底部與第一及第二頸椎有問題所造成的。 有一些是骨骼發育上的畸形, 有一些則是合併關節原發性的變形或不穩定, 這都會造成頸部歪斜、頸部活動不良。 這類的斜頸有時會合併有腦幹或頸部脊椎神經受損的情形。
3.神經源性斜頸
這是極少見的類型, 主要是因為腦部或脊椎神經的病變所造成的, 特別要注意是否形成腫瘤壓迫神經或相關肌肉。 這類斜頸通常不容易診斷出來, 經常會在治療一段時間之後才被發現。
Advertisiment
Tips留意髖關節問題
要特別注意的是, 斜頸嬰兒當中有8%~20%同時合併有髖關節發育不良。 所以檢查這些嬰兒時, 除了要注意頸部肌肉攣縮的問題外, 一定還要仔細評估髖關節是否正常。
4.其他
另外, 感染、眼部病變(眼球活動不良或斜視)等也會造成斜頸外觀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