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日常護理都有哪些?

新生兒的日常正規護理是新生兒生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步驟, 如護理不當, 則可給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

父母該注意的新生兒護理方面

如此, 父母們都該注意哪幾方面呢?

哺乳

新生兒娩出後如母體狀況良好, 應盡可能在產後半小時內給予母子皮膚接觸並讓新生兒及早吸吮, 這不僅使得出生後的寶寶較早地獲得營養的供給, 同時也可促進母親乳汁的分泌。

五官護理

應注意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處的清潔, 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 由於口腔粘膜細嫩、血管豐富, 極易擦傷而引起感染,

Advertisiment
故不可經常用勁擦洗口腔, 更不可用針、特別是不潔針去挑碾牙齦上的小白點——上皮小珠(俗稱“馬牙”或“板牙”), 以防細菌由此處進人體內而引起敗血症。

皮膚護理

出生不久的新生兒, 在臍帶未脫落前, 儘量不用盆浴, 而採用乾洗法為新生兒擦身。 臍帶脫落後, 則可給予盆浴, 宜用無刺激性的嬰兒專用香皂, 浴後要用幹軟的毛巾將身上的水吸於, 並可在皮膚皺褶處塗少許香粉。 每次換尿布後一定要用溫熱毛巾將臀部擦乾淨, 有時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膚發紅, 這時可塗少許無菌植物油。 寒冷季節臀紅明顯時, 還可用電吹風在紅臀局部吹烤, 每日3~4次, 每次5~10分鐘(電吹風不可離皮膚太近, 以防燙傷)。

預防感染

護理新生兒時,

Advertisiment
要注意衛生, 在每次護理前均應洗手, 以防手上沾汙的細菌帶到新生兒細嫩的皮膚上面發生感染, 如護理人員患有傳染性疾病或帶菌者則不能接觸新生兒, 以防新生兒受染。 如新生兒發生傳染病時, 必須嚴格隔離治療, 接觸者隔離觀察。 產母休息室在哺乳時間應禁止探視, 以減少新生兒受感染的機會。

衣服

新生兒皮膚又細又嫩, 所以要給新生兒柔軟、寬鬆的衣服, 舊衣服可能會更好一點, 但一定要洗乾淨。 衣服不宜紮得過緊, 以防損傷皮膚。

保暖

為新生兒做檢查及護理時, 必須注意保暖, 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 在中間溫度下(24℃~25℃), 身體只需通過血管舒縮的變化即可維持正常體溫, 不需出汗散熱或加速代謝產熱,

Advertisiment
此溫度最有利於新生兒的健康。

小編點評:新生兒的日常護理是媽媽們照顧新生兒的最基本, 需要多加去瞭解注意, 懂得其中的要點才能更好的照顧好寶寶。

新生兒的一些現象疑問

新生兒牙板上出現黃白色點狀物是怎麼回事?

在新生兒的牙板上, 常會出現一些凸起的黃白色小點, 醫學上稱為“上皮細胞珠”, 俗稱“馬牙”, 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一般無不適感, 但個別新生兒可能會出現咬乳☆禁☆頭、搖頭, 甚至出現拒奶現象, 這主要是由於局部發癢所致, 不需任何治療, 隨著齒齦的生長發育在數周內可自行吸收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 千萬不能用針挑割或用布用力擦拭;由於新生兒口腔粘膜十分細嫩、血管豐富, 機體免疫機制尚未發育成熟,

Advertisiment
如將“馬牙”弄破, 則細菌極易通過此處而進入體內, 引起口腔炎, 甚至發生敗血症。

正常新生兒一天的睡眠時間多長?

新生兒大腦皮層的興奮性較低, 神經活動過程弱, 外界刺激對他(她)們來說都是過強的。 因此, 新生兒非常容易疲勞, 致使皮層興奮性更加低下而進入睡眠狀態。 在新生兒期, 除了吃奶外, 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睡眠中, 隨著大腦皮層的發育, 小兒睡眠的時間會逐漸縮短。 所以, 新生兒一天所需的睡眠時間約在18~20小時。

小編總結:新生兒的日常護理繁瑣, 需要父母耐心而細心。 懂得其中的原理與方法, 然後認真去按照其要求做, 才能更好照顧好寶寶, 讓寶寶健康的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