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最容易長哪六種胎記

寶寶出生, 媽媽看到寶寶的第一眼往往就是寶寶身上有沒有什麼胎記, 很多媽媽都視胎記為自家寶寶的身體象徵, 不過有些媽媽也擔心胎記的位置過於明顯影響寶寶的形象美觀。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 母嬰專家們總結的新生兒易出現的六種胎記。

Advertisiment
新生兒最容易長哪六種胎記

咖啡牛奶斑。 顏色就像是咖啡里加了牛奶, 呈棕褐色, 因此得名。 這種胎記多為橢圓形, 多出現在軀幹、臀部和腿部。 它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變大、顏色變深, 但是一般不會帶來健康問題。 不過如果同時出現好幾個比硬幣還大的胎記, 很可能與神經纖維瘤有關, 這時要馬上諮詢醫生。

草莓樣血管瘤。 也稱毛細血管瘤, 這種胎記多為紅色或紫色, 通常出現在臉部、頭皮、背部或胸部。 草莓樣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後數周形成, 可能不凸出於皮膚, 也可能是稍稍高出皮膚的草莓狀柔軟腫塊,

Advertisiment
一般對健康沒有影響。 但是如果隨著寶寶成長而又增大趨勢的話, 媽媽們就要注意相關疾病預防了, 要到醫院診斷。

暗紅色斑。 嬰兒剛出生時, 這種紅斑是桃紅色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 它的顏色會越來越深, 變成淡紫色。 多出現在面部和頸部, 且面積比較大, 暗紅色斑由毛細血管擴張引發, 多數會變得越來越大, 如果長在眼瞼上, 則會影響美觀, 同時也會增加寶寶患青光眼的風險, 建議為了, 要儘早治療。

鮭魚紅斑。 斑為橙紅色, 約1/3新生兒會出現這種胎記。 這是一種小的、淡紅色的斑塊, 通常平鋪在皮膚上。 多出現在後脖頸上、兩眼中間、前額以及眼瞼上。 隨著寶寶的長大, 多數會逐漸消失, 不過也會有特殊情況的存在。

Advertisiment

先天性痣。 這種痣出現的概率約為1%, 它的形狀不規整, 小的直徑為2毫米左右, 大的則可侵犯整個背部、頸部或整個肢體。 這類痣很有可能發展為皮膚癌, 如果面積較大就應該及時進行治療, 以免繼續發展, 造成對健康的威脅。

海綿狀血管瘤。 它就像充滿了血的淺藍色海綿組織。 通常出現在頭部或頸部的皮下, 如果長得比較深, 上面覆蓋的皮膚看起來就沒什麼異樣, 有些在青春期前會消失。 如有增大的趨勢則應及時治療。

育兒期的媽媽是最辛苦的, 要注意寶寶的各種疾病預防, 也要不斷學習育兒知識來充實自己, 不過寶寶的健康問題始終都是第一位的, 小孩子抵抗力弱, 媽媽們更要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

Advertisiment
隨時觀察寶寶的情況, 發現異常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