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有什麼特點

胎兒從脫離母體到滿28天的一瞬間, 稱為新生兒期, 此期是人類死亡率最高的階段。 初生嬰兒為了適應新的環境, 在這期間身體內部不斷起著一系列變化。 比起發育逐漸完善的嬰兒時期來說, 有若許多獨特之處。

初生嬰兒全身披著一層細嫩皮膚, 皮膚角化層極薄, 保護力差, 稍粗糙些的衣服都可加以損害, 給細菌人侵打開方便之門。

新生兒的體表面積比成人相對地大, 每公斤體重的體表面積約為成人的2.7倍, 但皮下脂肪卻比成人薄得多, 散熱快, 保暖差, 再加上新生兒體溫中樞調節能力差, 故休溫不穩定,

Advertisiment
容易受外界環壟溫度的影響。 當外界環境溫度低時, 體溫可以不升, 當外界溫度高時又可引起發燒。

新生兒肋間肌薄弱, 胸部運動很小, 呼吸主要靠橫服肌的開降活動來完成。 由於呼吸運動小, 每次呼吸換氣是也很少, 為了滿足需要, 只能以增加呼吸次數來吸取更多的築氣。 正常新生兒呼吸淺而促, 每分鐘可達40-44次, 比成人快一倍多。

新生兒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 常出現呼吸哲停, 尤以早產兒更明顯, 暫停時間長時, 甚致可引起全身皮膚青紫。

新生兒的氣管很短, 只有4釐米, 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形, 咽部細菌很容易進人肺部而引起肺炎。

胎兒的血液迴圈是靠母親通過胎盤供給的, 而出生後血流通道發生了改變。

Advertisiment
胎兒時期的血流通道一卵回孔及動脈導管—開始逐漸關閉, 到出生後三個月時才完全關閉。 因此, 正常初生嬰兒心臟聽到雜音, 不一定就是先夭性心臟病。 觀察三個月, 如果雜音越來越明顯, 方可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

新生兒的嘔吐中樞發育不夠完善, 容易發生消化道功能紊亂。 另外, 胃呈水準位、容最小、資門括約肌弱, 故餵養不當或奶後過度擾動, 極容易發生嘔吐。

腎臟也是新生兒薄弱之處, 濃縮及稀釋功能均不好。 如果喝水過多, 往往不能將尿稀釋, 在排出多餘水分的同時, 鹽分也隨之排出過多, 經常引起新生兒低鈉血症, 甚至可引起抽瘋。

此外, 新生兒的免疫系統也很差, 合成免疫球蛋白的能力低下, 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很不足。

Advertisiment
免皮功能低下, 是新生兒容易患敗血症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每一個家長都應該熟悉新生兒時期的特點, 針對其特點進行護理, 方能使你的小寶貝順利渡過生命的第一道難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