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皮膚溫度維持在36—37℃的時候最正常。 正常的體表溫度是36-36.5度, 核心溫度(直腸)為36.5-37.5度。 我們通常說的體溫是指體表溫度, 超過37.2度為發熱。 檢查方式多以腋下為主, 也有用紅外線、表皮外貼等智慧方式檢查的。
新生兒臥室應安靜清潔, 空氣流通, 陽光充足。 室內溫度在22~26℃為宜, 濕度50-60%適宜。
2 新生兒體溫如何測量
1、腋下測溫方法:
解松嬰兒衣服露出腋窩, 把體溫表水銀端放在腋窩中央, 將同側手臂靠軀幹挾緊體溫表, 將其固定, 持續測溫5分鐘, 所測得溫度一般比口表所測略低。
2、頸部測溫方法:
Advertisiment
將體溫表水銀端橫放於頸部皮膚皺褶處, 調整頭部位子, 挾住固定體溫表, 至少測溫5分鐘, 能測10分鐘更好。 頸部測溫不易固定, 受氣溫高低影響也較大, 準確性比腋下測溫更差。
3、肛門內測溫方法:
先用酒精棉球消毒肛表水銀端, 再抹上少許食用油(煮沸後冷卻), 加以潤滑, 緩緩插入嬰兒肛門約3釐米, 持續測溫3分鐘, 所測體溫正常值37.5C左右, 冬季體溫不足的新生兒肛表體溫可在36C左右。
4、採用紅外線探頭測耳溫:
只需1秒鐘即可測得比較準確的體溫, 可用于新生兒推廣應用。
3 新生兒體溫過高發熱怎麼辦
新生兒發熱指體溫在37.4℃以上者。 其原因可能有環境溫度過高, 如被子過厚, 使用熱水袋溫度過高, 或暖箱溫度過高, 也可由於母親乳汁不足,
Advertisiment
新生兒出現發熱時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不主張給新生兒用退熱藥, 因為一般常用的退熱藥對新生兒常有一些毒副作用。 新生兒低熱不需要退熱, 如果體溫高達38.5℃或39℃以上, 可給予物理降溫, 並同時查找發熱的原因, 如為環境溫度過高, 則應調整環境溫度不要高於30℃;脫水熱時, 應喂5%或10%的糖水, 必要時可靜脈補液。 有感染者,
Advertisiment
4 新生兒體溫過低怎麼辦
新生寶寶低體溫是指核心(直腸)體溫低於35℃, 會出現體溫過低、體表冰冷、反應低下等特徵。 低體溫不僅可引起皮膚硬腫, 並可使體內各重要臟器組織損傷, 功能受累, 甚至導致死亡。 寶寶體溫過低時, 可以嘗試以下的做法:
1、新生兒居室溫度一般應維持在至少20—22℃。
2、新生兒的衣服、包被最好選用新棉花和柔軟舒適的棉布製作, 以保證良好的保暖性。
3、爸媽要經常摸一摸寶寶的四肢, 如果發現手腳冰涼, 表明保暖不夠, 可以增加棉被或使用熱水袋保暖。
4、保暖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將新生兒抱在懷裡, 以自己的體溫為新生兒保暖。
5、如果在採取了一定措施後, 寶寶的體溫仍然很低,
Advertisiment
12 5 怎樣保持新生兒正常體溫
新生兒皮下脂肪少, 排汗散熱能力弱, 身體對外界溫度變化的調節能力差, 所以, 新生兒的體溫極不穩定。 因此, 對新生兒應保持適當溫度。 外界環境要暖和, 冬天室內溫度最低保持在20~22℃。 夏天室內要通風, 避免直接吹小兒, 也可在地上灑水或放盆冷水吸熱。 本文源自正版辣媽教室, 我們的頭像是孫儷。 新生兒不要包得太緊, 捂得太嚴。 寒冬季節, 室內要有取暖裝置, 如果室溫不夠, 小兒手腳冰涼時, 可以在新生 兒棉被下放熱水袋。
新生兒體溫不穩定, 易隨外界溫度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若外界溫度變化大, 而沒有給新生兒採取適當的保溫措施時, 容易發生疾病。
Advertisiment
孩子吃奶或哭鬧時, 應適當減少衣被, 以不出汗為宜。 使用熱水袋水溫不超過60℃, 要把熱水袋放在包被下, 千萬不能直接接觸新生兒皮膚或離皮膚太近, 以免燙傷。 早產兒或體弱兒, 冬季要戴帽子。 另外, 還要時時注意觀察孩子的冷暖反應, 若孩子身上發涼, 面色發青, 體溫低於35℃, 表示過冷, 應加強保暖;若孩子哭鬧, 掙脫包被, 手臂伸出被外, 面部有汗, 鼻尖額頭濕黏, 是過熱了, 應適當減少衣被。
6 給新生兒量體溫的注意事項
1、一般寶寶下午的體溫會比清晨稍高一些, 如果要記錄寶寶體溫, 可以選擇寶寶每天起床後、洗澡前或者傍晚等固定時段測量體溫, 一天測量約三次。
2、不能用像大人一樣的測體溫, 因為新生寶寶還太小,不能配合大人,口腔又很小,容易造成危險。最好採用紅外線探頭測耳溫,只需3秒鐘即可測得比較準確的體溫,可用于新生兒推廣應用。
3、如果發現寶寶有發燒現象,爸媽可以在就醫的時候,把之前記錄的寶寶的發燒日期、時間、溫度變化、發燒頻率、天數與相關病徵等資料提供給醫生,以作為病情判斷參考。
相關文章:
新生兒37度算發燒嗎
12 因為新生寶寶還太小,不能配合大人,口腔又很小,容易造成危險。最好採用紅外線探頭測耳溫,只需3秒鐘即可測得比較準確的體溫,可用于新生兒推廣應用。
3、如果發現寶寶有發燒現象,爸媽可以在就醫的時候,把之前記錄的寶寶的發燒日期、時間、溫度變化、發燒頻率、天數與相關病徵等資料提供給醫生,以作為病情判斷參考。
相關文章:
新生兒37度算發燒嗎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