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母乳餵養拉稀

母乳餵養是很多媽媽的選擇, 而且也是寶寶最理想的天然食品, 是非常健康的餵養方式, 但是一些研究發現, 少數母親的乳汁成分會出現變化, 給寶寶帶來很多困擾, 最常見的就是新生兒母乳餵養拉稀, 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一起瞭解一下。

新生兒母乳餵養導致寶寶會出現母乳性青紫:

健康專家指出, 如果媽媽吃了腐敗變質、醃制不久或放置過久的蔬菜, 因為這樣的食品裡含有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進入乳汁後, 通過哺乳又進入寶寶的體內, 使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 抑制了正常血紅蛋白攜氧、釋氧功能,

Advertisiment
造成組織缺氧。 寶寶可能出現口唇、肢端皮膚青紫, 也就是母乳性青紫, 並伴有噁心嘔吐等亞硝酸鹽中毒症狀。 一旦發現寶寶出現母乳性青紫, 應立即送寶寶進醫院治療。

飲食安全是哺乳期媽媽首先要注意的, 應該多食用新鮮蔬菜, 儘量不吃醃菜。 這種生理性腹瀉在6個月以內特別是新生兒中較多見。 寶寶的表現是:

大便稀薄, 伴有奶塊和少量透明黏液:

寶寶常在餵奶後排便, 每天4~6次, 甚至多達10多次;

寶寶不嘔吐, 食欲正常, 精神愉快, 睡眠安穩, 體重增加, 大小便化驗都正常。

這種腹瀉可能與寶寶消化系統不成熟, 消化功能暫時低下有關。 有研究表明, 母乳中含有較多的前列腺素E2, 有可能引起腹瀉。

生理性腹瀉會隨著寶寶的長大,

Advertisiment
消化功能的成熟、完善和添加輔助食品後逐漸消失, 所以媽媽不必停止餵奶, 也無需緊張。

母乳性黃疸是母乳餵養寶寶容易出現的問題之一:

母乳性黃疸在母乳餵養的新生兒中, 發生率約為0.5%。

寶寶在出生後第一個星期末和第二星期初出現明顯的鞏膜、皮膚黃染, 不發熱, 食欲好, 生長發育正常。

若停喂母乳, 黃疸在6~9天消失。 這是因為母乳中含有一種與3α~20β孕二醇有關的激素, 這種激素能抑制肝臟中的葡萄糖醛醯轉移酶, 而這種酶與膽紅素的處理有關。 此種激素在新生兒出生3~10星期後逐漸自行消失。

新生兒血清膽紅素一旦高達22.7微摩爾/升, 應停喂母乳2天以上, 當血清膽紅素下降至原有水準的50%以下時,

Advertisiment
可再開始喂母乳, 膽紅素即使”反跳”也不會超過原來的濃度。 在醫生排除其他病理性黃疸後, 媽媽應消除顧慮, 繼續給寶寶喂哺母乳。

相信大家都對新生兒母乳餵養拉稀是怎麼回事有了一定的瞭解, 母乳固然是最好的最健康的, 但是還是有意外出現的, 因此我們產後媽媽要注意自己的飲食, 從而給寶寶最健康的母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