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為什麼都是扁平足?

寶寶的腳腳粉粉嫩嫩、胖胖乎乎, 媽媽看了真想咬一口。 不過, 寶寶的小腳丫看上去卻是平平的, 難道是扁平足?爸爸媽媽可不要小看這個足弓, 其實它的作用可大了。 對於大腦的發育來說, 足弓有“天然減震器”之稱。 足弓起著支撐寶寶全身的重量, 減少運動對大腦的震盪的功能。 同時, 它對保護脊椎、胸腹器官的作用也很大。 難怪入伍體檢時, 都有篩查扁平足這一關呢。

寶寶為什麼都是扁平足?

足底扁平或足弓不明顯原本是一種正常生理發育的現象, 剛出生的嬰兒百分之百都是扁平足, 二歲之前90%是扁平足,

Advertisiment
之後逐年下降, 成人約10%至20%是扁平足。

足弓由跟骨、距骨、舟狀骨、楔狀骨及蹠骨所構成, 一方面是靠骨骼發育成 形, 另一方面依賴關節韌帶自然變強變緊而支撐起整個足弓, 故幼兒韌帶較松時足弓負重會變扁, 年紀增長韌帶變緊而足弓成形, 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的發育, 無需治療或想辦法加速發育。

幼兒時期韌帶較鬆弛, 故足部負重時會產生三種變化:足內側向下陷;前足向外展, 形成一般所謂扁平足的外觀。 但當小孩子不負重時其足弓卻正常, 或者叫他們踮著腳站, 足弓又跑出來了, 顯示足弓外形的變化是一種生理現象, 一種生物組織的彈性, 若將此視為病態則有失偏頗了。

第一類彈性扁平足 最常見

扁平足分為三類,

Advertisiment
最常見的一類就是前面所提的因韌帶較松而 引起的「彈性扁平足」, 占所有扁平足的絕大部分, 是兒童發育過程中的階段現象, 因此若您的小孩有彈性扁平足的話, 建議先觀察, 等待小孩的自然發育, 足弓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成形。

第二類足跟韌帶過緊 運動拉筋可改善

第二類扁平足是因足跟肌腱韌帶太緊所造成, 多發生在 七八歲之後快速發育的小孩, 這些小孩行走時會以足部關節的變形來代償過緊的足跟韌帶。 足跟韌帶過緊的問題若不解決, 則次發性、代償性的扁平足不易獲得改善, 故穿矯正鞋控制後足位置。 建議多複健運動治療拉拉筋骨, 讓肌肉肌腱的長度早點趕上快速生長的骨骼。

第三類後足關節受限者 最需治療

Advertisiment

第三類扁平足是一種沒有彈性的、定形的扁平足, 這些病童四分之一的人將來會有足部症狀或功能問題, 最常見的原因是足部眾多的小骨頭在胚胎期, 發育時應分離卻沒有完全分離, 骨頭與骨頭間仍有東西黏著, 造成後足關節活動度受限, 這是一種真正病態且需積極治療的扁平足。

3歲左右可以看出是否扁平足

扁平足顧名思義, 就是腳掌比常人要平且扁。 正常寶寶的腳掌的內側及中間部分隆起向上, 形成了縱、橫兩個弓。 沒有足弓的寶寶, 今後的運動能力和勞動力也將受到影響。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 往往雙腳站立和行走時易於疲勞, 小腿容易酸脹, 嚴重時膝關節和腰部也會有不適感。

Advertisiment
因此, 足弓雖小, 爸爸媽媽也應重視。

有的扁平足是先天的, 這在寶寶開始走路後可以觀察出來。 一般來說, 嬰幼兒足部脂肪豐滿, 大多為扁平足, 這是正常現象, 爸爸媽媽不要擔心。 但是, 寶寶在3歲時就已經可以看到比較明顯的足弓了, 如果那時腳底板還是平平的, 就有可能是扁平足了。

寶寶不用太早學走路

由於人體足部的軟骨很多, 構造精細。 因此, 即便是通過手術, 扁平足的問題也很難徹底解決。 所以, 醫生建議, 媽媽可以給已經患有扁平足的寶寶, 定做專門的扁平足鞋墊。

當然, 扁平足也可以預防並在一定程度上予以糾正。 首先, 爸爸媽媽控制寶寶的體重很重要, 避免過於肥胖。 需要引起重視的是, 寶寶不用太早學走路。

Advertisiment

寶寶學會站立後, 爸爸媽媽也不要急著讓寶寶學走。 因為, 在足弓尚未較好形成的情況下, 寶寶勉強練習走路, 全身重量壓在足部, 很容易使足弓過重而逐漸導致扁平足。 這個時候, 反倒更適合讓寶寶多練練爬行、翻跟鬥。

爸爸媽媽也不要給小寶寶用熱水泡腳。 因為寶寶足底的韌帶遇熱會變得鬆弛, 不利足弓發育形成和維持。 爸爸媽媽可以每天定時給寶寶做做足部肌肉鍛煉, 如讓小寶寶踮起足尖站立。 三四歲的寶寶則可以練習用足跟、足尖、足的外緣走路, 這些都是預防和糾正扁平足的好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